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晚清第一枭雄 > 第279章 战端从樟树镇开启

晚清第一枭雄 第279章 战端从樟树镇开启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6:06:45 来源:书海阁

2月10日,吴捷调集一万五千大军,水陆并进,正式拉开南昌之战的序幕。

战争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顺利。战局变化很快,吴捷原有的部署很快便被打乱。

左七军、右二军一共不到四万人。赣西冯桂芳领有一万,赣东卢波克领有五千,九江留有三千。除此之外,各地还需留足防军。

吴捷一共抽调一万五千生力军,用于围攻南昌。南昌附近共有湘军一万人,绿营、团勇共一万余人。

本来,在105mm榴弹炮的加持下,吴捷是有把握夺下南昌的。但很快的,敌军从各个方面增援江西,吴捷不得不分兵支援,一万五千生力军很快便只剩下一万人。

南昌之战还未正式打响,清军援军已经开始陆续进逼江西。

湘军普承尧、曾国华统兵五千,自湖南平江杀入赣西南昌府。

湘军刘长佑、萧启江统兵五千,自湖南浏阳杀入赣西袁州府,目标直指萍乡。

广东五千绿营装备精良,自广东嘉应州进入赣南赣州府。

南昌太过重要,一旦南昌方面有战事,清廷必会调集重兵支援。这是清廷方面的优势。他们还是华夏正统,统治区较大,可以调集全国资源对抗太平军。

吴捷暗自庆幸,幸亏自己没有提前进攻南昌,为开发大冶铁矿、萍乡煤矿、赣州稀土矿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若是一开始便急着进攻南昌,敌人必会像现在这样,像一只疯狗,疯狂增援南昌。这样一来,萍乡煤矿、赣州稀土矿都无从谈起。

众将始知吴捷庙算千里,对他更加佩服有加。

清军南路援军为绿营,装备虽好,战力最弱。吴捷原本派太平军大将黄文金、周庭森经略抚州府、建昌府。

此刻左七军兵力不敷,吴捷只好改派黄文金、周庭森南下赣州,务必堵击广东绿营。赣州有一千左七军,专心守卫稀土矿。加上矿里的工人自卫队,赣州稀土矿足以自保。

两路湘军援军,共有一万人。

刘长佑、萧启江所部所部五千人继承自江忠源的楚勇,战斗力最强,对左七军威胁最大。他们的进军方向就在萍乡,目标遥指萍乡煤矿。

普承尧、曾国华所部五千人继承自塔齐布的湘军,战斗力一般,掺杂有不少湖南绿营官兵,战斗力相对较弱。

赣西方向由冯桂芳指挥,他手下一共才一万人,需要防卫南昌府、瑞州府、南安州、袁州府、吉安府五处地方,还得顾及萍乡煤矿、赣州稀土矿,兵力相当吃紧。

吴捷无奈,只得拨给冯桂芳六千水陆军,加强赣西防线。冯桂芳主要担任两项任务,一来阻止湘军援军与南昌守军会合,二来确保萍乡煤矿、赣州稀土矿安全。

相比南昌而言,吴捷更在乎萍乡煤矿、赣州稀土矿。他宁可推迟进攻南昌,也要保住以上两个矿藏。

吴捷只剩九千人,以九千人进攻南昌,吴捷更感吃力。他飞书赣东方面的卢波克,要卢波克率领五千左七军从东翼进攻南昌。

卢波克正在稳步推进,全力进攻南昌东南重镇、抚州府城。这一带由湘军大将李元度防守。卢波克仗着人多、火炮精良,步步紧逼湘军。李元度也甚是悍勇,寸土不让,防守意志甚是坚决。

赣东战局总体稳定,左七军处于进攻态势,湘军颓势已显。

倒是赣西战局相对吃紧。

刘长佑的湘军战斗力较强,正在猛攻萍乡。

普承尧这一路湘军虽说战斗力一般,但副将曾国华是曾国藩的弟弟,年轻气盛。为了营救哥哥,曾国华作战甚是拼命。

曾国藩也听从了刘蓉、周凤山的建议,让周凤山率领四千人,在临江府展开攻势,试图接应刘长佑、普承尧两部湘军。

赣西压力日增,吴捷甚感被动。他原本要进攻南昌,可敌人似乎料准了他的心思,把主力投向了赣西方向。

一旦赣西有失,萍乡煤矿、赣州稀土矿危矣。三股湘军也有可能合流,汇合成一股强大的力量,从根本上危及复兴会在江西的统治。

吴捷手上只剩九千人。怎么办?以九千人进攻南昌?还是分兵支援赣西?

进攻南昌,需要冒很大的风险。万一攻不下南昌,湘军刘长佑部、普承尧部有可能突破赣西防线。一旦他们与周凤山合流,再杀个回马枪,南昌城外的左七军就危险了。

分兵支援赣西,固然是一种稳妥的做法。但吴捷兴师动众讨伐南昌,还没开始攻城,就被湘军牵着鼻子走,未免过于被动。

而且,分兵太少,则于赣西战局无关痛痒。分兵太多,则无力进攻南昌。

吴捷认为,赣西将是湘军与左七军交战的主要战场。两军将长期在赣西、湘东南一带征战不休。

但南昌就不一样了。赣西是条线,南昌是个点。一旦左七军拔除南昌,就如釜底抽薪,将逆转整个江西战局。

所以,吴捷更倾向于留兵进攻南昌。

正在他犹豫间,一件意想不到的意外发生了。萍乡煤矿向外运煤,与九江航运公司签订有协议,委托航运公司的船只对外运煤。

九江航运公司是中兴公司的下属子公司,本身也没有那么多船运煤。但是,大量民船自愿缴纳保证金,注册在九江航运公司名下。运力不足的问题迎刃而解。

民船之所以愿意投靠航运公司,主要是为了躲避厘金。

曾国藩为了解决湘军军饷问题,在各地擅自建立厘金局,向来往商人收缴厘金。这是曾国藩与原江西巡抚陈启迈交恶的重要原因。

厘金为害甚巨,严重抑制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譬如,湘军在江西境内设卡抽厘。开始时,厘税为百分之一,即货物价值的百分之一。发展到后面,可以达到百分之五。

而且,这个厘卡抽完税后,下个厘卡还要继续抽税。假如通过四个厘卡,以百分之五税点来计算的话,四个厘卡就是百分之二十的税点。

如此高的税点,对于商业经济来说无异是毁灭性的灾难。相反,外国货物入境时,洋人把守海关,刻意维持低税率,方便洋货倾销。而且,条约明确规定,厘金制度不适用于进口洋货。

这个罪恶的厘金制度,是清军江北大营帮办雷以諴创办的。曾国藩为了筹饷,大力推广厘金制度,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厘金制度使得地方督抚掌握了较大的财权,中央失权,外重内轻局面逐渐凸显。日后军阀割据,厘金更成为军阀须臾不可或缺的财政来源。

直至1931年,民国政府才取消了厘金制度。

民船挂九江航运公司旗号,是一种一举两得的行为。航运公司解决了运力不足的问题,民船也得以避开湘军的厘金重税。

湘军对此也无可奈何。航运公司对外宣称中立,旗下船只可以与官军做买卖,卖给官军茶叶、燃煤、食盐等紧缺货物。

由于右二军已经占领了吴城镇,封锁了赣江入鄱阳湖的河口。官军需要航运公司接济物资。

随着越来越多的民船注册在九江航运公司旗下,湘军的厘金收入大减。随着周凤山前出临江府,湘军也开始试探着向航运公司的船只征收厘金。

当时,萍乡煤矿向外运煤,有武装船只护航。

袁河这一段,自芦溪镇至樟树镇,由两艘1855式炮艇交替护航,一来防备水寇,二来防备官军。

赣江这一段,从樟树镇至吴城镇这一段,由两艘铁牛舰交替护航。

樟树镇是军事要地,位于临江府东侧,尚掌握在官军手里。

湘军在此设有水卡,向来往船只征收厘金。1855年2月15日,湘军向挂有航运公司旗号的民船收取厘金,双方发生冲突。

一艘正在护航的1855式炮艇向湘军水卡开火。守军还击。炮艇虽小,却是纯铁结构。以清军当时的火炮,只有大口径岸炮能够对付它。

炮艇打完了炮弹,开足马力冲入赣江,叫来一艘正在护航的铁牛舰。铁牛舰得到消息后,冲至樟树镇湘军水卡,把炮弹倾泻一空。

湘军也一不作二不休,干脆击沉了数艘民船,阻塞了袁河河道。

袁河被湘军阻塞,这是吴捷难以容忍的。萍乡煤矿全靠袁河运输煤炭,赣西吉安府、袁州府、临江府数千名左七军也要靠袁河输送粮草、弹药。

吴捷得到消息,不再犹豫,统率大军越过南昌,直向樟树镇杀来。

喜欢晚清第一枭雄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晚清第一枭雄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