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晚清第一枭雄 > 第215章 示弱于敌

晚清第一枭雄 第215章 示弱于敌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6:06:45 来源:书海阁

九江煤港是一处较大的港口,除了供应燃煤外,还为右二军提供修缮、保养战船,补充给养等服务。

右二军在九江煤港常驻五百守军,负责人为港口主任,名叫韩汶,湖南岳州人,船户出身。

1月5日晚上十时,九江煤港收到战时司令部的紧急军令,要他们连夜拆卸港口内的修船设备,交与右二军第三师。

港口主任韩汶询问前来传达命令的司令部参谋,那参谋也毫不知情,不清楚司令部此举意欲如何。

6日上午,守军又收到一道奇怪的军令,让他们提高警惕,防备湘军水师进攻。军令又说,若湘军水师过来进攻,九江煤港不必死守阵地,可相机向姑塘水师基地撤退,但不能不战而退。

韩汶猜测,前天右二军挑战湘军水师失利,损失了一艘铁牛舰。全军对此议论纷纷,士气也很受打击。十有**是,右二军准备放弃九江煤港了。

上头既然有心放弃九江煤港,何不直接让基地守军撤退呢?为何要特意强调不许不战而退呢?

上次,湘军水师进攻瑞昌煤港,左七军倪云鹏部可是过来支援了的。假若湘军水师进攻九江煤港,左七军还会过来支援吗?

韩汶有很多疑问,却不知问谁好。他是复兴会员,复兴会员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上级命令,决不允许质疑上级命令。

6日,九江煤港五百守军忙了一天,总算把港口设备交付给了右二军第三师。韩汶又检查了一遍水雷、岸炮,叮嘱部下提高警惕,防备湘军偷袭。

部下问起他时,他只是嘿嘿一笑,说道:“瞎问什么,吴司令神机妙算,有他坐镇九江,咱们还打不赢湘军吗?”

提起吴捷,不管是左七军还是右二军,官兵上下都对其敬若神明。只是,大家明显感觉到,吴捷最近不太露面了,对湘军作战很不积极,似乎有些恐惧湘军。

以前,吴捷带着左七军打清军绿营,不管是在镇江,还是在扬州,还是在建昌,吴捷都敢调集大军,快速和清军决战。

但这次九江之战,吴捷显得特别“谨慎”,迟迟不肯调集大军迎战湘军。

这一次,上头传令拆除九江煤港设备,是摆明了要放弃九江煤港。五百守军心底颇感凄凉,有一种被抛弃了的感觉。

可在左七军、右二军,军令如山,谁也不敢违抗。港口韩汶主任带头坚守煤港,谁敢说个不字?

1月7日,湘军水师集中两百艘战船,前往袭击九江煤港。

在湘军水师大将中,彭玉麟主张先克煤港,再攻水师,稳扎稳打。

李孟群则主张先协助陆师攻下小池口,再移师九江,配合陆师进攻九江。

杨载福则主张扬帆下行,封锁湖口江面,将右二军战舰堵在鄱阳湖内。

在以上策略中,彭玉麟最保守,杨载福最激进,李孟群最中庸。

湘军水师原本有多位大将,但水战比陆战危险,前期褚汝航、夏銮等大战先后战死,至此剩李孟群、彭玉麟、杨载福三位大将。

李孟群不是湖南人,又有进士出身,在湘军水师中颇受排挤。

杨载福作战勇猛,但他出身行伍,读书不多,走的是武官的路子。

彭玉麟自幼读书,擅长画梅,为人刚直,走的是文官的路子。湘军水师创建时,彭玉麟出力甚大,相关水师制度多由其一手制定。

曾国藩对彭玉麟最为倚重,这次也照例采用了彭玉麟的观点,令湘军水师先行进攻九江煤港,切断右二军铁牛舰燃煤供应。

上午十时,湘军水师李孟群统带着前队抵达九江江面。出人意料的是,右二军并未派般迎战。李孟群心中欣喜,看来,右二军上次损失了一艘铁牛舰,着实被湘军水师打怕了。

李孟群令人在上游释放饵船,饵船来自“购买”来的民船。军队向百姓买船,自然不会照价购买。

实际上,湘军水师只付出了很少一部分钱,便向百姓强行购买到二十来艘民船。此事引起民愤,百姓跑到湘军水师大营前告状。

曾国藩闻讯大怒,捉拿负责买船的粮台军官。粮台军官两手一摊,告诉曾国藩水师已经欠饷,自己拿不出钱来买船,只得以极低的价格从百姓手中“劝”买船只。

曾国藩无可奈何,要怪只能怪自己,谁叫自己不是总督、不是巡抚呢。自己没有实权,也就筹集不到足够的军饷。粮台无钱,哪能足额购买民船?

太平军来时,要劫掠民船充实水营。他们看不上这些民船,允许百姓保留这些民船。

官军来了,连这些民船也不庭,依然要强行征用民船。

太平军劫掠民船,还许下承诺,说打完仗就归还。湘军强行征用民船,竟然是要用民船作自杀式扫雷。

两军交战,改旗易帜,遭殃的始终是普通老百姓。

湘军水师使用民船排雷,眼看一艘艘民船顺流而下,流经九江煤港,却只有寥寥几个水雷爆炸。

原来,因为右二军非常“狡猾”,根据水深布设水雷。普通民船吃水太浅,船底触碰不到锚雷触角,也就不能触发水雷引信。只有那种体型较大的民船,才能触发九江煤港附近水域里的锚雷。

李孟群甚是焦躁,以重金招募善于泅水的敢死队员下水侦察。

此时正是1月,天气严寒。敢死队员每人先领取二十两赏银,然后喝上几口烧酒暖暖身子,最后一头扎进冰雪刺骨的长江中。

右二军这边,看见湘军泅水后,使用1854式步枪狙杀湘军敢死队员。

第一波十名敢死队员,七人冻死、溺死、中弹而死,仅三人生还。

三名敢死队员告诉李孟群,右二军的水雷使用石头作锚,将水雷沉入江底。石锚与水雷之间,由一根铁链牵引。

水雷为圆球形,上有五根触角,可从各个方向接触船底,从而触发引信。水雷触角距水面一至两米,正是湘军战船的吃水深度。

李孟群从战船中找到一艘遭到损坏的辎重船,让它充当饵船,顺流而下,果然触发了一枚水雷。

李孟群找彭玉麟、杨载福商量,决定制作大木排,在木排下密布竹杆,以便排雷。

为节省时间,彭玉麟决定指挥后队在九江煤港上游五里处登陆。此处没有水雷,守军略作抵抗,湘军水师顺利登陆。

湘军大队人马在上游登陆,兵锋直指九江煤港。

煤港主任韩汶心中万马奔腾,以他那五百水兵,怎能挡得住如狼似虎的湘军水师。

幸好,一支左七军过来阻击湘军登陆兵。这部左七军人数较少,只有五百多人,阻击较为无力,未对湘军造成威胁。

湘军水师站稳脚跟,正要试图歼灭这股左七军,却又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撤向了九江煤港。

在湘军面前,左七军就像一只泥鳅,抓也抓不到,吃也吃不到。

煤港主任韩汶只有五百水兵孤守九江煤港,这些水兵多是后勤兵,战斗力一般。见左七军五百人来援,甚是高兴,连忙追问援军大队在哪里。

得知只有五百援军,韩汶甚是沮丧。这时,战时司令部又来了军令,要韩汶坚守煤港一天,能守住一天,便是大功,便是胜利。

湘军登陆兵进逼九江煤港,离港口仅有二里。时近傍晚,彭玉麟下令在扎营。

当晚,煤港内的五百左七军决定趁黑劫营。

煤港主任韩汶十分不解,急忙劝告同袍,说己方人少,何不在煤港固守待援呢?

左七军方面,由一名二师的营长负责。他说,自己接到了命令,要他们晚上过去骚扰湘军。又说,上级特意强调,我方不必与之死战,只需在营前呐喊发炮即可。

当夜,左七军到湘军登陆兵中劫营。湘军早有准备,左七军无功而返。

晚上,湘军近在眼前,韩汶辗转难眠。在这场规模超前的战争中,左七军和右二军都显得过于保守,一味退让。

左七军有上万精兵,有重炮,有1854式步枪,足以与湘军一战。

湘军登陆兵只有两三千人,又是水兵,缺少重武器。他们背水结营,一半在船上宿营,一半在岸边宿营。

假若左七军派来五千精兵,不说全歼湘军登陆兵,至少也能把他们赶入江中。

还有,右二军有铁牛舰,有千吨蒸汽战舰,还有几十艘蚊炮船,何不集中全军,与湘军水师决战呢?

韩汶百思不得其解。

可是,他又陆陆续续感到,似乎有一双隐藏的大手,在牢牢地掌控着战局的发展。

即便是韩汶这样的中下级军官,即便是九江煤港这样的普通军事单位,也被这双隐形的大手推动着、保护着,在这场战争中发挥出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喜欢晚清第一枭雄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晚清第一枭雄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