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晚清第一枭雄 > 第161章 自制大蒜素

晚清第一枭雄 第161章 自制大蒜素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6:06:45 来源:书海阁

第二天,吴捷醒来,病情不仅没有好转,反而加重了。他只感觉额头烫得厉害,头脑也晕沉沉的,四肢酸软乏力,又流起了鼻涕。这是感冒发烧的典型症状。

自从穿越以来,吴捷很少生病,也很少像这样病来如山倒。他一向身强力壮,很少头疼发烧。没想到,受了一点风寒,就病成了这样。

最近一段时间,吴捷连续到各地视察,又要亲自参与各项重大建设,每天晚上只能睡五六个小时,身体确实吃不消了。

民兵营长张海涛和近卫团一连连长沈骏不敢怠慢,飞马向九江总部、南康府求助。

一师师部驻南康府,师长徐琛去德安前线了。倒是民政部副部长朱启明在南康巡视土改工作。

朱启明兼任卫生部长,原是九江一带的红钱会会长。他医术精湛,以行医为掩护,四处联络会众,在九江民间很有威信。

去年初,吴捷领军路过九江,将朱启明发展为复兴会员。后来,左七军东下金陵,朱启明留在九江开展活动,暗中标记地形要点,统计各地人口、土地。

此次左七军、右二军移防九江,在很短时间内扎下根来,朱启明功劳很大。故吴捷钦命他为民政部副部长,佐助邹世安管理民政事务。

又因朱启明医术精湛,吴捷令他为卫生部长,令不列颠人佛来明担任卫生部副部长。

佛来明毕业于不列颠圣玛利亚医学院,是一位医学博士,本是唐约翰仁和洋行船队的随船医生。唐约翰见他热爱医学,同情中国百姓,便将他发展为复兴会员。

佛来明一直在九江总部主持卫生部工作。说是卫生部,其实只有十来个中医郎中、军医,一切简陋得很。

朱启明和佛来明很快便来到了白鹿镇。

朱启明在南康府,离得近,先到白鹿镇。他以柳树根、姜黄、柴胡为原料,开了个中药方子。

以前,吴捷不相信中医,几乎从来不吃中药。十九世纪的华夏,条件简陋,抗生素等均未发明,他也只能乖乖服用朱启明煎好的中药。

中药甚苦,见效也慢。吴捷喝下后,到傍晚依然不见好转。

晚饭时,吴捷挣扎着从床上坐起来,喝了些稀粥。

这时候,佛来明来了。

他是不列颠圣马利亚医学院的高才生,是个不折不扣的“西医”。吴捷对他甚是期待。

谁知,佛来明看过朱启明的中药方子,表示认可,却也没有其他好办法。他主张给吴捷注射马非,以消炎镇痛。

马非是鸦片的提纯物,也是一种毒品,虽然具有很好的镇痛作用,但很容易上瘾。

吴捷一直迷信西医,听过佛来明的话,顿时大感失望。

其实,在十九世纪之前,世界各地的医学基本都一样,主要靠传统经验治病,药品也都来自自然界的动植物中。

当时的西医中,有臭名昭着的放血疗法、巫术、痢疾疗法等,相比中医要差劲多了。

中医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直至今天,传统中医在医学领域仍然占有一席之地,针灸更是走出国门,在全世界开花结果。

进入十九世纪,西方各个领域科技开始勃发,西医有了初步发展,赶在了中医前面。

譬如朱启明开出的药方中含有柳树皮。当时,中医、西医都使用柳树皮作退烧药。

中医一直不知道柳树皮治疗发烧的有效成分是什么,也没想过要提纯其中的有效成分。西医已经通过科学实验,确定柳树皮中可以退烧的有效成分是水杨酸,并提纯了水杨酸。

西方科学家逐渐从鸦片中提纯出马非,从金鸡纳树中提纯出奎宁,从柳树皮中提纯出水杨酸,从咖啡中提纯出咖啡因等,并将其用于治病。

显微镜的发明也帮助西方科学家了解到各种细菌,由此产生了消毒、护理等医学概念。

到了十九世纪后期,西方科技出现一波小**。西医也借着这波科技小**,发明了阿斯匹林、磺铵等现代药物,实现了批量化生产。而阿斯匹林正是在水杨酸的基础上发明的。

到1928年,不列颠人弗莱明发明青霉素,开创人工合成抗生素的先河,将人类平均寿命直接提高15岁。

至此,中医全面落后于西医,已成定局,再也无法追赶。

吴捷拒绝注射马非,宁愿使用朱启明开出的中医方子。柳树根含有水杨酸,姜黄中含有姜黄素(一种天然抗生素),都可以消炎退烧,只是含量比较低而已。

他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提纯大蒜素的方法。反正闲着也无事,吴捷便让朱启明开展试验。

先取来一斤大蒜,祛除其中的霉变、破损者,将其洗净、捣碎,静置一个小时。

大蒜中含有大蒜素,大蒜被挤压、捣碎后,会生成大蒜素。

接下来,便是提纯大蒜素了。

取来三斤重的白酒。这白酒是江西底层百姓喜欢喝的土烧酒,度数在四五十度,纯度不高。加入生石灰,与白酒中的水分结合,祛除水分,提高酒精纯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同时,一边将白酒微微加热,祛除白酒中的醛类有毒物,加速生石灰吸水反应。

待生石灰沉淀过后,以木炭过滤酒精、熟石灰混合物,得到高纯度酒精。

再将大蒜泥倒入高纯度酒精中,搅拌、静置。大蒜素易溶于酒精,这样就得到一种简易的大蒜素制剂了。

大蒜素在极低浓度时即可抑制多种革兰氏阳性球菌和革兰氏阴性杆菌,对霉菌、病毒、原虫、蛲虫、大肠杆菌、痢疾杆菌抑制效果明显。

时至今日,大蒜素仍然广泛用于畜牧业生产中。

大蒜素虽然药效不如青霉素等抗生素,但却很容易制取。青霉素虽然效果显着,但极难制备。1928年,弗莱明发明青霉素,在实验室里加班加点提纯,一个月的产量只够一人一次使用。

二战时,英美两国不惜一切代价,总算发明了青霉素的工业生产办法。但那时青霉素产量极低,价格比黄金还要昂贵。青霉素真正普及,成为人人用得起的寻常药品,还得靠新中国的科学家们。

抗生素不止青霉素,还有红霉素、四环素等,都是现代医学的基础药物,也是现代家庭的常备药。但放在1854年初,根本不具备可行性。

譬如青霉素,若让复兴会不惜一切代价,为佛来明制作实验室,也可能制作青霉素。但以这种方法制作的青霉素含量极低,附带有毒物质,根本不能用于药用。

倒是大蒜素简单易得,不失为一种简单实用的制取抗生素的方法。

吴捷自制大蒜素制剂成功,让佛来明使用注射针管为自己治病。朱启明、佛来明以为不可,认为土法制大蒜素不可靠,再三劝谏吴捷。

吴捷十分执拗,佛来明无奈,只好抽取十毫升大蒜素制剂,小心翼翼地注入吴捷体内。

睡觉前,吴捷病情好了许多。佛来明大受鼓舞,又为吴捷注射二十毫升大蒜素药液。

到了第二天早晨,吴捷身体痊愈,生龙活虎,与昨日截然不同。

朱启明、佛来明万般惊奇。他们两人一个是中医名手,一个是西医高才生,竟然不如吴捷这个门外汉。

看来,会长高深莫测,不仅雄才大略,而且学富五车,真是神一般的人物。

经此大病,吴捷决定好好指导朱启明、佛来明二人发展近代医学,制备现代药物。

往小了说,这可以减少部队伤亡,提高部队战斗力,甚至还可以卖药赚钱。

往大了说,可以发扬中医国粹,让中医搭上近代科学的顺风车,避免被西医踩在脚下。

出于实际,吴捷让卫生部优先发展两种药物:大蒜素和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发明于十九世纪后期,是一种水杨酸衍生物,可以用于镇痛、退烧、消炎,用途很久,疗效很好。

工业合成阿司匹林是现代有机合成化学里面最简单、最基础的反应,相比制作青霉素可要简单多了。

大蒜素的制备方法,吴捷已经演示过了。他又详细介绍了阿司匹林的制备方法:

制作阿司匹林的原料主要有三种,水杨酸、醋酸酐、浓硫酸,其中浓硫酸作催化剂。

一、制作水杨酸。把大量的杨柳树叶碾碎,和酒精水溶液混合熬煮,便可得到水杨酸。酒精可用蒸馏酒代替。

为节省粮食,吴捷已经下令禁止使用大米、小麦酿酒。使用红薯等作物酿酒不在禁止之列。

二、制作浓硫酸。制作浓硫酸可使用铅室法,这种工艺发明于十八世纪初,在欧美已经成熟。美法中兴公司总工程师德崔柏便懂得铅室法。

三、制作醋酸酐。醋酸酐最难制取,吴捷决定采用醋酸钠和乙酰氯作原料制醋酸酐。醋酸钠不难制取,难的是乙酰氯。

乙酰氯可用二氯亚砜和羧酸制成。二氯亚砜由氯气和硫磺合成,而氯气可以用软锰矿和浓盐酸制备。

前面已经制备过浓硫酸。浓硫酸的制备很容易,沸点高于浓盐酸。因此,可用Mannheim方法制备浓盐酸。即让食盐和浓硫酸反应,加强热,高沸点酸制低沸点酸,从而由浓硫酸制成浓盐酸。

至此,所有材料配齐,有望制作阿司匹林。

当前,卫生部一切处于草创阶段,当以制备大蒜素为主要生产目标。科研上,则应以阿司匹林为重点,先研究可行性,待条件成熟了再开展生产。

喜欢晚清第一枭雄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晚清第一枭雄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