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晚清第一枭雄 > 第184章 花钱赎城

晚清第一枭雄 第184章 花钱赎城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6:06:45 来源:书海阁

7月中旬,复兴会建昌整军结束。吴捷兵分多路,正式开始向外扩张。

一路向东扩张,由左七军军长冯桂芳率领,以步兵第四师为主力,走水路。右二军第三师为其提供船只,运载步兵第四师沿修水进入鄱阳湖,直捣鄱阳湖东岸的饶州府。

一路向北回撤,由左七军参谋长卢波克率领,以步兵第二师为主力,走陆路,以湖北兴国州为目标。

第三路佯攻南昌,由吴捷亲自率领,以右二军一师、左七军一师为主力。右二军一师沿赣江溯江而上,左七军一师走陆路。

吴捷佯攻南昌,带去的兵力并不多,加上水师也不过三千多人。但他在建昌大败马锡元,威名大振。

南昌城位于赣江东岸。对清军来说,欲守南昌城,必守赣江,欲守赣江,必要渡江守卫赣江西岸。

但清军已是惊弓之鸟,虽有上万人马,却丝毫不敢主动挑战。

不仅如此,他们干脆收缩战线,把兵力集中在赣江东岸。

在赣江西岸,竟无清军一兵一卒。

吴捷率军长驱直入,一路畅通无阻,直达南昌郊外的鸡笼山。

南昌城位于赣江东岸,西北濒临赣江,城外一马平川,山峦很少。鸡笼山位于赣江西岸,是一处难得的险要。若清军在此防守,至少也能抵挡一下左七军。

但右二军水师有蒸汽战船,可以控制赣江。清军担心被右二军的战船截断退路,故不敢背水一战。

在水师掩护下,徐琛率一师在南昌城北鸡笼山搭设浮桥,预备在鸡笼山渡江。

太平军水营主帅唐正才善于搭设浮桥。早在1852年,太平军围攻武昌时,唐正才便组织水营官兵修设浮桥,曾在一夜之间搭设一条横跨长江的大浮桥。

该浮桥以铁索做船索,贯以木船,木船上铺设平板,再系以三四千斤重的铁锭。人马走在浮桥上,如履平地。

左七军亦从太平军水营那里学来了搭设浮桥的技术。按编制,每个主力步兵师均编有一个舟桥营,负责遇山开路,遇水搭桥。

负责守卫赣江东岸的清军是临时招募来的练勇。他们见左七军一师搭设浮桥,准备渡江,丝毫不敢抵抗,不战自乱。

清军将练勇部署在城外,把正规军部署在城内,摆明了是要拿练勇当炮灰。练勇也不傻,拿到饷银,未经战斗,便四散奔逃。

清军主力龟缩在城内,任由左七军一师搭设浮桥,不敢出战。看样子,他们已经彻底放弃城外阵地,全靠城墙守卫南昌了。

南昌城墙又高又厚,若想突破城墙,决非易事。按照正常的逻辑,左七军要想攻破城墙,应当挖掘地道,埋设炸药,轰塌城墙。

但南昌西临赣江,东近鄱阳湖,土质松软,地下水位很高。若挖掘地道,很容易渗出水来。

去年赖汉英准备挖掘地道破城,就吃了这方面的亏。当时,江忠源为防止太平军借助城外民居攻城,放火烧毁民居。

赖汉英急忙救火,保住了德胜门外的北兰寺、文孝庙,以两寺为掩护,挖掘地道攻城。

如今,清军为了守城,把仅存的北兰寺、文孝庙全都付之一炬。若左七军要挖地道,只能从远离城墙的、残存的民居里开挖,费时费力。

左七军自鸡笼山渡江,逼近南昌城下,看到的却是一片废墟。

战争的残酷就在于此。一方为了攻城,一方为了守城。城外的老百姓却遭了殃,自家房屋被官军平白烧毁。

真是印证了那句话: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南昌城城高墙厚,易守难攻。若让左七军一师强攻,难免要下一番苦功夫。在新式火炮发明之前,左七军只能依赖传统攻城方式,要么挖地道、埋炸药,要么攀云梯、爬墙头。

不过,吴捷本就不打算攻城,不过是为了虚晃一枪,吸引清军主力。

根据敌工处汇总来的情报,清军已将南昌附近的部队抽调一空,全部集中到南昌城内。饶州府、义宁州、武宁县都很空虚。

吴捷声东击西之策已见成效。

不过,既然到了南昌,也该做点什么。既然要演戏,也要演得真一些。

吴捷释放了一名俘虏,让他向江西巡抚陈启迈送信。信中,吴捷极力炫耀武力,试图恐吓陈启迈。结尾,他笔锋一转,要陈启迈奉送五十万两银子。一拿到五十万两银子,他将迅速撤军,回防九江。

另一方面,吴捷又令人向南昌城内射箭,绑上书信,极力劝降城里的清军,要他们放弃抵抗。

陈启迈没有回信。城内防范甚紧,严禁军民出城,复兴会的间谍也不能向外发送消息。

吴捷有些焦躁,令水师战船向城内发炮示威。

清军不甘示弱,凭城头火炮还击。但他们的火炮都是固定炮位,不能上下左右移动,存在射击死角。

右二军一师战船躲在敌炮射击死角内,接连不断向城内发炮。

水师船炮毁伤有限,但对清军的士气打击很大。陈启迈是江西巡抚,有守卫南昌之责,却毫无守城之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每次开军事会议,同僚、属下都低头不语。前军机大臣陈孚恩,在江西办理团练,一向以“知兵”自诩。

当陈启迈问计于他,陈孚恩都摇头不语,说全赖抚台主持大计。问及属下,文官只会皱眉,武官只会叫嚣与城共存亡。

哼,满城文武,没有一个靠得住的。去年前任巡抚张芾尚能借江忠源守卫南昌。如今江忠源也死了,陈启迈又能找谁去?

难不成,自己的仕途要止步于此?难不成,自己真的要死在南昌?

陈启迈不得不认真考虑“花钱赎城”的事。

以五十万两银子保全南昌,进而保全满城文武大员的乌纱帽,这可是一件划得来的买卖。

但这种事听起来十分荒唐,若被传出去,可是天大的丑闻。

十年前,不列颠皇家舰队兵临镇江,截断大运河漕运,逼迫清廷屈服。当时,扬州官方便派士绅向不列颠人“花钱赎城”,奉送大量白银,不列颠人果然没有进攻扬州。事后,清廷并未追究这件丑事。

南昌难以守卫,“花钱赎城”似乎也不无道理。

陈启迈老奸巨猾,和陈孚恩略微商量,得到陈孚恩的默许,便派马锡元出城和吴捷谈判。

马锡元前番在建昌大败,花十万两银子赎回一条性命。陈启迈认为马锡元是待罪之身,又和吴捷打过交道,故派马锡元和吴捷交涉。

若“花钱赎城”失败,责任都在马锡元身上。若事情成功,陈启迈将妙笔生花,捏造战绩,把功劳都揽到自己头上。

马锡元是戴罪之身,只好硬着头皮出城,面见吴捷,和吴捷讨价还价。

吴捷见陈启迈中计,心中暗喜。他一面让水师加紧炮轰南昌,一面让左七军一师抵近南昌城,摆出不日就要强攻南昌的态势。

陈启迈束手无策,城内清军毫无斗志,只能凭借城头的火炮还击。

不久前,太平军韦俊部攻下武昌,清朝湖北大员死伤无数。这种事,可千万不能发生在南昌。要不然,自己的仕途就毁了,家眷财宝也难保了!

要想固守待援,也不大可能了。咸丰已经下诏,从附近各省调集大军反攻武昌,恐怕抽不出多余的兵力增援南昌。

放眼周围,能增援南昌的也就是湘军和江南大营了。湘军离南昌最近,却正在岳州和太平军大战,分身不得。江南大营离南昌很远,皖南又以沦陷,远水难解近渴。

马的,这年头,各家自扫门前雪。南昌之围,也只能靠自己了。

陈启迈一咬牙,死马当活马医,答应了吴捷的勒索,乖乖奉送五十万两银子。

吴捷拿到银子,言出必行,果真从南昌城外撤军。他本人随右二军一师,沿赣江顺流而下,经鄱阳湖返回姑塘水师基地。

左七军一师在师长徐琛的率领下,自南昌向西进发,先攻占靖安、安义、奉新三县。然后兵分两路,继续西进,攻占义宁州和武宁县。

由于清军主力都在南昌,左七军一师、二师、四师总体进展顺利,都能够按时占领原定目标。

吴捷要他们迅速在新的占领区内建立军政府,开展土改,建立巩固的根据地。

如今已是8月,湘军在岳州打败太平军曾天养部,即将进入长江,逼近武昌。

大战,已经不远了。

喜欢晚清第一枭雄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晚清第一枭雄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