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晚清第一枭雄 > 第313章 天京事变

晚清第一枭雄 第313章 天京事变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6:06:45 来源:书海阁

9月3日凌晨。

太平天国佐天侯、复兴会天京支部副主任陈承瑢,正焦急地站在天京城汉西门的城墙。

按照约定,北王韦昌辉应在3日凌晨子时抵达汉西门城下,由陈承瑢接应入城。

陈承瑢的怀表已经指向了一时十五分,可韦昌辉还未出现,连个报信儿的人都没派来。

秋夜渐凉,陈承瑢却十分焦躁,额头上沁满了豆大的汗珠。今晚的勾当已经密谋已久,万一泄露出去,可不止是掉脑袋那么简单。

约定的时期已经过了。难不成,出现了什么变故?难道是,杨秀清已经有所察觉?

陈承瑢忍不住回头看了眼东王府,那里灯火寂灭,一切正常。他轻舒一口气,只得安慰自己:杨秀清蒙在鼓里,韦昌辉很可能只是路上耽搁了。

太平军大破清军江南、江北两大营后,天京城外压力顿减。杨秀清放松戒备,把杨辅清等亲信外放出京。

洪秀全久失权柄,屡次被杨秀清凌辱。他抓住机会,积极联络韦昌辉、陈承瑢、秦日纲等人,密谋诛杀杨秀清。

能做上太平天国第一号人物,洪秀全决非等闲之辈。早在定都天京时,国舅赖汉英就催促洪秀全诛杀杨秀清。洪秀全认为时机不对,任凭杨秀清追杀赖汉英。

这一次,机会千载难逢。洪秀全一向不问朝政,与众臣隔绝,此刻也积极行动起来,联络韦昌辉、秦日纲等人诛杨。

杨秀清先发制人,釜底抽薪,将韦昌辉、秦日纲、石达开派往前线。洪秀全没有了打手,立刻泄了气。

事久必泄,陈承瑢可不想放弃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虽被杨秀清视作心腹,却整日战战兢兢,生怕被杨秀清责罚。

两年前,在牧马人事件中,陈承瑢为好友秦日纲说了句公道话,被杨秀清杖责两百。那两百大杖,打得陈承瑢皮开肉绽,一个月下不了床,至今思之犹痛。

自那时起,陈承瑢便把杨秀清的恨意埋藏心底,伺机反抗。但表面上,他像韦昌辉那样,极为恭顺,不顾百官之长的身份,亲自伺候东王府两个世子。

杨秀清极为信任陈承瑢,把他视作左膀右臂,让他参与东王府大小事务。陈承瑢借机搜集杨秀清的黑材料。

太平天国制度,军师虽然大权独揽,却须向天王请旨,等天王批准后方可施行。杨秀清自然不会亲自向洪秀全请旨,而是由陈承瑢居中传达。

借着这个机会,陈承瑢得以接近洪秀全,也不会引起杨秀清的怀疑。

眼看洪秀全灰心丧气,陈承瑢兵行险着,向洪秀全告密,诬告杨秀清谋反。陈承瑢是东殿官长,说得有鼻子有眼,洪秀全深信不疑。

陈承瑢又自告奋勇,愿意居中策应,辅助洪秀全诛杀杨秀清。

洪秀全可以容忍杨秀清飞扬跋扈,可以容忍杨秀清抢他的女人,却不能容忍杨秀清谋反。

这是洪秀全的底线。若让杨秀清谋反了,洪秀清置于何地?他还能安居天王府吗?还能在三千后宫佳丽的温柔乡里醉生梦死吗?

当时,杨秀清正在酝酿“规取江北,长驱苏杭”的新战略。秦日纲本在丹阳、金坛一线督师,但他能力一般,连一个小小的金坛县城都攻不下。

杨秀清的计划是,调秦日纲溯江而上,率陈玉成、李秀成等人经略江北;秦日纲走后,调韦昌辉东下,代替秦日纲打击清军江南大营残余力量。

秦日纲、韦昌辉都是佯攻,目的是为了牵制清军,掩护石达开。石达开将作为主力,长途奔袭防御空虚的苏浙。

历史上,太平军二破清军江南、江北两大营,正是以杨秀清“规取江北,长驱苏杭”的遗策为蓝本。

只可惜,这条战略根本就未得到落实。

杨秀清调兵遣将谋取苏浙,却为洪秀全诛杨提供了绝好的机会!

若没有杨秀清的调令,韦昌辉根本就不能率兵勤王!因为沿江关卡都是东殿大将,计有:

驻军江西九江的顺天侯吴捷、驻军江西湖口的东殿左三十一承宣使黄文金、驻军孤山的东殿七十一承宣赖桂英、驻军东西梁山的东殿五十二承宣陈某、驻军芜湖的东殿五十四承宣陈承瑚、驻军湖北武穴的东殿工部一尚书莫思兴、驻军安庆的东殿吏部二尚书侯淑钱、驻军湖北田家镇的殿右十二检点林启荣等。

韦昌辉要想率军进京勤王,就算他能通过这些关卡,也不能保守秘密,势必会杨秀清侦知,进而加强戒备。

杨秀清为天国殚精竭虑,洪秀全却不顾大局,利用这次调兵诛杀杨秀清。他当即立断,写下一封密函,通过陈承瑢送给韦昌辉,要韦昌辉起兵勤王。

陈承瑢一再请求洪秀全书写密诏,但洪秀全也是个老狐狸,只写了一封密函,只发给韦昌辉一人。

天王诏旨极难伪造,从起草到颁布都有一套严格的规则和程序,印玺及供书写用的黄缎都是天王专用之物。密诏亦同,一旦事泄,洪秀全无以自保,更难辩解。

按,据张汝南所撰《金陵省难纪略》记,洪秀全发给韦昌辉的正是密函,而非密诏,合乎情理。洪秀全是个聪明人。他知道,杨秀清总揽天国朝政,东殿骨干遍布天国。一旦株连太广,势必动摇天国根基。因此,洪秀全在密函中特意写明,只杀杨秀清,以及他的兄弟杨元清、杨润清、杨转清三人,其他人概不追究。

到了约定日期,韦昌辉还没影子,陈承瑢怎不着急?

韦昌辉也非等闲之辈,诛杨之事非常凶险。当时,石达开尚在湖北前线,尚未动身东下。韦昌辉向湖北前线的石达开写信,说洪秀全有密诏,要他们联合起来一起倒杨,准备拉石达开下水。

石达开虽然年轻,却老谋深算。他并不看好洪秀全的诛杨行动。在他看来,天京城内外都是杨秀清的部队。而杨秀清耳目众多,被手下吹嘘为“无所不能、无所不在、无所不知”。

洪秀全诛杨,并无十足的胜算。万一洪秀全诛杨失败,以杨秀清心狠手辣的个性,岂不要大开杀戒?与其冒险追随韦昌辉,还不如按兵不动,坐山观虎斗呢!

接到韦昌辉的密信后,石达开立即从湖北撤军,手持杨秀清的调令,浮江东下。湖北是韦昌辉的势力范围,他早就想离开湖北,专意经营安徽。

不过,石达开并没有去天京,而是留在了安徽安庆。他回信给韦昌辉,称自己身体患病,不能前去天京,在安庆大本营静观其变。

韦昌辉等不到石达开,甚为恼怒,对石达开这种瞻前顾后的行为十分不耻。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韦昌辉毅然带着三千北殿精锐开往天京。他有杨秀清的调令,一路十分顺利。

在天京城外,韦昌辉遇到秦日纲。秦日纲正在溯江而上,奉杨秀清调令前往皖北。

韦昌辉把洪秀全的密函拿给秦日纲,秦日纲毫不犹豫,当即决定参与诛杨。

韦昌辉挑选了三千北翼精锐,秦日经挑选两千精锐,按照约定的日期前往天京城外汉西门。

陈承瑢早已等候多时,见到北殿兵马,他喜出望外,下令开门。他是天京城防司令,又是东殿官长,汉西门守将毫不怀疑,放韦昌辉的五千叛军入城。

当时,天京内外处处把守、节节设防,校核口令,通宵不断。在陈承瑢的巧妙安排下,五千来自外省的叛军顺利一路通过重重关卡,顺利来到东王府。

这夜,一向戒备森严的东王府,也被陈承瑢盗用东王东王名义,降低了警备程度。

陈承瑢引导得力,叛军行动迅速,很快便控制了出入东王府的交通要道。

大将许宗扬援助北伐失利,一直被杨秀清关进大狱。陈承瑢提前派人释放陈宗扬,让他担任攻打东王府的急先锋。

陈承瑢最担心东殿刀牌手。东殿刀牌手共有两千多名,负责侍卫东王府。吴捷刚加入太平军时,第一个职务就是东殿刀牌手。

东王府与天王府一样,府内多为侍女,男丁很少。两千东殿刀牌手全部住在“参护府”,与东王府隔了一条街。

韦昌辉令北殿三千兵马包围、进攻参护府,令翼殿两千兵马进攻东王府。

准备妥当后,陈承瑢亲自到东王府门前敲门,告诉守门官有重要军情,必须立即进府。

陈承瑢本就是东殿官长,平时可以随意出入东王府。守门官根本想不到,自己的长官竟然叛变了!

赚开东王府大门后,叛军一拥而入,见人就杀,逢人就砍。

陈承瑢故伎重演,赚开了参护府大门。

正是深夜,东王府、参护府毫无防备。爱尔兰雇佣兵、秦日纲的卫士肯.能,曾亲身经历天京事变。他在回忆录中说道:“举事之时,有如迅雷暴发”。

很多东王府男女老幼、参护府的刀牌手们还在呼呼大睡,就做了叛军的刀下鬼。

杨秀清在睡梦中被喊杀声惊醒。他跳到窗前,只见外面火光冲天。

难道是叛军?杨秀清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确认不是在做梦后,杨秀清丢下黄金床上的诸位娘娘,在两名亲兵的护卫下来到密室。

喜欢晚清第一枭雄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晚清第一枭雄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