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晚清第一枭雄 > 第176章 争取罗大纲

晚清第一枭雄 第176章 争取罗大纲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6:06:45 来源:书海阁

出人意料的是,罗大纲收到吴捷密信后,欣然决定前往九江。他让使者带回一封回信,说自己将带足三千人马,送交吴捷。除此之外,他还将带来许多钱粮,作为复兴会的活动经费。

吴捷十分高兴,对罗大纲的误会冰消雪释。罗大纲毕竟已经五十多岁了,英雄一世,什么世面没见过,在自己面前摆摆谱,也不算什么。

况且,吴捷已是复兴会的领袖。做领袖者,应该胸怀宽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罗大纲能力出众,威望甚高,既是复兴会员,又是吴捷的“岳父”,理应大力笼络。

前面,皖北战事频繁,杨秀清把罗大纲派往皖北战场,先是为北伐援军开拓前进基地,后是配合胡以晄攻占庐州,将皖北与天京联成一片。

如今,罗大纲坐镇安庆,虽然不是西征军统帅,却与西征军供应粮草兵马,大权在握。

罗大纲感觉自己受到了洪杨重用,作战办事颇为积极,积功至冬官正丞相。

他年轻时便是天地会头目,在部下面前说一不二惯了,对复兴会中双主官制度颇为不解。

尤其是,复兴会规定,军中以复兴委员为尊,军事长官要服从同级复兴委员。罗大纲对此很不认同,对复兴会的热情大减。

吴捷年纪轻轻,又是罗大纲的女婿。若让罗大纲臣服吴捷,他确实有些抹不开面子。

在太平军中,罗大纲一直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别看他地位不高,功劳却很大,连韦昌辉、石达开、秦日纲等人都得让他三分。

另外,罗大纲官职一直高于吴捷。要是没有罗大纲的提携,吴捷也不可能在太平军中一帆风顺。

自去年扬州一别,罗大纲便一门心思配合太平军作战,并不热衷复兴会的事业。

吴捷认为他身为复兴会元老,却忘了入会初衷,彼此有些疏远,乃至渐行渐远。

如今,罗大纲坐镇安庆,为前线西征军供应兵马粮草,位高权重。此人又智勇双全,堪当大任。

吴捷决定在九江好好招待罗大纲,消除罗大纲对复兴会的误解,争取他积极投身复兴事业。

当罗大纲的船队浩浩荡荡地驶往九江码头时,吴捷已在岸边等候多时。

自去年扬州一别,两人已经大半年没有见面了。

罗大纲终获重用,显得神采奕奕。吴捷在九江大展拳脚,创立许多事业,更显得英雄倜傥。

寒暄过后,吴捷立马带罗大纲坐上小火轮,前往中兴公司参观。

小火轮虽小,却比罗大纲的战船大出许多、快出许多。

去年,罗大纲镇守扬州,吴捷镇守镇江,小火轮已在长江上四处出没。有的小火轮是洋人的,有的是华人富商的。不过,即便小火轮归华人富商有,也都注册在洋人公司旗下,悬挂外国旗帜。

吴捷等人乘坐的小火轮上,照例挂着中兴公司的旗帜。

罗大纲忍不住问吴捷:“老弟有通夷之才,我一向佩服得很。只是,这洋人在华夏横行霸道惯了。中兴公司在老弟防区内,听说里面的洋人对老弟服从得很。不知老弟使用了什么手段,把这许多骄横的洋人治得服服帖帖?”

当时,太平军中也有许多洋人雇佣军。譬如,燕王秦日纲便有两个黑人卫士,杨秀清也有一支一百多人的洋人卫队。

但太平军统带这些洋人雇佣军,靠的是丰厚的军饷。洪杨并不信任这些洋人雇佣军,只用其勇,不授其权。洪杨多次发出谕令,不得将军中大权授予洋人。

清军也大量雇佣洋人雇佣军。除了薪水丰厚,还给予洋人独立统带雇佣军的大权。如“常捷军”、“常胜军”都以洋人为司令,独立指挥作战。

吴捷说道:“国人皆以为洋人嗜利,然而洋人嗜利,国人亦嗜利。这是人之常情,放之四海而皆准。我与洋人合作开发矿藏,共同赚取利钱,则洋人与我同心,听我指挥。

“最重要的是,洋人嗜利,也重义。我们高举复兴会大旗,主张为民谋利、科技兴国、殖产兴业,洋人对此深为赞同,心甘情愿为复兴会效力。左手为利,右手为义,义、利并不矛盾,故洋人甘愿为我所用。”

其实,更重要的是,吴捷头脑中有许多科技创新的点子。在他的指导下,中兴公司攻克了多项技术难关,掌握了很多先进的技术,发展前景诱人。

假以时日,中兴公司必能扩大产能,在全世界科技界、产业界,占据重要地位。

洋人正是看重了这一点,才愿意深入内陆,冒着生命危险加入中兴公司。

譬如仁和洋行的唐约翰。吴捷已经向他许诺,准许他将炼钢技术带回米国,在米国创办中兴公司子公司,以便扩大钢铁产能。

钢铁应用前景广阔,需求量极大。一旦在米国设立子公司,以米国良好的工业基础,必能迅速扩大产能,帮助唐约翰赚取大量利润。

唐约翰为复兴会贡献大量精力、钱财,吴捷则回报他以丰厚的利润。他名利双收,又在复兴会占据高位,岂不美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罗大纲对吴捷的话将信将疑,语重心长地说道:“老弟能驾驭住洋人,确实本事非凡。只是军中多有流言,认为老弟与洋人走得太近,出卖了天国权益。

“至于复兴会,名声渐显,引起不少人注意。老弟在九江分田到户,办理工厂,成果显着。可老弟动作太大,也得小心谨慎,不要被洪杨盯上呀。”

这些副作用,原就在吴捷的意料之中。只是罗大纲如此英雄,竟也顾虑重重,吴捷不免有些失望。他说:

“复兴会主张为民作主,自然要分田到户,惠及广大农民。况且,洪秀全、杨秀清不已经颁布《天朝田亩制度》,主张‘耕者有其田’了吗?

“只不过,他们没能力分田到户,依旧在占领区内实行‘照旧交粮纳税’,像清朝那样依靠粮长收税。他们办不成的事,我办成了。

“我在九江特立独行,分田到户、招商办厂,难免会引起别人忌恨。欲建非常之功,必行非常之事。洪杨难成大事,不久之后必有非常之变。罗大哥何其英雄,何必要为洪杨这两个神棍做事呢?”

罗大纲默然不语。洪杨是神棍不假,但实力雄厚。吴捷虽有前途,却年纪轻轻,实力还弱。

想当初,吴捷一文不名,还是罗大纲一手提携的。如今,他翅膀硬了,若让罗大纲效忠吴捷,罗大纲多少有些难以接受。

然而,等罗大纲参观过中兴公司、近卫团、公学,罗大纲始知自己在吴捷面前,不过是个井底之蛙。自己坐镇安庆,经手钱粮兵马无数,可在复兴会的事业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钢铁厂的炼钢高炉、造船厂的新式战船、枪炮厂的无缝钢管、弹药厂的无烟火药、医药厂的大蒜素……虽然都未量产,但其应用前景诱人,每一项都是划时代的发明,超越同期洋人。

农村里,农民拥有自己的农田,种植农作物积极性很高。

公学普及小学、中学教育,青少年一改麻木无知的面孔,焕发出勃勃生机。

民兵营、民兵连统治农村有力,农民参与民兵连建设,对复兴会发自内心地拥护。

除了中兴公司,各地也兴建起了被服厂、砖窑厂、编织厂等,对传统手工业进行改造。传统地主阶级在土改中失去了土地,转而开始经营新兴工厂。

这一切,都大大出乎罗大纲的想象。九江虽地处江西一隅,却在短短半年时间内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这一切,都是吴捷的功劳,都是复兴会的功劳。罗大纲感慨良多,对吴捷更加刮目相看,再不敢生异心。

第三日,吴捷正在陪罗大纲参观农业讲习所。九江城内传来好消息:云娘就要分娩了!

【作者题外话】:这两天笔者要忙于疫情防控,争取不断更,还请各位读友理解

喜欢晚清第一枭雄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晚清第一枭雄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