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晚清第一枭雄 > 第236章 骑兵出击

晚清第一枭雄 第236章 骑兵出击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6:06:45 来源:书海阁

湘军以木板作防盾,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抵御左七军的炮火。若遇到壕沟,又可把木板搭在壕沟上,充当临时桥梁。

敢死队第一波袭击,使用肉身排雷,阵地上到处散落着敢死队员的断臂残肢。湘军看着同袍的尸体,心里又是恐惧,又是仇恨,躲在木板后面缓缓前进。

这倒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左七军对付厚木板,亦无良策,只能使用迫击炮轰击。

迫击炮弹道弯曲,可落在湘军木板后面,杀伤木板后面的士兵。步枪打在木板上,威力顿减,又无法瞄准敌人,纯粹是浪费子弹。

湘军借助木板,一边躲避枪炮,一边向前推进。

冯桂芳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迫击炮主要用来打击暴露步兵,湘军躲在木板后面,有效地减少了伤亡。

任由这样发展下去,湘军迟早会逼近左七军的阵地。

摇旗垄一带,两军阵地犬牙交错,相距最近处不过一里。

左七军阵地后,右二军、民兵、百姓仍在挖掘壕沟,傍晚前即能到位。可不能让湘军逼近阵地,就是把前线部队打光,也要坚持到傍晚。

冯桂芳下令停止炮击,更不得擅自开枪,转令骑兵出击,冲击这波湘军。

骑兵师是左七军的机动部队,行军打仗,往往充当全军先锋。遇到大的战事,则配属各个步兵师,提高部队机动能力。

这次九江之战,骑兵师亦被分散,编入各支部队。桑家畈、摇旗垄一线,战斗最为紧要,编配骑兵师一团两千人,由师长周洋亲自率领。

骑兵师师长为周洋,捻子出身。捻子反复无常,曾在田家镇犯上作乱。吴捷始终没有完全信任周洋,派亲信姜铖担任骑兵师复兴委员。分散骑兵师,也有提防捻子叛乱之意。

至于周洋本人,眼见复兴会如日中天,也愿意死心塌地追随吴捷。他一直盼着在战场上建立大功,好为骑兵师正名。这一次,他亲自率领五百马队,穿过阵地,向湘军进攻部队冲击。

此举颇出湘军意料。自左七军进军梅家洲,切断罗泽南军退路以来,他们一直采取守势,集中精力挖掘战壕,依托防御阵地阻击湘军突围,很少越过阵地主动出击。

在湘军印象里,左七军与洋人有些类似。他们火器先进,但战斗意志不坚。只要能破除左七军火器,就能大败左七军。以木板、土袋躲避左七军的枪炮,虽然难看,倒也行之有效。

湘军的骑兵本就不多,又被左七军地雷炸死炸伤无数。眼见左七军骑兵上前冲击,湘军也不甘示弱,拼凑骑兵,上前迎敌。

隔着一百多米,湘军骑兵首先发难,向左七军骑兵射来一阵箭雨。

“扑通扑通”,左七军骑兵接连中招。周洋扭头一看,有二三十个骑兵落地。湘军射箭时,左七军骑兵或伏在马上,或藏在马身一侧,马伤多于人伤。

但前马一倒,后马避让不及,便会踩伤前面的,自己也可能绊倒。一时之间,队形稍显混乱。

周洋眉头一皱,吹出一声凄厉的唿哨。这个信号的意思是:军官向我靠拢,带头冲锋。

军官带头,左七军骑兵士气大震,重新稳住阵脚。两军骑兵只剩五十米了。周洋掏出左轮手枪,向湘军骑兵射去。

枪声一响,便是开火信号。冲在前面的十来个营以上军官,纷纷掏出手枪,一口气打光六发子弹。左轮手枪的威力、射速,可比弓箭强多了。

湘军骑兵人仰马翻,损失更为惨重。

倏忽之间,两军骑兵相接,展开厮杀。左七军人马强盛,湘军为了活命不顾一切。一时之间,两军打得难解再分。

趁着这个功夫,湘军步兵继续搬运木板,向阵地前推进。

无奈之下,冯桂芳把最后五百骑兵投入战场,试图压倒湘军。

湘军那边也不甘示弱,派出一千马步兵上前支援。

两军交织在狭小的摇旗垄战场上,展开了白刃战。

冯桂芳陡然醒悟过来:中计了!两军纠缠在一起,左七军的枪炮就没法施展了!论白刃战,左七军恐怕不是湘军的对手!

最多到傍晚,左七军阵地后的壕沟就能掘成。只要有壕沟,左七军不必浪费一枪一弹,就能全歼湘军。现在,左七军只需采取守势,防止湘军突破阵地,犯不着上前与湘军纠缠。

想到这,冯桂芳下令1854式重炮开炮,轰击敌后营垒,准备掩护骑兵撤退。

然而,两军焦灼在一起,左七军就是想撤退也没那么容易。湘军步兵仍在稳步推进,有的地方,步兵已经抵达左七军第一道防线,和阵地上的左七军展开了白刃战。

湘军又打到家门口了。周洋又急又气,不顾上峰的撤退命令,坚持留下来和湘军厮杀。他说:

“此次湘军倾巢出动,成败在此一举,再往后退,若被湘军突破了阵地,冲出了壕沟,就前功尽弃了!湘军刘腾鸿尚能躺在担架上冲锋,我辈连刘腾鸿都不如吗!”

说罢,周洋违抗军令,率领骑兵在湘军中间左冲右突,一会儿和湘军骑兵对砍,一会儿绕到湘军木板后面,砍杀躲在木板后面的湘军步兵。左七军骑兵士气大震,一千人马在阵前纵横驰骋,把湘军进攻部队冲得七零八落。

湘军罗泽南见周洋所向无敌,忍不住为他叫好,问左右道:“那个骑枣红马的贼酋骑术精湛,刀法凌厉,是个英雄。他叫什么名字?”

左右告诉罗泽南,说此人正是左七军骑兵头目,名叫周洋,原是个捻子。

罗泽南冷笑道:“有首诗作得好,‘天朝一统四十二里半,文武各官三百六十行’。长毛贼最喜粗鄙无知识之人,每慰抚而任用之。

“都说吴捷神通广大,有抚夷之才,其实不然。办大事以用人为第一要着,吴捷提拔捻子作统将,可知他并不懂得用人之要,亦不晓得驭将之术。

“左右,给我备马。我且上阵会一会这周洋,挫一挫这长毛贼的锐气!”

后世论湘军悍将,以罗泽南排第一。

罗泽南出身穷苦,从小历尽艰难,却天资聪颖,好学不倦。18岁时,罗泽南的母亲去世。此后十年,他先后失去了兄嫂、祖父和三个儿子等9位亲人。

罗泽南自己体弱多病,腰背酸痛不休,家贫不能买药。妻子因接连丧子,悲伤过度,双目失明,耳朵重听,疾病缠身。

罗泽南家贫,无力应考,自十九岁时便开始开塾讲学,教学长达28年。

他自己仅是附生,连举人都算不上,学问却很高,教学不仅讲科学应试之道,还传授“六艺”,重视经世致用之学。

罗泽南先后培养出王錱、李续宾、李续宜、李杏春、蒋益澧、刘腾鸿、杨昌濬、康景晖、朱铁桥、罗信南、谢邦翰、曾国荃、曾国葆等高足。

太平军兴,罗泽南办理团练,帮助曾国藩创办湘军。这些高足大多成为罗泽南军中的军官,很多人都成为湘军名将。

年轻时的艰苦使罗泽南磨炼出百折不尧的性格。国家内忧外患,儒家学术理论无力应对这种乱局。罗泽南偏偏不信,以书生带兵,誓要平定长毛,中兴华夏。

眼见罗泽南要披挂上阵,底下一员大将立马阻拦,叩首道:“何需老师出面!学生情愿上阵,为刘峙衡报仇血恨!”

说话的人便是罗泽南手下大将蒋益澧。刘峙衡即刘腾鸿,已经战死。蒋益澧与刘峙衡即是同乡、同袍,又是同学,誓同生死。

蒋益澧是罗泽南军中第二号大将。他与李续宾一向不和,而李续宾是罗泽南头号大弟子,与罗泽南形影不离。

为避开李续宾,蒋益澧自请出将,远离罗泽南大营,一直在摇旗垄前线与左七军对峙。

罗泽南大喜,问蒋益澧道:“咱们还有多少兵马?”

蒋益澧说道:“前线有两千人,正在与敌军交战。算上军夫,营中还有三千人。”

罗泽南捋捋胡须,对左右说道:“传令下去,让李续宾分出一千人马来援,让后方的唐训方也分出一千精锐,齐聚摇旗垄。芗泉,你再带两营一千人马,投入战场,会一会那个周洋。”

芗泉即为蒋益澧的字。

蒋益澧走后,一员大将把罗泽南拉到一边,小声说道:“老师,咱们的地道即将掘成。何不让将士们留在营里养精蓄锐,趁天黑后再钻过地道,反杀长毛贼?”

喜欢晚清第一枭雄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晚清第一枭雄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