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晚清第一枭雄 > 第209章 积极备战

晚清第一枭雄 第209章 积极备战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6:06:45 来源:书海阁

一个月前,吴捷指挥右二军在田家镇附近江面与湘军水师大战。右二军在水战中占据上风,但无益于整体战局。

太平军在田家镇败局已定。田家镇之后,湘军的下一个目标就是九江。届时,复兴会将不得不全力与湘军决战。

吴捷运筹帷幄,指挥若定。

首先,集中兵力,准备迎战。

水战之后,吴捷立即带战时司令部返回九江,再次调兵遣将,全力备战。

为准备九江之战,湘军倾巢出动,又从湖南调来万余新军,水陆军达到两万余人。

吴捷也竭力抽调兵力,争取在九江之战中抢占主动。

左七军各师可保留一团兵力,用于防守各自辖区。其余兵力全都集中到九江附近,由复兴会集中统一指挥。

除此之外,复兴会还需分兵固守中兴公司、姑塘水师基地两大要点。

城外各学堂、工厂、农业讲习所等,全部进入战时体制,或迁入九江城、中兴公司、姑塘水师基地,或迁至远离战火的饶州府。

右二军相对集中,主要部署在姑塘水师基地、九江江面。

左七军在江北留有一团兵马,约两千人,主要负责在湘军背后打游击。

兴国一带,二师三团团长王铮率领两千人马,会同太平军胡万智部,坚持在敌后打游击,吴捷授予其独立师的番号。

二师师长倪云鹏负责保卫中兴公司,手下有三千人。

三师师长雷振邦负责守卫九江府城,手下有三千人。

姑塘水师基地由右二军复兴委员张允华负责守卫,抽调右二军两千人、各式战船数十艘。

吴捷亲自坐镇九江,手下还有水陆军一万六千人,作为机动兵力对抗湘军。

其中,陆军一万两千人,由左七军军长冯桂芳统领,一师师长徐琛作前敌统帅;水军四千人,由右二军军长史潘西统领,参谋长崔克作前敌统帅。

吴捷特别强调,攻守态势并非一成不变。譬如倪云鹏以两千人守卫中兴公司,假若湘军不来围攻中兴公司,倪云鹏即可转守为攻,分出兵力加强其他地方。

除复兴会的兵力外,太平军石达开坐镇湖口,是此次九江之战的总统帅,属下有两万精兵。

秦日纲、陈玉成两位太平军大将,退守安徽宿松、太湖,拥有两万残兵,从江北威胁湘军后路。

罗大纲坚守小池口,在小池口、梅家洲有一万兵马。

就人数而言,太平军是胜过湘军的。

第二,建立水师优势。

湘军之所以能够迅速突破田家镇天险,主要靠水师。

陆师罗泽南、塔齐布在半壁山、富池连战多日,死伤惨重,却进展不大。

彭玉麟、杨载福两位水师大将出其不意地熔断铁索,深入敌后,烧毁太平军战船、辎重,一举打破战场僵局。

此时的湘军水师,共有大小战船两百四十余艘,各类辎重船两百二十余艘,水兵五千余人。

与田家镇一样,九江紧临长江,又背靠鄱阳湖。若想守住九江,必须水陆联防。若想夺取战场主动权,必须建立水师优势。

复兴会右二军中有铁牛舰十二艘,另有其他老式蒸汽战舰四艘、西式帆船四艘。这二十艘战船,是复兴会水师主力战船,全部归属右二军一师。

一年来,姑塘造船厂开足马力,生产出十四艘铁牛舰,其中两艘卖给了太平军大将林启荣。造船厂的蒸汽机库存即将告罄,造船厂不得不自行研制蒸汽机,造船速度进一步放慢。

1854年6月29日,满清官员、上海道台吴健彰与英、美、法三国领事达成协议,由英国人威妥玛、美国人贾流意、法国人史亚实为司税,组成关税管理委员会。

从此,上海海关行政管理权落入外国侵略者手中。外国侵略者也开始转而立场,从“严守中立”变为“勾结满清”,开始帮助满清镇压国内反叛力量。

在上海,洋人直接下场,帮助清军镇压小刀会起义军。各国公使严禁本国商人售卖武器给太平军。同时,清军从广东调来红单船,严密封锁长江下游航道。

复兴会从上海采购蒸汽机、武器等,变得越来越困难。

湘军兵临九江城下,右二军只有二十艘主力战舰对阵湘军水师。

为对付湘军水师,太平军翼王石达开已在安庆设置造船厂,日夜不息仿制湘军战船。

姑塘造船厂制造蒸汽战船有困难,但制造普通战船还是很在行的。吴捷亦下令姑塘造船厂赶制战船,尤其注重仿制湘军“三版”小船。

三版船小轻便,可在江上行走如飞,冲锋时速度并不比蒸汽战船慢。反正右二军二师、三师水手多的是,可以让他们充当三版水手。

幸亏复兴会占据有南康府、九江府、饶州府等地。此三府位于赣北,赣北多山区,山区多产巨木,可作造船木材。赣北靠近长江,境内多大江大河,可以方便地运输木材。

得益于赣北的木材,吴捷得以在姑塘、石达开得以在安庆大造木船。顺便提一嘴。历史上,太平军自江西兵败后,失去木材来源,无法造船,也就无法重建水师,最终败于湘军之手。

再次,完善指挥通信。

为方便战时指挥,促进信息流通,复兴会花了三个月功夫,终于赶到11月底,建成一个小型的电报通信网。

复兴会以九江为中心,向中兴公司、姑塘水师基地、南康府城架设电缆,组成一个小型有线电报网,从此可以方便地在三地传递信息。

有线电报已于1835年,由米国人摩尔斯发明。1844年,有线电报正式商用,在各国飞速发展。

华夏保守势力顽固,一直以破坏风水等理由拒绝引进有线电报。

1871年,霓虹国进犯我国台湾。时任钦差大臣沈葆桢向清政府申请架设福州到台湾的电报线。后来台海局势缓和,该线路刚开始建便被搁置。

1877年,丁日昌因列强觊觎台湾,申请在台湾建立电报网。因经费不足,丁日昌只修了台湾府至旗后港的一段,全长47.5公里,却是华夏第一条自己建造、自己掌握的电报线。

旗后港即高雄港,日人占据台湾后,将旗后港改为高雄港,其名称沿用至今。

有线电报原理很简单:使用铜线作导线,以通电、断电作信号,与现代计算机二进制信号类似。再以信号编码汉字,使用电报机接收、发送信号,编绎信息。

吴捷在九江建立有线电报网,顺便也将华夏有线电报史提前了22年。

最后,全域转入战时体制。

复兴于1853年10月到达九江。从那里起,吴捷便大力经营九江,以现代政府组织模式建立军政府-民兵营-民兵连三级政制。

当时华夏有四亿五千万人口,但论GDP,华夏并不比欧美列强弱,甚至能进入世界前列。

**无能的满清政府,就是一个徒有其表的纸老虎,既不能从经济中汲取税收,也不能有效地组织民众,最终在列强的打击下一败再败。

譬如,道光以前,京师每年需要东南各省通过京杭大运河输送粮米六百万石。东南各省实际征收一千四百万石粮。多余的八百万石,除了供养大河运沿线漕丁,都进入了各级官员的腰包。

再譬如,满清实行食盐专卖,但没有能力亲自组织买卖食盐,便将食盐专卖委托给盐商。盐商垄断利润,抬高盐价,逼得百姓不得不冒险走私私盐。

捻军头领张乐行,便出身于私盐贩子。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当时,华夏已经鼓吹洋务三十余年,颇受列强认可。霓虹国于1871年开始明治维新,血腥镇压国内武士起义,终于建成现代政府。

战争中,满清每每被动,民间虽有余财,但政府组织落后,不能充分挖掘国内战争潜力。霓虹国经济总量远低于满清,却能高效收税,又发行战争债券募集资金,日人百姓踊跃认购。

最终,霓虹以蕞尔小邦,战胜了庞然大物般的满清,从此夺取东亚话语权,得到西方认可。

与此类似,复兴会虽然仅占有江西九江府、南康府、饶州府三府十余县,人口、经济、物产有限,但只要政府组织得力,便能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除了建立军政府,提高组织效率外,吴捷还着力通过各种措施,统战各种力量。

农民自然不必说,复兴会平分土地给农民,他们举双手拥护复兴会。中兴公司亦雇佣了大量农民,改善了农民生活。

四大学堂共有在籍师生两千余人。学生毕业后,复兴会为其提供工作,在左七军、右二军、军政府、中兴公司中任职。

就连大部分原九江地主,也都支持复兴会打击湘军。复兴会没收地主土地,以工厂股份作为补偿,每年定期给地主分红。一些开明地主甚至进入了各类工厂董事会,跻身工厂管理层。

复兴会得到各阶层的支持,军政府采用现代组织架构,可以从各个领域动员、汲取力量。

湘军大军压境,复兴会也做好了开战准备。

喜欢晚清第一枭雄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晚清第一枭雄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