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晚清第一枭雄 > 第134章 张继庚间谍案

晚清第一枭雄 第134章 张继庚间谍案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6:06:45 来源:书海阁

第二天,吴捷吃过早饭,早有一顶小轿侯在紫环坞门口,接吴捷去东王府第二进议事大厅上朝。

仍是昨天那员侍卫,指挥着一众轿夫。

吴捷问那侍卫:“这两天有劳你殷勤侍奉,还没问兄弟大名?”

那侍卫说:“回指挥大人的话,小人名叫黄功华。能来侍奉大人,小人不胜荣幸。”

吴捷心想,杨秀清调黄功华来监视吴捷,黄功华必已知道自己与傅善祥交好的秘密。可见,他深得杨秀清信任,必有过人之处。

果然,吴捷在轿中接连试探黄功华,黄功华十分谨慎,只捡些无关紧要的话应付吴捷。

吴捷见状,也就不再多话。昨夜,傅善祥已经把东王府的规模形制、进出紫环坞的路线告诉吴捷。

此刻,他便在轿中闭目养神,根据轿夫的步子模画东王府内的道路。

杨秀清每天早上都要在议事大厅内早朝,如皇帝无二。吴捷到了议事大厅,里面已经来了不少人。丞相、六部尚书、承宣、仆射、引赞等官员陆续到齐。

吴捷久在军中任职,和东殿属官相熟的不多。一员礼部官员为吴捷排定班位。

不多时,杨秀清大驾光临。众人下跪行礼,齐呼九千岁,卢贤拔主持早朝,六部官员依次汇报请示。

杨秀清才思敏捷,处理政事极快。几件事倒是引起了吴捷的注意。

扬州守将曾立昌汇报,清妖头琦善在扬州城外调来一万五千斤重大礮,可投掷巨石,坏城垣数处,清军攻入城内。曾立昌击退清妖,毁敌大礮,为此保举若干人。

杨秀清当即指示吏部,要他们仔细核查曾立昌的保举名单,量才擢升。

兵部汇报,扫北军方面林凤祥报告,清妖在山东黄河沿岸防卫严密,林凤祥决定从山东入河南,从河南寻找渡口渡过黄河。林凤祥说,将士们士气高昂,准备直扫燕京。为进一步鼓舞士气,林凤祥特保举若干属下。

杨秀清当即指示吏部,扫北军劳苦功高,林凤祥所保举诸人一一照准。至于林凤祥、李开芳、叶芸来、朱锡琨等扫北军大将,只要大军进了罪隶省,就封四人为侯爵。

罪隶省即为直隶省。洪秀全说直隶省为清妖老巢所在地,特将直隶贬为罪隶。

礼部报告,两名高卢国传教士请求进京,请求查勘天京城内天主教徒情况。

杨秀清指示礼部,准其入城,好生接待,严加看管。

不到一个时辰,杨秀清便料理完毕各项事务,散朝。

人员纷纷散去,吴捷正无处可去。侍卫黄功华走过来,把吴捷带到议事厅旁一座休息室内。

杨秀清已在休息室内,旁边簇拥了好几个天朝高官。

见到吴捷,杨秀清十分高兴,说:“吴捷,昨天用过你的眼药,我今天视力好多了,眼睛也没那么痛了。”

众人纷纷向杨秀清贺喜。吴捷说:“东王为天下子民赎病,受百般苦。天父见东王劳苦,故赐福东王,为东王祛除眼疾,臣不敢抢功。”

杨秀清哈哈大笑,说:“你小子,越来越会说话了。你在天京反正也没事,这几天,你先随李俊良一起,研究研究眼药的配方。”

旁边一个四十左右的中年人拱手向吴捷行礼。此人便是殿前国医李俊良,总管天国医疗卫生事业。

杨秀清说完,便忙公事去了。李俊良恭送杨秀清离开,然后带吴捷去国医馆。

李俊良也是杨秀清的人,被杨秀清任命为天国最高医官,对杨秀清感恩戴德。

他是恩赏丞相,比吴捷高两级。但吴捷是杨秀清的爱将,手上有兵权,故李俊良对吴捷很客气,丝毫不敢在吴捷面前摆架子。

昨天,吴捷率洋兄弟入城,在百官面前出尽风头,李俊良也在场,

国医馆门口候着好几个人。李俊良介绍说,北王发出求贤令,但凡医术精湛者,尤其是精通眼科者,给予“恩赏丞相”的官衔。

求贤令一发,登门造访的江湖郎中络绎不绝,真正医术精湛的却没几个,让李俊良烦不胜烦。

吴捷猛然想起,太平天国历史上有名“张继庚间谍案”,不正是李俊良发现的吗?

韦昌辉发出求贤令,张继庚趁机派出死士,伪装成江湖郎中,试图趁机刺杀杨秀清。

可惜,那个刺客太笨拙,连基本的中医常识都没有,被李俊良识破。

吴捷当机立断,对李俊良说:“国医大人,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咱们何不把这些江湖郎中都召集到一起,说不定,真能问出些门道呢!”

李俊良摆摆手,说道:“老弟有所不知。这些人多不学无术,只会看治感冒发烧,哪懂眼疾呢?咱们和他们理论,纯粹是浪费时间。”

吴捷摇头,说道:“不然。假若里面真有名医,咱们冷落他们,岂不耽误了东王的眼疾?假若里面混入了奸细,咱们未加甄别,若惹出了祸,岂能担待得起?”

李俊良瞪大了眼睛,这一层,他确实没有想到。他连忙说:“亏是老弟想得仔细,要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吴捷给他出主意,先调兵把国医馆围起来,然后把江湖郎中们召集到一起。先让他们默写《千金方》、《汤头歌》等中医常识,然后再详加盘问他们。

不查不当紧,吴捷、李俊良还当真查出了个假郎中,连《千金方》、《汤头歌》都不会。

酷刑之下,假郎中很快招供,他受叶芝发指使,准备以为杨秀清治眼疾为名,趁机刺杀杨秀清。

叶芝发时任北王韦昌辉的属官“典衙吏”,负责教育韦氏子侄读书。叶芝发是个化名,真名就是张继庚!

张继庚是个死硬分子。早在太平军攻破天京城前,他便组织起数千人的团练,辅佐清朝官员对抗太平军,作战十分卖力。

天京城陷时,张继庚率领团练和太平军巷战。战败后,他念及老母尚在城中,没有逃出去,而是在天京城内潜伏下来,联络了一大批反对太平天国的叛党。

史载,天京神策门、太平门、水西门的守城者都被张继庚策反,愿做清军内应。杨秀清的亲兵牌刀手、城内机织营、土营、木营和南门外军营共六七千人也答应起事。

如此大规模的叛乱行动,难免不会泄密。但张继庚心理素质极强,极具间谍才能。有时候,他的属下被抓,却因为单线联系,供出的都是小虾小米,牵连不到张继庚。

即便供出了张继庚,也被张继庚反咬一口,说同伙抽鸦片,为了鸦片而构陷张继庚,把太平军耍得团团转。

吴捷开有上帝视角,知道这里面的内幕。他布置严密,迅速抓到张继庚,自然是大功一件。有这件功劳,自己离九江又近了一步。

吴捷想:反正你张继庚早晚都要死。为了九江,为了复兴会大业,我就借用你的项上人头。百年之后,你也算为革命立了功劳!

杨秀清听说张继庚准备派人刺杀自己,气急败坏,指定韦昌辉、黄玉昆和吴捷会审此案。

黄玉昆是石达开的岳父,早年是一名讼师,熟悉刑名法律,如今正主管天国刑律。

韦昌辉是天京城防司令,也是张继庚的上司。杨秀清让韦昌辉主审张继庚,自然另有一番深意:亏你还是北王,在你府中藏下巨奸,你是何居心!

韦昌辉使用酷刑,把张继庚折磨得遍体鳞伤。

张继庚很快招供。不过,他说:“天京本地人身体柔弱、意志不坚,你们清楚得很。若没有广西老兄弟做内应,我哪敢做内奸?我张继庚只是个小虾米,大鱼在藏在深水底呢!”

韦昌辉、黄玉昆、吴捷三人面面相觑。难不成,还有其他大鱼?

韦昌辉连忙追问张继庚内应是谁。

张继庚吐出一口血水,说:“我被你们折磨得头晕脑胀,记不太清了。你们拿份花名册出来,我一个个圈点,必不会遗漏。”

黄玉昆是个老实人,不知是计,就要找花名册。韦昌辉和吴捷连忙阻止黄玉昆,让张继庚想到哪个报哪个。

张继庚是北王府典衙吏,官职不高,也不认识什么高级官员。他知道假如自己说吴捷、黄玉昆谋反,杨秀清、韦昌辉必然不信,便说了几个官位不高、资历不深、岗位却很关键的人。

譬如翼王尚书周北顺、秦日纲谋士严定邦、北王尚书邓辅廷、国医主管刘春山等,共揭露三十四个人。

吴捷心里明镜一般,知道张继庚在胡说八道。他正要提醒韦昌辉,转而一想:这些人都是广西老兄弟,也是诸王心腹。若借张继庚之手除掉他们,也会有利于自己的事业。

无毒不丈夫!想到这,吴捷袖手旁观,静看韦昌辉应对。

韦昌辉不敢怠慢,抱着“宁可错杀一百,也不叫一人落网”的态度,把三十四人的名单全部呈给杨秀清。

杨秀清气急败坏,不分青红皂白,也不讯问盘查,也不审判,立即抓捕这三十四人,统统砍头。

有权力就是这么任性!可惜却被张继庚耍弄了。

张继庚尝到甜头,一不作二不休,干脆说胡以晄和秦日纲也是内奸。这两人都是拜上帝会元勋,排位仅在诸王之下,怎么可能谋反呢?

杨秀清这才反应过来,惊呼中计,将张继庚车裂。

喜欢晚清第一枭雄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晚清第一枭雄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