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晚清第一枭雄 > 第180章 一网打尽

晚清第一枭雄 第180章 一网打尽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6:06:45 来源:书海阁

清军后路被切断,统帅马锡元当机立断,决定向西北方向突围。

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前面连战皆败的左七军竟突然变得异常神勇。更要命的是,左七军中竟然装备有先进的洋枪洋炮。

枪炮面前,一切勇气都微不足道。

清军突围不得,马锡元无奈,转而收缩阵营,将六千清军收缩至建昌、涂家埠一线,防止太平军各个击破,一来准备择机突围,二来试图固守待援。

这又是一招臭棋。清军收缩阵线,合军一处,力量大大增强。短时间内,清军是安全了。但这样一来,清军很容易被左七军合围,也失去了分头突围的良机。

左七军二师本来集中兵力在瑞昌一带,预备进攻湖北兴国州。为了歼灭这股清军,吴捷特地将左七军二师调来。

二师两千人长途跋涉近两百里,于第五日下午抵达建昌战场,突然出现在建昌县西北方向。

吴捷也亲临前线,亲自指挥这场会战。

从兵力上看,太平军六千人,清军亦有六千人,双方势均力敌。

但太平军是在主场作战,又有民兵踊跃助战,民兵营连就近运送粮草。

清军久攻建昌不下,又在吴城镇惨败,水师战船损失殆尽,士气十分低落。

右二军凭借战船优势,攻下涂家埠,在此修筑营垒,截断清军粮道。清军士气更加崩沮。

清军主帅马锡元优柔寡断,担心清军强行突围会兵败如山倒,迟迟下不了突围决心,接连向南昌方面求援。

也许,只要他等到南昌方面的援军,就能全军而退,带着部队返回南昌。

吴捷对于强攻敌军亦没有信心,担心会扩大部队伤亡。他的部队多是新兵,虽然装备有先进的火枪,但清军已经构筑了完善的营垒。

自己虽有六千人,但两千水师要负责控制修水江面,要在南岸阻击清军援军,不能分兵进攻北岸的清军。

左七军这边,二师连日急行军,士卒极其疲惫,不能马上投入战斗。算上二师,左七军能用于强攻清军的兵力仅有四千多人。

以四千人进攻六千严阵以待的清军,吴捷着实没有把握。

不久后,间谍来报,清军南昌方面果真派出了援军。吴捷只得抢在援军到来之前发动一波强攻。

清军背水一战,七八座营垒互相支援,左七军连续两日强攻,均告失利,徒增伤亡。但清军亦不得不收缩阵营,龟缩在建昌至涂家埠之间的狭长地带上。

南昌方面派来两千援军,被右二军层层阻击,好不容易到达修水,却无船渡江。因右二军的战船已经牢牢控制修水,清军无法渡河。

马锡元更加绝望。

一时之间,左七军无力吃掉这六千清军,吴捷也十分苦恼。

再过半年,湘军就要打到家门口了。为积极备战,吴捷花费不菲买来许多西式战船。谁知道,这些大型战船连修水都进入不了。

复兴会在九江又是开矿办厂,又是造船造枪造炮,闹了大半年,不说枪炮没能造出来,就连打几千江西绿营都这么困难。

湘军来了,左七军、右二军能挡得住如狼似虎的湘军吗?

至于在建昌这边,指望左七军以少胜多,或者速胜清军是不可能的了。

吴捷不免有些沮丧。他转念一想,伟大领袖教导过我们:“战争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开矿、办厂、造船、公学、医学、造枪造炮……这些事业都是基础性、长久性的事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复兴会在九江全力兴办各项事业,这些举措都没有错,都应当坚持下来。

要怪,只能怪自己思路有问题。对付清军,尤其是对付人数上占优势的清军,还得从民众之中挖掘战争之伟力。

左七军也已经动员了民兵,但只是帮忙护送粮草补给、巡逻放哨。民兵的数量也很有限,起到的作用很有限。

若把附近的百姓都动员过来,好歹也有几千人。要他们干什么呢?他们不能打仗,运粮放哨也不需要那么多人。

不如,挖战壕?对,挖一条深壕,封锁清军!

既然右二军已经切断了清军的粮道,不如严密封锁清军,等他们粮尽,自然不战自乱。

历史上,湘军名将曾国荃屡屡攻克太平军重镇。他的攻城办法非常简单粗暴:先率领一支孤军直迫敌军城下,打死也不撤退。然后开挖深壕,长期围困敌军。

湘军只需顶住敌军援军,保证粮草供应不缺,便能坐困太平军守军。只要城内粮尽,太平军必会不战自乱,湘军也能顺利攻下城池。

曾国荃号称“曾铁桶”,性格非常执拗,认准了的事,决不轻易放弃。曾国藩对他这个亲弟弟,自然是有求必应,在军火粮草上优先供应弟弟。

凭借这种简单、粗暴、笨拙的办法,曾国荃攻无不克,成为攻克天京的头号功臣。

湘军挖掘战壕,往往靠随军的军夫,或者以厚利招募民夫。

复兴会平分田地给百姓,耕者皆有其田。如今敌军侵袭家园,百姓皆受其害。复兴会以义激之,百姓焉能无动于衷?果然,吴捷向百姓许以减租,再经过复兴会的深入动员,附近百姓踊跃过来支前。

在左七军保护下,几千名当地百姓,历时两天,在建昌至涂家埠,挖出一条两丈宽、一丈深的长壕。

清军南临修水,北面深壕,已陷入绝境。只等粮草一尽,必将不战自乱。

吴捷以左七军阻敌向北越过长壕,以右二军阻敌渡河。

清军开始小股小股地投降,吴捷令人向清军营中射出书信,准许清军投降,并保全清军官兵性命。

清军士气更加低落,但统帅马锡元不敢擅自投降,八旗兵统领音德布更是叫嚣死战到底。

当时,太平军执行排满政策,决不允许旗人投降,见一个杀一个。因为洪杨鼓吹满人是狐妖后代,希望借助排满政策争取汉人支持。

清军粮食渐尽,开始杀马取食。他们又拆毁营垒,准备破釜沉舟,与左七军决一死战。

吴捷见清军开始拆毁营垒,知道清军要突围,便传令全军,务要严格把守,不可使一名清军逃脱。

清军准备用营垒木料填塞长壕,从西北方向突围。左七军早有准备,集中火枪火炮对准清军的突围点。枪炮声一响,清军胆寒,转而抱着木料奔向修水。

真是兵败如山倒。就连宁死不降的八旗兵,也纷纷溃散,跳入修水中。

修水水深河宽,普通人难以泅渡。清军中会泅水的人不多,那些不会泅水的,互相争抢木板,企图靠木板游到对岸,却多被修水溺死。

右二军战船在修水中横行无忌,南岸也有水兵来回巡逻。清军就算游到南岸,也多被右二军斩杀。

败军混乱不堪,已经失去理性,成群结队的跳入修水。只有一个疯狂而固执的念头在支撑着他们:也许,我可能顺利浮到修水对面,捡回一条小命。

最后,清军统帅马锡元只得投降,八旗统领音德布自杀。

此役,吴捷俘虏清军四千余人,斩杀一千余人,大获全胜。

喜欢晚清第一枭雄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晚清第一枭雄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