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晚唐浮生 > 第304章 转变

晚唐浮生 第304章 转变

作者:孤独麦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2 23:33:38 来源:书海阁

“如今已经没有路可走了,只能与凉州唐人结盟,对付六谷吐蕃。”空旷的草原上,狂风卷起沙子,扑簌簌地打在帐篷顶上,崔素重重地叹了口气,眼神浑浊,再不复之前的精明强健。

上了翁郜的大当!

崔素甚至怀疑,翁郜是不是与那邵贼有勾结,故意来坑害他们凉州嗢末。

可惜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败了就是败了,损失数千人。一些附庸小部落也跑了,短时间内估计很难再次听命。

但这些都不是不可以承受的代价。

最让他们难以接受,直如晴天霹雳一般的,是刚刚得到的消息:六谷吐蕃大举北上,四处袭扰嗢末部落,烧毁村庄,抢掠牛羊,俘虏财货和丁口,这才是掘他们根基的事情。

就凭眼前这五千残兵败将,即便可以慢慢收拢逃散的族人,最多也只能恢复到上万兵力,还是不如六谷吐蕃。

与之相对的是,吐蕃人在吞吃了大量人口、财货之后,只需花个几年时间好好消化,巩固一番,就可以发动针对凉州嗢末的第二次吞并战争,届时他们拿什么来挡?

因此,击败六谷吐蕃,尽快夺回族人和牛羊,是当务之急。

“结盟?怕是屈膝投降吧?”陈咄咄惨笑一声,道:“唐人又不是傻子。只需稍加打听,就能知道咱们如今的境遇。不趁机出兵剿灭就算好的了,还想结盟?”

“结盟也好,投降也罢,就是个说辞。”鲁彦叹了口气,道:“事到如今,咱们还有别的选择么?拖的时间越长,六谷吐蕃整合得就越充分,咱们的价值就越低。”

“粮食、牛羊也不够吃了,必须得想办法。”出兵以来一直甚少说话的没悉加说道。

“箭矢也不够用的。工匠都在部落和村子里,坏了的器械没人修。”

“军士们心无战意,只想找回家人。”

“不能拖了,必须稳住军心。再拖下去,有可能会兵变。”

“如果六谷吐蕃遣人来招降,我怀疑会有不少人投过去。”

众人七嘴八舌,很快就把当前的局势给分析了个七七八八。

没招了,局势已经恶化到难以复加的地步。

投六谷吐蕃,大伙心理上不愿意,更何况他们才刚刚卑鄙无耻地偷袭了己方。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投降唐人,借助他们的力量击败六谷吐蕃,或许还有翻身的机会。

“那么,派人去凉州与唐人接触?”崔素提议道。

众人没意见,或者有意见,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只能先这样了,后面再想其他招,摆脱唐人的钳制。

反正投降大唐,也不是第一次了。只要给他们时间,总能慢慢恢复的,届时凉州是个什么局势,还不一定呢。

只要活着,就有机会!

陈诚很快就在凉州城内接见了嗢末的使者,其实不是别人,就是崔素和鲁彦二人,还有一些他们的随从。

之前还打生打死的对手,突然要变成自己人了。对于这样一个体验,陈诚觉得还挺新鲜的。

世事无常啊!

“二位将军可知你等本是中国子孙?”关中百姓及部分粮草、器械已经顺利送到了凉州,此时城内多了三千天柱军,陈诚心里大定,在与嗢末人谈话时心理优势极大。

再过一阵子,天柱军使李唐宾还将带着四千步卒,押运大量粮草、器械抵达,届时优势就更大了。

“自然知晓,我等姓氏便是汉姓。”崔素答道。

“既是中国子孙,为何部中还说吐蕃语,还与朝廷为敌?”陈诚继续问道。

这个问题怎么回答呢……

说中原现在就有很多与朝廷作对的藩镇,这话似乎太过桀骜了。

说邵贼还不止一次叩阙呢,似乎更不合适。

因此,崔素只能避重就轻道:“昔年吐蕃北道德论强行推吐蕃语,用吐蕃文字。数十年下来,早习惯了。我等能懂一些官话,已大不容易。”

“若投灵武郡王,今后便得说官话,穿唐服,可能做到?”

“自无不可。”

“还得编户齐民,缴纳贡赋,服徭役、兵役。”

崔素等人迟疑了一下。

之前就是因为这个传言,再加上翁郜的引诱,他们才最终决定出兵凉州。现在你告诉我打了几天仗,损失了那么多人口和财货,结果又回到了原点,合着我们是白打了吗?

“切勿自误啊,几位将军。”陈诚冷哼一声,道。

他也已经打听清楚了,知道如今嗢末诸部面临的是什么样的局面。正所谓趁你病要你命,不趁着这个大好时机将事情弄妥帖了,难道等以后再出现反复吗?

“罢了,便依灵武郡王之要求。”崔素叹道。

“你可能做主?”

“我等代表诸部而来,自然可以做主。”

崔素有个后人,叫崔延没,后梁时期还遣使入朝。

“次年(909年)五月,又以温末首领热逋钵督、崔延没相为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太子宾客,遣还本部。”

故崔氏在嗢末里还是颇有影响力的。热逋,即折逋,亦嗢末大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那就好。”陈诚笑道:“如今第一件事,便是南下征讨六谷部。”

“求之不得。”崔素等人一齐说道。

******

浩门谷外,新泉军的步卒们占据了有利位置,伐木造栅,盯着远处的百余青衣骑手。

他们有三千多步卒,还有闾马部一千骑兵。

今日,从阳妃谷大胜而归的杨悦还将押运大量吐蕃俘虏、牛羊赶来此处汇合。

青衣骑手的数量肯定不多,不然早就扑上来把他们全部吃掉了。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远远吊着,以威吓、惊吓为主。甚至在闾马部骑兵冲上去后,他们甚至连监视都不太敢了,谨慎无比。

这伙人是甘州回鹘。新泉军方面费尽手脚抓了两个游骑,审问后得知。另外,逃难的嗢末人也证实了这点,六谷吐蕃俘虏中亦有认识回鹘的。

“……着青衣,如中国道服。”这是宋人在甘州看到的场景。

不过考虑到当地未必有多少布帛,宋人见到的可能是中上层阶级及军士。普通百姓,多半还是穿皮裘。

甘州回鹘女人,史载“白皙”,以薄青纱幂首而见其面。

她们不辫发、不髡发,梳发髻,高五六寸,以红绢囊之。既嫁,则加毡帽。

风俗与其他草原民族,甚至是其他回鹘部族,还是不太一样的。

甘州回鹘向来是六谷吐蕃的盟友。他们出现在这里,虽然让人感到意外,但也不是不可理解——处在这个乱世,谁还没有拉帮结伙,互相自保,以及吞并他人的野心呢?

无论如何,这些甘州回鹘骑兵给唐军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其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坏了杨悦的大事,迫使他及时收兵,押着俘虏和牛羊退往浩门谷,与主力步卒汇合。

杨某人虽然狂,但又不是没脑子。不会在明知周围可能存在大量意图不明的骑兵的情况下,依然我行我素,继续抄掠六谷部吐蕃。

所以,六谷部的运气比嗢末好。关键时刻有人帮了他们一把,六个山谷、河谷,只被破了两个,但其中一个是实力较强的阳妃谷部,就是不知道折逋念知道后,会是什么反应。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不外如是。

双方就这样默契地对峙着。

新泉军携带了大量驮马、车辆,装了足足两万斛粟米。正在快速赶来的蕃部也携带了不少牛羊,对峙呗,时间长了,看谁吃亏!

杨悦在酉时初刻带着队伍大摇大摆地赶了回来,甄诩见状松了口气。

有大量吐蕃俘虏可以驱使,营地早就完工了。国朝步兵,在有大营可以依托,有足够的粮食可以消耗的情况下,其战斗力是骑兵所不能比拟的。

浩门谷,有山有水,地形也适合防守,有本事继续耗下去啊。

“传递两份信件,今晚趁夜送出去。”甫一抵达大营,杨悦便说道。

“第一份,传令给凉州方面,令其治兵完城,招抚嗢末流散,整顿兵马。”

“第二份,将凉州局势仔细报予灵州,由大帅亲自定夺。”

吩咐完后,他便去检查营地了。

甘州回鹘,与六谷吐蕃关系密切,他早有耳闻。

此番出征以来,整个凉州的局势,给他的一个突出感觉就是乱,特别地乱!

六谷吐蕃还是有一定实力的,甘州回鹘也不知道来了多少人。再加上可能有的一些临时投机倒向六谷吐蕃的小部落,如今的局势必须慎重对待。

有些时候可以冒险,有些时候则必须持重,杨某人还是分得清的。

反正,他已经赚了不少便宜了。如今该着急的,其实是六谷吐蕃。

三月初十,岷州党项拓跋氏、会州白氏,各带三千步骑赶至浩门谷。

杨悦盘算了一下手头的实力,骑兵约四千人,步卒六千多,似乎可以试探一下甘州回鹘的实力了。

他暂时不想离开浩门谷、阳妃谷一线。好不容易占下的,岂能轻易送出去呢?

讨凉州,光平了一个嗢末可不够,最好连六谷吐蕃一起收拾了,永绝后患!

喜欢晚唐浮生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晚唐浮生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