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晚清第一枭雄 > 第114章 练兵原则

晚清第一枭雄 第114章 练兵原则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6:06:45 来源:书海阁

吴捷何尝不想造反,但谈起来容易,做起来就难了。

左七军成军不到一年,后二军刚成立不到一个月,又有吴如孝这个搅屎棍在挖墙角。两军地处镇江四战之地,夹在清军和太平军中间,如何造反?

不过,大家已经认清了洪杨的本来面目,敢于直言造反。吴捷心里还是高兴的。他说:

“我们迟早要另立旗帜,只是时机尚不成熟。左七军和后二军都是新成立的部队,没有经过大的战火洗礼,不能轻言造反。”

徐琛问道:“依大帅看,咱们何时可以造反?”

他自恃与吴捷关系非同一般,进一步问起造反时间。

吴捷神色凝重地说:“不出三年,我们必会造反。现在,我们得加紧时间练兵备战,不断壮大自己。我会想办法调防到别的地方,远离天京。你们得抓实部队训练,提高自己的打仗本领。”

三年后,正是1856年。这一年,天京内讧,杨秀清身死,太平天国自此走下坡路。

众将还有些惋惜,认为三年时间太久了。

冯桂芳说道:“诸位同袍,洪杨势同水火,迟早会有内讧。等他们自相残杀,咱们再趁机造反,岂不更好?”

众将知道,冯桂芳虽然才加入复兴会不久,却已是吴捷头号谋士,深得吴捷信任。他的话,自然有分量。

康可铨也说:“从另一个角度看,咱们好歹也是太平军出身。若骤然反叛,难免会被世人说我们忘恩负义。等洪杨内讧,咱们或另立旗帜,或起兵勤王,或兼而有之,更能收获人心。”

吴捷点点头,说道:“三年之期,时间紧迫。咱们可得加紧时间,练成数万精兵。练兵先练将,现在,我们接着讲练兵第三原则,平等权利,即要官兵平等、军民平等、瓦解敌军。

“所谓官兵平等,是指军官与士卒都是军人,只有职务上的区别,享有同等的军人权利。为此,军官应与士兵同吃、同住、同行,不应享受超常规的待遇。

“例如,军官坐轿,士兵抬轿,再如,军官吃小灶,士兵饿肚子。这种行为都应坚决禁止。太平军中,军官要把战马让给伤员骑,让病号先吃饭,这就是官兵平等。

“至于军民平等,也不难理解。军来自民,军源于民,闲时为民,战时为军。杨秀清规定,太平军借宿百姓家中,吃饭不得坐主位,睡觉不准睡主卧,未尝不是军民平等的表现。

“军人不能凌驾在百姓之上,必须亲近百姓,依靠百姓,为了百姓。军队也要承担生产建设、宣传教育等非战斗职能。譬如,可以闲时帮助农民干农活,组织多余兵力屯田。每当攻下一城,应大力宣传我军主张,招纳贤才加入我军。

“至于分化瓦解敌军,则应注重三类人员,即太平军、清军、知识分子。我方力量弱,敌方力量强。在今后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得注重从敌军中缴获武器、给养,得注重从敌军俘虏中补充兵源。

“相比清军绿营、八旗,太平军中不乏杰出的将领,不乏能打的部队。如赖汉英、林启荣、李寿成、陈丕成等,都能独当一面,值得我们费心争取。太平军作战经验丰富,若有机会,也应争取其为我所用。

“华夏读书人群体庞大,精英知识分子或为满清官员,或为乡间地主,或为城市富商。为了我们的事业,我们必须开展强大的宣传攻势,获得读书人的支持,争取读书人投入我们的阵营。”

……

吴捷所讲的练兵原则,其实更应称之为建军原则。这些取自未来的宝贵经验,革除传统军队弊端,具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伟大意义。至于具体的管理、训练,吴捷并未多讲,而是把它留给了副手邹世安,由他延伸开来讲。

下午,吴捷接着讲《用兵纲要》。上午讲的是练兵,理论性太强。而用兵则关系到部队成败,众将极为期待。吴捷一向用兵如神,必有不少真知灼见。

很多人老早就进入教室,只为抢占前排座位。吴捷如约而至,直奔主题:

“用兵问题,主要分为战略和战术两大问题。战略为大,战术为小,战略着眼全局,战术着眼局部,战略统揽全局,战术服从战略。我先讲讲战略。

“第一,要以大量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太平军的作战目标,往往是夺取城池。只要夺下城池,其他都不管了。有时候,太平军明明可以全歼清军,却以夺取城池为满足,放任清军溃逃。

“这造成一个极其严重的后果,敌军实力仍在。自金田起义时,向荣便一路尾追太平军。太平军虽然屡败向荣,却往往只是击溃向荣的部队,并未大量杀伤清军。向荣反而在与太平军的战斗中脱颖而出,纠集了五万大军围困天京,成为太平军的心腹大患。

“今后我们作战,务必要大量杀伤敌人有生力量。如果只是击溃了敌军,则敌人实力仍在,很快便能卷土重来。为了杀伤敌人有生力量,必要时,可以主动撤退,主动放弃城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在当时人们的观念里,坚守城池至关重要。

满清法律明确规定,一城主官如总督、巡抚、道台、知府、知县等,皆有守土之责。城在人在,城亡人亡。若主官以死殉城,可得朝廷褒奖抚恤。或主官弃城而逃,就算侥幸逃脱,日后被抓捕后也要处死。

太平军起于微末,更把城池视为生命线。日后湘军围困天京,洪秀全宁愿饿死在天京,也决不出逃。比起咸丰“北狩”,洪秀全总算有些骨气。

雷振邦十分不解,问道:“队长,华夏历来重视坚守城池。譬如唐朝邓国公张巡死守睢阳,挡住安禄山数万叛军,保全唐朝东南半壁江山。他虽然最终战死,却绘像凌烟阁,从祀历代帝王庙同,何其荣耀!若不是坚守城池,他怎能成此大功?”

对于张巡,吴捷是十分熟悉的。无锡人特别崇敬张巡,在惠山东麓建有张中丞庙,香火十分旺盛。

雷振邦的疑问,也是众将的疑问。吴捷想了想,说道:

“张巡死守睢阳,只因睢阳扼守睢阳渠,地理位置重要,不得不守。守到最后,弹尽援绝,已无可守之理,理应提前撤退,保存己方实力,以图东山再起。

“前番咱们进攻镇江,我不许大家擅自进城,而是要大家轻兵急进,截断敌军后路。是役,左七军俘虏、杀伤大量敌军水兵、战船,后二军歼灭敌四成兵力。敌人受到重创,至今没有恢复,不敢窥视镇江。

“设若当时咱们先进城,放走了敌军。他们必会卷土重来,像天京那样,逼近镇江城垣扎营。这样的话,咱们就得忙着应付敌军,哪有精力分土地、在此轮训呢?

“咱们镇守镇江,若清军大举来犯,若我军抵挡不住,完全可以弃守镇江,把兵力集中到一起,寻歼敌人。以清军的尿性,只要咱们歼灭他们两成兵力,他们就不敢再战斗了。那时,就算他们夺占了镇江城,他们能守得住吗?”

众将稍微有所领悟。这个弯子,他们一时还难以转过来。待日后打上几仗,实践过几次,他们应该就能理解了。

吴捷接着说:“第二,要坚持先易后难。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敌,再打集中和强大之敌。先占农村、中小城市,后占大城市、水陆枢纽。

“这是由我们的特点决定的。我们当前最大的特点,便是敌强我弱。柿子要捡软的捏,敌人要捡弱的打。尤其是广大乡村,满清不重视,太平军亦不重视,是我们的广阔舞台。

“乡村的政权,正由族长、地主把持。咱们只需平分土地给农民,就能争取到农民支持,就能把广阔乡村变为我们的根据地,变成我们的坚强后盾。”

这个问题不难理解,众将都未表示异议。吴捷接着说:

“由此,就要引出第三个问题,要建立牢固的、坚不可摧的根据地。何为根据地?根据地是复兴会、部队赖以生存的基地、基础,是我们据以长期进行武装斗争的地方,是我们军事指挥的中心。

“没有根据地,我们就得不停地迁徙、逃难,就会被敌人牵着鼻子走,就会成为历史上的流寇。有了根据地,我们才会据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地方,才有精力大兴教育、开办工厂。

“清廷的根据地是燕京,各省的根据地是省会。太平军的根据地是天京。我们也必须加紧建立自己的根据地,必须加紧据有一块地盘。”

底下有人问:“镇江能做我们的根据地吗?”

喜欢晚清第一枭雄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晚清第一枭雄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