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晚清第一枭雄 > 第121章 会师

晚清第一枭雄 第121章 会师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6:06:45 来源:书海阁

简单休整过后,吴捷留雷振邦率五百人守虹桥。雷振邦做人方正,打仗也规规矩矩,他善于守城,却不善于进攻。

吴捷自己率左七军继续向扬州进发。扬州城墙隐约在眼前闪现,挡在他面前的只剩三汊河清军营垒了。

这里本有两千清军。御前侍卫都兴阿带走一千五百精锐,却被太平军打得大败,只带回八百残兵败将。

清军那边,总兵徐双来、总兵瞿腾龙各率一千兵马,进援三汊河清营。徐双来和瞿腾龙都是绿营名将,勇悍一时,琦善很倚重他们。

徐双来曾在西北回疆平叛,屡败叛军,被道光皇上赐赐花翎、“法福哩巴图鲁勇”称号。

瞿腾龙已经六十多岁,勇武不减当年,手上沾满了太平军的鲜血,被咸丰皇上赐号“莽阿巴图鲁”。

都兴阿自虹桥大败而归,返回三汊河大营。好在徐双来、瞿腾龙的援军及时赶到,军心稍稳。

吴捷本想一鼓作气拿下三汊河清军大营,没想到又遇到徐双来、瞿腾龙两根硬骨头,带来两千生力军。

太平军进攻三汊河大营,清军防守绵密,吴捷无隙可乘。

时近傍晚,吴捷左七军已经战斗一天,士卒疲惫。他原本指望城内罗大纲会派兵出击,却见扬州城城门紧闭,城头人丁寥落。

一打听,才知道罗大纲领军出城,进攻城东清军了。原来,罗大纲见吴捷从南面攻势凌厉,料想清军必会派兵增援,便趁机进攻城东清军。

城东清军由署理四川总督慧成率领,也是一条大鱼。

吴捷只好下令撤退,准备到虹桥与雷振邦合军一处,晚上在虹桥宿营休息。

没想到,徐双来竟然率兵追了过来。真不愧他的巴图鲁称号,吴捷暗暗称奇。

两个时辰前,卢波克的火枪队把德兴阿的满洲马队打得败,徐双来难道没听说吗?是他不信?还是他要逞能?

既然他要过来送死,吴捷也就不客气了。他下令太平军后队变前队,调卢波克上前,预备使用阿姆斯特朗炮轰击追兵。

徐双来也不含糊,指挥部下使用火枪火炮还击。

天色渐晚,视线逐渐模糊,卢波克的火枪、火炮无法发挥优势。

吴捷明白,徐双来这是要趁黑夜袭了。他只有一千人,怎么敢追击吴捷两千五百人?清军人多,难不成,他们还有后手?

吴捷后背一凉,下令全军警备,就地设置防御工事,不许轻易应战。

果不其然,清军瞿腾龙率领一千绿营、两千团勇,绕至左七军侧后,试图袭击太平军。

好在太平军已有准备,清军不能得手。

夜晚降临,双方都不点火把,借着朦胧的月色胡乱放起火枪、弓箭来。

太平军不熟悉地形,人数又少,处于守势。

清军人多,但畏惧太平军的枪炮,也不敢相逼太甚。尤其是两千团勇,只能过来壮壮声势,并不能实际战斗。

正在相持时,清军三汊河大营燃起熊熊大火。

原来,罗大纲在城东打败清军,急忙引军向南,过来增援吴捷。

他见三汊河清军营内空虚,转而进攻三汊河清营。营内只有都兴阿的残兵败将,哪能挡得住罗大纲的得胜之师。

都兴阿引军遁走,罗大纲一把火烧了清军营垒。

清军一看太平军抄了自己的老家,士气崩沮。团勇首先动摇,他们本来就是临时招募来的,不曾打过大仗。一见后院起火,团勇不等长官命令,扔下武器就跑。

徐双来带着亲兵,骑马来回驰骋,试图阻止团勇溃散。这样一来,他反而暴露了自己的位置,引起太平军注意。

卢波克指挥火枪队,集中火力射击徐双来。一发流弹击中徐双来左颊,徐双来当地毙命。

主帅一死,清军更加混乱,溃不成军。

吴捷趁机掩杀,大败清军。

至此,吴捷和罗大纲在三汊河胜利会师。太平军打通了瓜洲至扬州的交通线,达成了战斗目的。

当晚,左七军进入扬州城。洋兄弟首次战斗,表现着实抢眼,令吴捷喜出望外。

水营主帅史潘西以三艘战舰对阵清军水师,击沉三艘“红单船”,击伤船只无算。一向在长江水面上耀武扬威的清军水师,此刻终于遇到了敌手。

之前,吴捷任命史潘西为水营主帅,众将还有些不服气。见过史潘西的神勇,大家才对这员洋将心服口服。

卢波克率领两百洋兄弟,先是阻击德兴阿的满洲马队,然后率先攻破虹桥清军营垒,在虹桥之战中立下首功。

太平军一向畏惧清军的红单船、满洲马队、火炮,却被史潘西和卢波克轻易攻破。洋兄弟们固然武器先进,可同样的武器,就算交给其他太平军,他们用得了吗?

尤其是卢波克,令吴捷刮目相看。这个米**官总是一副郁郁寡欢的样子,眼神忧郁无力,给吴捷的印象并不好。吴捷敢于大胆起用史潘西为水营主帅,却对卢波克有些犹豫。

卢波克平时沉默寡言,不爱交际,对属下要求十分严格。史潘西与之相反,乐观开朗,见人总是笑**的,喜欢主动和太平军大将来往。没想到,到了战场上,卢波克竟是如此神勇。

第二天,吴捷便召集众将,大力表扬卢波克。他当场作出决定,将两百多个洋兄弟编入火器营,以卢波克为火器营新的主帅,改郑光聪为副帅。

看到众将有些惊疑,吴捷说道:“诸位,我们都知道元朝疆域最大,战功最为显赫。诸将可知原因?”

诸将议论纷纷:

“元朝骑兵天下无敌。蒙古马虽然个头矮小,耐力极佳。蒙古兵一人数马,可以日行数百里。他们臂力惊人,习惯拉上百石的大弓,射箭准头又好。”

“蒙古人武器精湛,军营中有大量随军工匠,可制造先进的火器、抛石机等。”

……

冯桂芳熟读史书,此时说道:“蒙古人能夺得天下,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成吉思汗善于用人,旗下人才济济。”

“不错”,吴捷说道:“成吉思汗麾下,头号谋士耶律楚材原是侍奉金国的契丹人;太师国王木华黎原为成吉思汗的堂兄撒察别乞的门户奴隶;大将哲别曾射伤成吉思汗的脖子,成吉思汗不以为忤;

“大将史天泽、孔元、张弘范等都是汉人;创立蒙古文字的塔塔统阿原是乃蛮宰相,掌管印信;后宫总管马达达斯原是人称万国通的异国商人……

“今日我封卢波克为火器营主帅,不仅因为他在今日之战中表现突出,也因火枪火炮乃战争之神。诸将扪心自问,就算我把那洋枪洋炮交与你们,你们能驾驭得了吗?今后咱们左七军功必赏、过必罚,不看出身,唯才是举。”

众将悦服。

喜欢晚清第一枭雄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晚清第一枭雄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