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晚清第一枭雄 > 第202章 痛击朱洪章

晚清第一枭雄 第202章 痛击朱洪章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6:06:45 来源:书海阁

塔齐布派了一千援军到兴国,带队的将领是副手周凤山。

塔齐布是湘军中唯一一个满人将领。满清历来防范汉人,从来不肯轻易地把兵权交给汉人。曾国藩创建湘军,害怕引起清廷猜忌,特意提拔下级军官塔齐布,让塔齐布统领湘军陆师。

湘军战功卓着,塔齐布在三年内由都司升至提督,连升五级。塔齐布也对曾国藩佩服得五体投地,一心要跟着曾国藩挣下更多的功名。

塔齐布升任湖南提督,是湖南绿营军官最高头领。塔齐布这一派湘军,不少大将出身于绿营军官。这些绿营军官大多不是湖南人,如普承尧是云南人,朱洪章是贵州人,毕金科也是云南人。

这里面的情形很微妙。曾国藩重用塔齐布,是为了防止朝廷猜忌他。一旦湘军羽翼渐成,尾大不掉,这些不是湖南人的绿营军官就要靠边站了。

塔齐布于1855年在九江病死,部队由副手周凤山接管。这一路湘军基本没混出什么名堂,很多将领连提督、总兵都没混上。

罗泽南与塔齐布一样,并列为湘军陆师统帅。罗泽南这一路以湖南湘乡人居多,都是曾国藩的纯老乡,混得比塔齐布这一路好多了。如李续宾、李续宜、唐训方、蒋益澧都做到了巡抚,就是萧启江也做到了按察使。

塔齐布派副手周凤山增援兴国。周凤山是湖南人,很早就追随了曾国藩,可惜有勇无谋。

继承塔齐布的部队后,周凤山屡战屡败。特别是江西樟树镇之战,周凤山大败,差点坑死曾国藩。要不是杨秀清急召石达开回京,曾国藩很可能就会死在南昌。

周凤山不足为虑,手底下倒是有一员悍将朱洪章。此公是贵州人,原本在贵州黎平府追随时任知府胡林翼。曾国藩奏调胡林翼帮办军务,朱洪章也跟着到了湖北。

朱洪章非常勇猛,比塔齐布有过之而无不及。可惜他为人粗鄙,为仕途不顺埋下祸根。他在胡林翼帐下违犯军纪,害怕胡林翼惩治,逃入曾国藩帐下。

曾国藩派朱洪章到塔齐布军中效力。朱洪章与毕金科,成为塔齐布最为倚重的大将。塔齐布殁后,这一派湘军逐渐没落,朱洪章又转入曾国荃帐下效力。

朱洪章非常悍勇,一直在湘军中担任敢死队队长。其统带的长胜营,成为曾国荃手下的王牌部队。曾国荃总攻天京时,朱洪章率营第一个冲入天京,当为首功。

但他不是曾国荃嫡系,在吉字营中资历又浅,论功劳竟被列为第三,至死也不过是个总兵。

却说周凤山、朱洪章二人率军来到兴国,州城已被左七军倪云鹏部攻占。二人一边收拢败兵,一边在城北扎下两座营垒。

曾国藩这一派湘军,历来喜欢“结硬寨、打呆仗”,先扎好营垒,立于不败之地,再凭借水师、后勤优势长期相持。一边和守军拼消耗,一边打击来援之敌。

太平军沿江重镇,如九江、安庆、天京,都是这样被湘军攻破的。

这一天,正是11月23日。因湘军云集长江南岸,秦日纲亲自率领一万太平军,自田家镇渡江,支援半壁山。

秦日纲亲自坐镇半壁山,以六千人支援半壁山,四千人支援富池口。

太平军在半壁山战场已有两万人;湘军只有五千人。

兴国州战场,左七军有两千五百人,又有五艘“铁牛”舰;湘军只有一千多人。

战场形势有利于于左七军。周凤山的一千湘军孤立在兴国城北,吴捷决定先吃下这股湘军。

趁周凤山立足未稳,倪云鹏亲率一千人,进攻湘军营垒。

湘军的营盘以坚固保守着称。周凤山虽然只有一千人,却有三百名随军的军夫,已经奋力挖出一道深壕。

这也是曾国藩的小把戏。为了欺骗朝廷,曾国藩并不把军夫记入湘军人数之内。例如,湘军陆师一营应有官兵五百人,军夫一百八十人。军夫这百八十人,并不在五百人之列。

湘军坚守不出,借营垒向外发炮。倪云鹏意在骚扰湘军,并不愿强攻,隔着壕沟向营垒内发炮还击。

双方火炮射程有限、威力也很有限,打炮都打了个寂寞。

相持半个时辰,倪云鹏撤军回城。

才走没多远,湘军朱洪章按奈不住,率领四百部下追击左七军。

朱洪章是贵州人,部下多为清水江一带苗侗子弟,以吃苦耐劳、英勇善战而着称于湘军。这些苗人、侗人自幼习武,同族同乡,誓同生死,作战十分勇猛。

倪云鹏这一千名左七军,虽然没有重炮,却有一百支德莱赛步枪、二十支1854式步枪。

他当即命令部队后队变前队,将火枪手集中到队前,狙击朱洪章的追兵。

早期湘军几乎没有装备洋枪。曾国藩并不喜欢洋枪,最大的原因是洋枪太贵,而且容易坏,不易操作。湘军士兵多出身农民,洋枪的排枪战术对士兵素质要求太高。

曾国藩虽然不喜欢洋枪,却是火炮迷,尤其喜欢西方的洋铁炮、华夏的劈山炮。湘军中就大量装备这两种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洋铁炮原料为熟铁,以新式工艺切削而成,不易炸膛,射程远,威力大。

劈山炮其实就是一种大型“喷子”,重仅五百斤,方便搬运携带,威力远胜洋枪。

倪云鹏以火枪狙击湘军,朱洪章就以火炮轰击左七军。

倪云鹏枪多威力一般,朱洪章炮少威力大。左七军新兵居多,湘军能征善战。

双方隔空射击,一时之间势均力敌。

关键时刻,徐琛派来的一千援军及时赶到。总体上,左七军战斗力胜于太平军,不如湘军。但以两千左七军打四百湘军,还是绰绰有余的。

湘军丢下五十余具尸体,狼狈退回营垒。朱洪章亲自断后,亲兵不断倒下,他却全身而退。

朱洪章在战场上运气非常好。他作战勇猛,往往亲自冲锋。在好几次战斗中,他随身的亲兵都死光了,他却毫发无损。

最惊险的两次,都发生在天京。曾国荃以五万孤军围困天京,李秀成率数十万大军反攻,始终攻不进去。

第一次,太平军发地道轰塌湘军营垒,朱洪章又带着敢死队堵缺口,身边亲兵全部战死。

第二次,曾国荃总攻天京,朱洪章率四百敢死队作第一波突击队。四百人全部战死,朱洪章一人生还。

他在战场上运气好,在仕途上就十分不顺。这从他两次改换门庭,就能看出些端倪。

他在太平军面前运气好,在左七军面前还能运气好吗?

吴捷决心吃掉周凤山、朱洪章这波孤军,令倪云鹏统一指挥左七军两千五百人,围住周凤山、朱洪章。

倪云鹏得到徐琛一千生力军,立即下令乘胜进攻,务必要歼灭周凤山部。

湘军分驻两个营垒,周凤山驻左营,朱洪章驻右营。

左七军两千人,以五百人牵制周凤山左营,以一千五百人围攻朱洪章右营。

朱洪章新败之师,炮弹将尽,抵挡不住左七军的优势兵力。

他自恃悍勇,烧毁营垒,带领部下在左七军重围中左冲右突,竟然冲过了左七军包围,带领两百多个残兵到达周凤山营中。

周凤山紧闭营门,死守不出。

倪云鹏这才得空计算敌我伤亡,计得湘军尸首一百四十人。

算上军夫、原先守城的败兵,湘军共计约一千五百人。左七军得一百四十湘军尸首,加上重伤、逃亡的,湘军战损比已经超过百分之十。

左七军亦亡八十七人。

倪云鹏记得清楚,吴捷在教导队中讲过战损比。一般来说,战损比超过百分之十,就属于重大伤亡,部队战斗力将锐减。

这波湘军已无还手之力,只有被动挨打的份了。

湘军主帅塔齐布,此时亦面临着一道生死选择题:要不要救兴国呢?

兴国关系湘军陆师粮道。部下周凤山、朱洪章处境不妙。论理,塔齐布应该再度派兵救援。

曾国藩曾评价塔齐布:“军中每言肯携带弱兵,肯临阵救人者,前惟塔齐布,后惟李续宾。大勇却慈祥,论古略同曹武惠;至诚相煦妪,有章曾荐郭汾阳。”

从个人角度,塔齐布是极想派兵救援周凤山的。

可他手下只剩两千五百人,周围有八千太平军虎视眈眈。半壁山那边,罗泽南仅两千六百人,亦与万余太平军对敌。

若求稳健,塔齐布应当全军撤退,回救周凤山。可这样一来,半壁山的罗泽南势更孤立。

塔齐布犹豫不决。

喜欢晚清第一枭雄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晚清第一枭雄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