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晚清第一枭雄 > 第315章 诸王反目

晚清第一枭雄 第315章 诸王反目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6:06:45 来源:书海阁

早在9月3日凌晨,心思缜密的陈承瑢就已安排妥当,把傅善祥母子接入了佐天侯府。

天京事变已经发生多日,韦昌辉仍在大肆捕杀杨秀清余党。天京城内已经血流成河,尸体堵塞了秦淮河,韦昌辉仍无收手的迹象。

军民人人自危。天京城方圆一百多里,以天京之大,只有五个宅邸还算安全:天王府、北王府、翼王府、燕王府、佐天侯府。

佐天侯是陈承瑢的封号。自天京事变之日起,陈承瑢就学起了洪秀全,紧闭府门,轻易不与外人来往,任凭韦昌辉把天京城搅得天翻地覆。

东王府原先潜伏有二十来个复兴会员,多为洋人雇佣兵,以步兵少尉史蒂芬为首。

天京事变前,陈承瑢盗用杨秀清名义,把这些复兴会员调出东王府、参护府,使他们躲过一劫。

事变发生后,这些人先后进入佐天侯府,帮助陈承瑢警卫营院。

天京情报站本部设在一家药铺内,站长叶芝是佐天侯府内的医官。事变发生后,叶芝亦率领情报站退据佐天侯府。

陈承瑢知道叶芝是复兴会员,也知道他是九江总部派来的人。他只把叶芝当作一般的联络人,最多可能负有监视自己的责任,并未给予他足够的重视。

天京支部主任傅善祥已被陈承瑢架空。陈承瑢想不到的是,吴捷还留有后手,在叶芝那里单独发展出一个组织。

叶芝拿着吴捷的手令,带着手下三十多个精兵强将。陈承瑢大为不安,只得放情报站人员入府。

韦昌辉控制天京城门,只进不出,严密封锁天京事变的消息,在城内大肆诛戮。

从9月3日下午起,秦淮河水便透着一股浓烈的血腥味,不时有浮尸通过秦淮河漂至城外。康可铨据此判断,天京事变已经爆发。只是,他无法确定杨秀清是否还活着。

当天,他派信使驰马来到芜湖,从罗大纲那里向九江发出电报,向吴捷报告天京事变的消息。

康可铨是复兴会元老,很早便追随了吴捷。1853年,吴捷从镇江移防九江,杨秀清为了削弱吴捷,把康可铨留在了天京城外。

三年来,清军江南大营步步进逼天京。康可铨驻守天京城外,立功无数,擢升为殿右四十八检点。

太平军一破江南大营后,清军统帅向荣在丹阳病死,江南大营在天京城外的营垒尽被太平军所占。

康可铨被杨秀清委以重任,负责驻守雨花台要塞,属下有两军五千兵马。在太平军眼里,康可铨也通常被当作是东殿大将。

吴捷得到天京事变的消息,欣喜异常,当即向部队发出动员令,要部队加紧准备,择日出征。

6日,康可铨得到天京城内洪秀全的诏令,说韦昌辉、秦日纲诛杀杨秀清后,格外滥杀无辜。洪秀全要对两人施以鞭刑,要康可铨进城观刑。

康可铨知道这是韦昌辉的诡计,以雨花台防务紧要为由,拒不进城。据此,他也推断出,杨秀清已经死难,便再次向九江发出电报,通报杨秀清已死的消息。

康可铨极富才干,是吴捷早期最为倚重的部将。因邹世安追随吴捷最早,所带五百瑶人是吴捷左七军的老班底,故邹世安成为复兴号二号人物。而康可铨则被杨秀清留在天京城外,在复兴会中逐渐被边缘化。

即便如此,康可铨依然忠于复兴会。他经常派出心腹前往九江,向吴捷汇报工作,尽其所能在军中建立复兴会的秘密组织,试图按照左七军的模式改造自己的部队。

遵照吴捷的指示,康可铨已在天京城外潜伏了三年,一直盼着吴捷早日率军东下。届时,他将光明正大地声明自己复兴会元老的身份,率军加入复兴军。

6日,吴捷收到康可铨的密信,判断杨秀清已死。他几经犹豫,决定暂时按兵不动,等待石达开与韦昌辉火并。

石达开已经率军抵达安庆,却一直按兵不动,坐看天京城内血流成河。

从芜湖至九江,中兴公司沿长江南岸建了一条电报线,在芜湖、铜陵、池州等沿江城池设有电报局。

石达开方面有任何风吹草动,吴捷都能及时得到消息。太平军若利用电报传递消息,电报局的译电员也都能备份信息,及时通报九江总局。

石达开不动,吴捷也不动。

7日,洪秀全诏令驻安庆的殿前右四检点张潮爵,诛杀国宗杨元清,另杀杨元清的弟弟杨永清、杨德清等三人。

安庆是石达开的大本营。杨元清等人都是杨秀清的兄弟,负有监视地方的责任,手上并无兵权。张潮爵要执行洪秀全的指示,自然要看石达开的脸色。

石达开并未反对张潮爵诛杀杨元清等人。因为张潮爵乃是奉行天王诏令,有理有据。而杨元清等人是杨秀清派在安庆监视石达开的,石达开早就想拔除这些眼中钉了。

洪秀全一直躲在幕后,让韦昌辉冲在前面挥舞屠刀。堂堂天王万岁爷,怎么会特意向张潮爵这个无名之辈发一封诏书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天王信使表面上让张潮爵诛杀杨元清等人,暗地里另有一封送给石达开的密函,要石达开进京,阻止韦昌辉滥杀无辜。

原来,韦昌辉在天京城内任意屠杀。洪秀全心知不妙,却无力阻止韦昌辉。

蒙得恩、洪仁达等近臣向洪秀全哭诉,要洪秀全下旨制止韦昌辉。洪秀全拗不过他们,下了几道诏令。

秦日纲一向尊奉洪秀全,接到诏令后收敛了许多。可韦昌辉已经丧失了理智,丝毫不把天王诏令放在眼里,反而杀得更欢了。

太平天**师权力最大。杨秀清为军师,他死了,军师一直空着。洪秀全迟迟不肯封韦昌辉为军师,韦昌辉不好开口讨封军师,却不奉洪秀全诏令,借此向洪秀全示威。

按,天京事变后,洪秀全坚持“主由我做,军师亦由我做”。石达开诛杀韦昌辉后,进京辅政。洪秀全亦坚持不封石达开军师,石达开被逼出走。

洪秀全眼见韦昌辉已经不奉王令,后背发凉,只得令近臣蒙得恩加强天王府防务,在天王府四周角楼上部署了黑洞洞的大炮,又动员了两千名广西大脚妇女守卫天王府。

石达开饱读读书,胸怀大志。与残暴的韦昌辉不同,年轻的石达开有着更加广阔的胸怀、更加理智的头脑。

他心里清楚,杨秀清柄权已久,东殿党羽遍布天国,若韦昌辉株连太广,势必危及天国根基。

深思熟虑之后,石达开不带军队,于9月10日,带上张遂谋、石祥祯等亲信,又带了数十名亲军,乘坐一艘汽轮来到天京。

天京已经乱成了那样,韦昌辉已经杀红了眼,他却孤身前往天京,试图劝说韦昌辉停止株连。

韦昌辉连洪秀全的话都不听了,还会听石达开的话吗?天京已是一座人间炼狱,石达开只身涉险,却不带部队进京,他不担心自己的人身安全吗?

石达开聪明绝顶,怎会犯下这种政治幼稚病?此举到底是大公无私,还是不自量力?是天真幼稚,还是深思熟虑?

这是历史上确确实实发生的事,不合情理,引发后人无数解读。

也许,这正是石达开最为人称道的地方。在那些残暴、阴险、狡诈、卑鄙的太平天国领导人中间,石达开就像一股清流,仁义、勇敢、知礼,满足了人们对于农民起义家的一切想象。

石达开进京后,先去找洪秀全,打算联合洪秀全阻止韦昌辉。然而,洪秀全根本就没接见石达开。

蒙得恩转告石达开,天王只让韦昌辉诛杀杨秀清及其兄弟四人。如今,韦昌辉杀红了眼,已经不奉王令。韦昌辉滥杀无辜,与洪秀全毫无关系。

洪秀全把责任撇得干干净净,石达开只得去找韦昌辉。他委婉地劝说韦昌辉,不应株连太广。谁知道,韦昌辉根本就不听劝。他勃然大怒,说道:

“六弟,二兄密诏给我,要我起兵诛杀东孽。我特意给你写密信,邀你一起共襄大义,你却在安庆称病不前。如今,东孽一死,你又急匆匆地跑过来,指责我株连太广。你,你,你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按,在拜上帝会神话体系中,耶稣为上帝长子,洪秀全为次子,韦昌辉为五子,石达开为六子。

韦昌辉眼里凶光毕露,隐然已经萌生了杀机。石达开聪明绝顶,反应很快,连忙说道:

“五兄亲身涉险,历尽艰难,大义锄奸,挽救了天国。小弟狂悖无礼,还望五兄见谅。东孽已死,小弟立刻回府向二兄上书,请五兄担任军师,总理天国朝政。五兄军务繁忙,小弟就不叨扰五兄了。”

说罢,石达开不顾韦昌辉挽留,急匆匆离开北王府。

石达开一走,韦昌辉越想越不对劲,派人去翼王府找石达开。他准备拉石达开一起面见洪秀全,逼洪秀全封自己为军师,独揽天国大权。

然而,石达开并未返回翼王府,而是直奔城西汉西门而去。

这时,天京各处城门都已换上北殿、燕殿兵马,韦昌辉下令只进不出。石达开要想出城,必须得有韦昌辉的手令。

汉西门守门官不肯放石达开等人出城。石达开当即立断,带着手下数十名亲军斩杀守门官,从汉西门冲杀出去。

汉西门外就是秦淮河,石达开的汽轮就侯在门外。石达开等人坐上汽轮,开足马力驶入长江,先离开天京再说。

尔后,石达开渡江至江北,在江北换乘快马,一刻也不停歇,直奔安庆大本营。

喜欢晚清第一枭雄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晚清第一枭雄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