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晚清第一枭雄 > 第178章 清军来袭

晚清第一枭雄 第178章 清军来袭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6:06:45 来源:书海阁

湘潭之战后,湘北战场渐趋沉寂。

沉寂的背后,往往酝酿着新的更大规模的战斗。

湘军这边,水师战船折损过半,水陆军在岳州、靖港表现差劲,令曾国藩大为恼火。他退守长沙,抓紧时机裁撤败军,重整湘军。

曾国藩尤其重视水师,派亲信到两广召募水勇,购置洋铁炮七百余门。又在衡阳、湘潭新造战船六十余号,在长沙修整旧船,大力整治水师。

太平军这边,石祥祯、林绍璋退守岳州,一面等待曾天养的援军,一面派兵经略常德府。

双方都在加紧备战,为即将而来的岳州会战作准备。

历史上,湘军在岳州会战中得胜,太平军彻底撤出湖南。尔后,湘军愈战愈勇,先克武昌,再克田家镇,一路沿江东下,节节胜利,在九江、湖口才遭败绩。

一旦湘军开近田家镇,吴捷必须抽兵支援田家镇守军。

一旦湘军开近九江,吴捷作为九江守将,必须倾尽全力与湘军决战。

现在,吴捷必须抓紧时间,扩大地盘,积极扩军备战。

九江往北便是长江,江北多被太平军占据,吴捷不好向北扩张。

左七军三师雷振邦部驻湖北黄梅,往西便是太平军林启荣部,往北便是大别山,只能往东发展。

好在东面是安徽宿松、太湖、望江等县,都归安庆府管。罗大纲坐镇安庆,对三师的扩张自然不会说什么。

吴捷担心的是,历来敌军攻打九江,必从江北攻来,先夺黄梅,剪除九江羽翼,再拔下小池口要塞,然后渡江直逼九江。

曾国藩熟读兵书,必会把湘军主力放在江北。到时候,雷振邦守黄梅,一要与太平军败兵周旋,二要抵抗湘军大军。

以雷振邦三师这点兵力,恐怕挡不住湘军的虎狼之师。然而,守九江必守小池口,守小池口必守黄梅。

当初,吴捷令雷振邦渡江守黄梅,就是考虑到他善于守城。即便他兵单将寡,守不住黄梅,也得抵挡湘军一段时间。

再三考虑之后,吴捷授意雷振邦,让他占领宿松、太湖、望江三县。这三县都位于黄梅东面,属于安徽省安庆府的辖地,归安庆镇将罗大纲直接管辖。

罗大纲一纸文书,将此三县的太平军守军调离。雷振邦轻取三县,争分夺秒在此开展土改工作。

至于九江这边,吴捷要扩张地盘,就没那么轻巧了。

去年时,杨秀清尚不重视西征。赖汉英虽然率军深入江西,但随占随弃,并未在此设立政权。

赖汉英一撤军,清军卷土重来。太平军所占有的,不过九江、湖口、彭泽三县。

吴捷移防九江后,占领了整个九江府、南康府。两府北临长江,南临南昌府。长江为天险,江北有三师雷振邦。南昌府为江西省会、清军云集。

吴捷只能往西、往东两个方向发展。

往西以湖北兴国州、江西武宁县为目标。此二县地处鄂、赣交界处,地理位置重要,是复兴会的防御前沿,必须牢固占有。

兴国州可以屏蔽瑞昌,进而保护城门山的中兴公司。武宁县地处鄂、赣交通要道,复兴会据有武宁,可以进入湖北,从陆路威胁武昌。

往东以饶州府为主要目标。占据饶州府,可以一举两得。一来堵住湖口周庭森南下道路,防止其他太平军染指江西。二来可以沟通皖南、窥视浙西。

进入6月,初夏,天气即将炎热起来。

吴捷正在调兵遣将,准备扩张地盘。出乎意料的是,清军居然主动北上,向复兴会发起了挑战。

原来,时任江西巡抚陈启迈是湖南武陵人,和曾国藩是湖南老乡。两人于1838年同中进士,一起进入翰林院学习,在京城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日后,曾国藩留任京官,短短几年便成为正二品的侍郎。而陈启迈则外放江西,在地方上历练多年。

1854年初,陈启迈才从江宁布政使升任江西巡抚,成为从二品的地方大员。

在仕途上,陈启迈落后于曾国藩。如今,曾国藩统帅湘军,又在湘潭打了胜仗,陈启迈眼红不已。

陈启迈不甘落后,准备挟湘军战胜之威,率军收复南康府,好教世人知道他并不比曾国藩差。

去年太平军赖汉英部围攻南昌,各路清军云集南昌。鼎峰时,南昌城内外的清军兵勇共有一万九千余人。

赖汉英撤围后,南昌周围的清军也裁的裁,移防的移防,如今尚有一万两千余人,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江西绿营、八旗音德布部、陈孚恩的团练武装。

江西绿营是正规军。音德布原归清军江南大营指挥,去年移防保卫南昌。陈孚恩与曾国藩一样,是朝廷在籍大员,奉命在家乡办理团练。

陈启迈纠集了七千兵马,以吴城镇为主攻方向,总兵吴锡光作统领,辖五千正规军,以建昌县为辅攻方向,两千团勇为攻城主力。

这七千人虽然战斗力不强,但人数众多,来势汹汹。

吴城镇地处赣江、修水与鄱阳湖交汇处,赣西的物资多经过赣江输入鄱阳湖,再经湖口输入长江,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左七军在吴城镇设有防御工事,平时有五百人驻守,设卡收税。

五千清军进攻吴城镇,事出突然,守军猝不及防。面对黑压压的敌军,他们只能一边飞书向南康府救援,一边硬着头皮应战。

清军总兵吴锡光自恃人多,多路齐进,使用炮火猛轰吴城镇。

左七军守军人少不敌。东岸守军率先不支,自毁营垒,乘小船渡过赣江,与西岸守军合兵一处。

吴城镇地势平坦,无险可守。守军所筑营垒简陋,挡不住清军的炮火,只守了一天,就抵挡不住,向建昌方向撤退。

清军早就对繁华富庶的吴城镇垂涎已久,无心追击败军,立马开始大肆抢劫。马锡元、音德布不能禁止,也无力约束部下追击太平军败军。

进攻建昌的清军为陈孚恩的团勇。陈孚恩时年五十二岁,拔贡出身,却精明强干,道光年间便出任军机大臣、刑部尚书。

陈孚恩所练的团勇,虽然比不过曾国藩的湘军,但比起江西绿营等正规军,还要凶悍不少。

绿营、八旗攻占吴城镇,大发横财,团勇十分眼红,也希望攻入建昌城,好抢劫发财。

建昌城内只有五百守军,加上吴城镇的败兵,合计近千人,人数少于团勇。好在守军有城墙可作倚恃,周围民兵营、民兵连亦被动员起来,四处袭扰团勇。

按照清军计划,吴城镇方向的清军主力一旦得手,就要分兵支援建昌。

但清军主力正在大肆抢劫,哪还顾不上建昌的友军。陈孚恩大骂吴锡光、音德布,却也无可奈何。

清军绿营、八旗、团勇等部队互不隶属、败不相救,已成为一项顽疾,屡屡误事。即便是总督、巡抚、钦差大臣,也难以革除这一弊端。

清军争相抢劫,在吴城镇抢完还不满足,又在吴城镇附近的芦潭镇抢劫,耽搁了一天时间。

抢劫之后,志得意满的清军才开始沿修水向建昌进军。

这一耽搁不要紧,吴捷调来各路援军,必欲全歼清军而后快。

喜欢晚清第一枭雄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晚清第一枭雄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