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晚清第一枭雄 > 第116章 战术

晚清第一枭雄 第116章 战术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6:06:45 来源:书海阁

众将多迷惑不已。

吴捷解释道:“之所以强调慢,并不是说作战准备时间越长越好,而是指要准备充分,准备齐全。我们不求万无一失,但至少要有六成以上的把握。

“须知打仗是一件凶险的事,作为指挥者,我们不能打无准备之伏,不能打无把握之仗。每次战斗,都要有充分的准备,要有充分的把握,不能仓促应战,不能冒险浪战。

“为此,要注意三点。其一,要慎重初战。一场战斗,是由若干场战斗组成的。第一仗打得怎么样,能否打赢,直接影响后续战斗,直接关系全军士气。因此,必须打好第一仗,开一个好头。为此,可以花费更多的时间准备第一场战斗。

“其二,要做好统筹协调,做好兵力、火力、行军路线、阵形等方面的安排。太平军行军,一般分为前军、中军、后军,三军互相配合,这就叫作有统筹。我们要学习运用这种统筹,不能打乱仗。进攻时一窝峰地上,不分轻重缓急,这是不可取的。

“为此,我设计了一种三三制的战术方法。沿河行军,兵分三路,这是三三制。每一路又可为前军、中军、后军,这也是三三制。前、中、后军,又可分为左中右三部。往下看,一卒一百二十余人,亦可分为三队,每队四十人。一队可分为三班,每班又可分为三组。

“设计这种三三制,主要就是为了方便大家统筹使用手下部队,亦有助于同级之间的彼此协调,不至于杂乱无章。进攻时,三三制可成品字队形。退却时,三三制又能变成倒品字形,方便互相掩护,减少伤亡。”

太平军并非正规军,天地会、捻子更远逊于太平军。他们打仗,往往队形混乱,进攻时一窝蜂上,退却时争先恐后。吴捷的左七军、后二军都由收编杂牌武装而来,运用三三制规范队形,直切中军中时弊。

“其三,不能磨蹭拖延,不能怯敌怕敌。要善于转换快慢节奏。一旦准备好了,就应改变谨慎小心的态度,迅猛无畏地投入战斗,以高强度、高密度、快节奏的连续进攻,打垮敌人。”

众将总算明白过来。吴捷开始讲第三个问题:

“下面讲第三个战术问题,要灵活、熟练地掌握基本战法。尤其要重点学会打攻城战、阵地战、运动仗、伏击战,要学会围点打援、重兵合围、穿插迂回等基本战法。”

吴捷讲授的练兵原则、用兵纲要太过超前,超出了一般人的认知能力,有些人领悟能力不够,听得云里雾里。只有冯桂芳、康可铨等个别人完全体会到了其中的精髓。

实践出真知,要想真正领悟这其中的奥秘,还得经过战场的洗礼。

不过,众将对于攻城战、阵地战还是熟悉的。他们伸长了脖子聚精会神地听吴捷讲课。他说:

“攻城战是当前我们进攻的主要形式。在没有引进洋人重型火炮之前,穴地攻城、云梯攻城仍是重要的攻城方法。特别是穴地攻城,需要我们熟悉掌握。

“林凤祥攻取金陵仪凤门失误,主要原因在于土营爆破失误。三个爆破点,只有一个按照爆破,另一个延时爆破,炸死炸伤自己一千人,第三个哑火。林凤祥因此犹豫不决,不敢指挥突击队入城。”

吴捷扫视众将,点名让周旻虎和郑光聪站起来。两人早在吴捷未发达时,便在郴州加入了左七军,属于“从龙之臣”。

吴捷很信任他们,任命周旻虎为土营主帅、郑光聪为火器营主帅。土营和火器营属于左七军的“特种部队”,攻城时必不可少。

周旻虎和郑光聪脸上得意,只听吴捷勉励他们说道:“你们两位一个管土营,一个管火器营,对于攻城战斗至关重要。上次林凤祥仪凤门攻城失误,倒是启发了我,咱们也可以搞个‘二次爆破法’。

“第一发炮响,炸出个小缺口,引诱敌军过来填补缺口。届时,将预先埋设的第二发炮引爆,将敌军炸上天。周旻虎,你看可行不可行?”

周旻虎脸上一喜,说道:“队长此计妙不可言,绝对可行。”

吴捷笑笑,对郑光聪说:“光聪,黑火药燃烧杂质太多,热量不够。我让你研制无烟火药,不知可有效果了?”

郑光聪十分沮丧,说道:“队长,你说的硝酸和硫酸,我好不容易才配制成功,只是浓度还不够,还得再琢磨琢磨。”

无烟火药是也就是现代广泛使用的炸药。没有无烟火药,近代步枪、机枪、火炮都无从谈起。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正是靠无烟火药起家,成为世界首富的。

指望郑光聪这样的土专家发明无烟火药,条件显然还不成熟。但吴捷可以引导郑光聪往无烟火药的方向展开研究,日后等有了地盘,但可招募洋人科学家集智攻关,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吴捷安慰郑光聪道:“不急,不急,搞军工研究不能急于求成。你能想方设法发明硫酸和硝酸,已经非常不容易了。请坐吧。”他接着讲攻城战:“之前我们讲过,攻城要集中优势兵力于突破口,同时也要与重兵合围、围点打援等战法结合。这里所讲的攻城,主要指地位非常重要的城市,敌我所必争。比如说武昌、安庆、九江、金陵、镇江这样的沿长江枢纽城市。

“攻击这样的城市,必须做万全的准备,必须集中优势兵力合围。这样的城市,敌所必救。在我们攻城时,援军必会从四面八方涌来。因此,我们要分出兵力,在援军必经之路上设置阻击阵地、伏击阵地,以阻击战、伏击战歼灭援军。

“战场瞬息万变,总以灵活应对为妙。围点与打援,亦可以灵活处置,总以歼灭敌有生力量为最高目标,不为攻城为目标。譬如援军来势汹汹,兵力雄厚,负责阻击的部队抵挡不住,就应该从围城的部队中抽取兵力,加强阻击力量。”

“阵地战乃是我们守城的主要形式。清军守城,往往只凭借城墙,尽弃城外险要。武昌之战、金陵之战中,清军以兵力少为借口,将兵力全部缩入城内,分散在各处城门、城墙垛口处。这等于将战场主动权拱手让人,一旦太平军攻克城墙,城内守军再无凭恃,便会土崩瓦解。

“反观太平军,则有许多可取的地方。守永安,守郴州,守金陵,太平军都以重兵守卫城外险要,讲究内外联动,在城外险隘处设置防御工事,部署重兵,使得外重于内。这对于我们来说,也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以华夏实际情况论,攻城战与阵地战仍是当前主要作战样式。双方往往围绕城池展开战斗。

日后湘军崛起,曾国藩擅长战略,而短于战术。在他的指导下,湘军打仗往往打呆仗,注重结重寨、挖深濠,行动缓慢,讲究先立于不败之地,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

这种战术,对付太平军还可以,对付洋人新式军队却根本无济于事。这也是国内军阀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深层次原因。

李鸿章继承了曾国藩的衣钵。中日甲午战争中,淮军故伎重施,依然要结寨固守,行动缓慢,不知变通。日军则采用西式战法,行军速度惊人,往往出其不意地出现在淮军侧后,打得淮军一败涂地。

吴捷觉得,有必要向众将普及更多的战术方法。他说:“攻城战和阵地战是我们作战的基本样式,是我们在城市的作战。到了野外,运动战和伏击战将唱主角了。何为运动战,一言以蔽之,避敌主力,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

“运动战的作战特点决定了我们要走很多路,要绕很多弯子,战士们要吃很多苦。你们作为部队主帅,可能也会觉得打运动战有些窝囊,没有攻城战和阵地战打得痛快。但是,敌强我弱,以弱小之敌对强大之敌,无异于以卵击石。

“运动战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我们的优点,放大敌人的弱点。我们熟悉地形,和百姓关系密切,便能利用地形优势快速转移,利用百姓获取更多情报,从而在广阔战场上灵活自如,利用预设阵地伏击突出之敌、落单之敌。

“这就引出了伏击战。伏击战要求我们熟悉地形,在伏击地点上预设阵地,提前埋伏兵力。通过运动战,通过佯败,吸引敌人进入伏击圈,然后快速、勇猛地攻击,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运动战和伏击战密不可分,而要打好运动战和伏击战,迅猛地穿插、迂回是必不可少的。穿插、迂回,本质上是深入敌后,迂回、包抄、分割敌人,将貌似强大之敌,一口一口分开吃掉。一旦决定穿插、迂回,就得果断、勇猛、迅速。必要时,背水一仗,脱离大部队,都是允许的。”

讲到这里,吴捷终于累了,端起茶杯喝了口水。

侍卫长王杉走进教室,附在吴捷耳朵上说:“史潘西回来了,正在码头上卸货。”

喜欢晚清第一枭雄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晚清第一枭雄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