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晚清第一枭雄 > 第321章 会晤翼王

晚清第一枭雄 第321章 会晤翼王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6:06:45 来源:书海阁

吴捷于10月8日起兵靖难,却并未急于进军天京。

他抽调了左七军一师、近卫团八千人,又抽调右二军两千人,合计一万人马。另外,东殿各部有兵出兵,有钱出钱,也出动了五千人马,由杨辅清、周庭森率领,扈从吴捷靖难。

10月11日,靖难大军到达安徽芜湖,离天京仅剩两天的路程。吴捷在芜湖停留下来,在此休整兵马。

枪打出头鸟,吴捷资历不够,不想贸然进京,成为众矢之的。他之所以在10月8日抢先出兵,主要是为了逼迫石达开出兵。

石达开是翼王五千岁,在天国很有威望。韦昌辉杀了他全家老小,天国上下都很同情石达开。

石达开已经宣布“清君侧”,却尚未实质出兵。

当前的安徽,太平军各方势力交织,十分有趣,值得一叙。

皖南一带,算是复兴会元老、太平军冬官正丞相罗大纲的势力范围。罗大纲与吴捷、石达开关系都很好,隐然自成一派。

杨秀清生前派了不少亲信大将镇守沿江重镇。例如,驻军东西梁山的东殿五十二承宣陈桂棠,驻军芜湖的东殿五十四承宣陈承瑚等。这些人自然是东殿一派的。

安徽省所有民政事务都得听从张潮爵的。张潮爵是洪秀全的表弟,官居安徽省文将帅,算是天王一派的。

张潮爵之上,石达开是西征军统帅,节制安徽省所有官员,统管省内所有事务。

天京事变前,杨秀清又派韦昌辉督师安徽,提督安徽军务,俨然又把韦昌辉看作是安徽最高军事长官。

这样一来,仅安徽一省,就有天王、北王、东王各派势力,又夹杂有天地会出身的罗大纲、捻军出身的李昭寿这样的小头目。

各方势力在安徽交织,互相牵制,任何一派势力都难以坐大。杨秀清为了打破地方割据,在防范太平军山头主义倾向了煞费苦心。

这么多派系,军令政令一定会紊乱不堪吧?

与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安徽省军令、政令还算畅通。因为杨秀清高踞所有派系之上,在天京遥控指挥。杨秀清的命令必须得无条件地执行,而他又一再强调前线战将要“灵活机变”,赋予他们随机应变的权力。

杨秀清精力旺盛,虽不识字,却经常一天口述两三百条谕令,事必躬亲处理天国大小事务。在他的治下,太平天国运转效率极高,能在不利情况下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势。

然而,杨秀清不学无术,不注重制度建设。安徽靠近天京,很早就被太平军据有。石达开擅长民政,在江西推行乡官制度、照旧纳粮等民政制度,使江西的钱粮源源不断地输往天京。

石达开在安徽甚得民心,杨秀清大为不安,一会儿把他召回天京,一会儿把他驱往西征前线。

到最后,太平军仍未在安徽建立巩固的基层政权,不得不和地主阶级合作,依靠满清原有的“粮长”等乡绅治理基层。

杨秀清也刻意在安徽布下各派兵马,不使一家独大。各派系互相牵制,保持着一种脆弱的平衡。

现在杨秀清死了,天国顿时陷入混乱。安徽省内各派也隐然对峙,地方尾大不掉之势初露端倪。

杨秀清活着时,这些隐患都隐藏不露。杨秀清一死,无人能够代替他的位置,类似的隐患逐渐暴露出来,太平天国也跟着开始走下坡路。

这也许是太平天国的悲剧,却是吴捷入主天京、力挽狂澜的天赐良机。

却说吴捷在芜湖停军休息,一方面要视察芜湖的铁矿,另一方面在等待石达开,准备与石达开会晤,试探石达开靖难的态度、决心。

天京事变后,韦昌辉指使秦日纲血洗翼王府。石达开侥幸逃脱,返回安庆大本营。他率先宣布“清君侧”,却一直在安庆按兵不动,等待时局进一步变化。

吴捷召集东殿大将开会,取得东殿盟主的地位,也宣布“靖难”。与石达开不同,吴捷准备已久,兵马早就在九江集结待命。九江会议结束没多久,吴捷便誓师出兵,从口头靖难变为实兵靖难。

石达开也坐不住了。韦昌辉践踏天国,又屠杀了石家全家老小。国恨家仇,不可不报。

另外,韦昌辉发动天京事变,如今已是天怒人怨。杨秀清死后,韦昌辉在天京的地位仅次于洪秀全。杨秀清与洪秀全之间的矛盾消失了,新的矛盾又降临在洪秀全与韦昌辉中间。

洪秀全成功诛杀杨秀清,还没来不及高兴,便可悲地发现:韦昌辉比杨秀清还要恶毒、阴狠、跋扈。

石达开宣布“清君侧”,而不实际举兵,正是希望进一步激化洪秀全与韦昌辉的矛盾。等他们斗得两败俱伤,石达开再出来救场,坐收渔翁之利。

届时,天**师之职必将落在石达开头上。

然而,吴捷却像一匹黑马,先是成功组织东殿联盟,紧接着又发兵靖难,打乱了石达开的部署。

石达开不得不提前起兵,于10月10日正式进军天京。吴捷只有一万五千兵马,兵分两路,主力沿长江走水路,骑兵、其他东殿兵马走陆路,沿长江南岸。

石达开则动员了10万兵马,同样兵分两路。他没有足够的船只,主力都沿长江北岸走陆路,少部分兵马走水路。

10月12日,石达开路过芜湖,接受吴捷邀请,一起商量靖难大计。

芜湖是罗大纲的防区,同时也是东殿大将陈承瑚的驻地。

罗大纲作中间人,保证石达开的安全。石达开早年行走江湖,与天地会来往密切,受过广东天地会大头领罗大纲的提携。萧朝贵死后,罗大纲与石达开关系最好。

石达开急于进军,不愿在芜湖停留过长时间。罗大纲在江边摆下一桌酒菜,招待吴捷、石达开二人。石达开兴致不高,屏退左右随从,很快便进入了正题。他问吴捷道:

“顺天侯,你既然已经起兵靖难,为何在芜湖停留?准备什么时候奔赴天京?”

石家老小两百多口都被韦昌辉、秦日纲屠杀。舆论都认为韦、秦罪不容诛,对石达开深表同情。石达开此次进京勤王,带足了十万兵马,必欲诛杀韦、秦而后快。

一旦韦昌辉死难,石达开将在太平天国排位第二,理所应当地成为太平天**师。

军师总揽天**政大权。金田起义时,洪秀全一共封了四个军师,即:左辅正军师东王杨秀清、右弼又正军师西王萧朝贵、前导副军师南方冯云山、后护又副军师北方韦昌辉。

石达开当时太年轻,资历不够,未能得封军师。

吴捷已经联合东殿大将,成为东殿盟主。他代表东殿起兵靖难,隐然已与石达分庭抗礼。日后靖难成功,吴捷将是靖难功臣,进而威胁石达开的地位。

吴捷对道:“翼王,您全家老小死于北奸、燕贼之手,我们对您的遭遇深表同情。我们东殿更惨,自东王以下数万名东殿将士死难。

“翼王要清君侧,我们也要为东王报仇血恨。是故敝人不自量力,联合东殿同袍,起兵靖难。

“但翼王五千岁身份尊贵,理应抢先入京。敝人不敢僭越,故在芜湖停军休整,等翼王抵京之后,我们再进军。

“而且,翼王兵马雄壮,足有数十万之众。我们只有万余兵马,不敢在翼王面前班门弄斧。我们将追随翼王,以壮翼王声势。”

石达开明白,吴捷在胡说八道。复兴军兵马精锐,能够以一敌十,早已名声远播。他在芜湖停留,恐怕还是想请石达开出头,让石达开在前面投石问路。

石达开是翼王五千岁,众望所归。这种靖难大事,自然应该由他来主导。靖难成功后,势必要平分权力蛋糕。到时侯,再给吴捷点好处吧。

想到这,石达开说道:“顺天侯深明大义,真乃天国栋梁。承蒙顺天侯好意,我此次勤王,准备屯扎在城西汉西门、水西门一带,与北奸、燕贼决一死战。

“东殿大将康可铨镇守雨花台,离城南聚宝门较近。顺天侯可屯兵聚宝门一带,帮助本王擒杀北奸、燕贼。”

聚宝门远离长江,有秦淮河可通长江。吴捷率军屯扎聚宝门,补给不便,易被石达开切断退路。

但吴捷毫不犹豫,说道:“谨听翼王安排。”

喜欢晚清第一枭雄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晚清第一枭雄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