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晚清第一枭雄 > 第332章 逼封军师

晚清第一枭雄 第332章 逼封军师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6:06:45 来源:书海阁

蒙得恩收到东王府盖有东王印玺的奏本,大吃一惊。前些日子,东王府与天王府之间沟通联系,要么是派信使口头表述,要么使用非正式的文书,加盖“东殿主将”私印、“顺天侯”公印两枚印章。

天京事变后,吴捷组织“东殿”联盟,起兵靖难。作为东殿盟主,吴捷自封为“东殿主将”,刻有一枚“东殿主将”的私印。

“东殿主将”合法性不足,“顺天侯”官职卑下。与天王府打交道,吴捷合用两枚印章,稍有底气。

尽管如此,天王府内蒙得恩、洪仁发等人仍然私相嘲笑吴捷。在天王府看来,吴捷兵锋虽盛,一无印玺,二无王爵,不过是个暴发户。

等吴捷正式奉上盖有东王印玺的奏章时,蒙得恩懵圈了。东王府那边有了东王印玺,也就恢复了法统,可以继续行使军政大权。

蒙得恩知道,吴捷连上三份奏章,只有第三份奏章第三条最为紧要:由傅尧继续东王爵号、正军师官职,由吴捷代行正军师之权。

杨秀清本有两个儿子,由正宫娘娘所生,均已死于天京事变。历史上,洪秀全为杨秀清平反后,把自己的儿子洪天佑过继给死去的杨秀清,让洪天佑继承了东王爵位。

傅尧是傅善祥的儿子,这是无疑的。可是,早在1853年秋天,傅善祥就离开了东王府,八个月后产下傅尧。天国舆论认为,傅善祥犯有大错,才被杨秀清逐出东王府。

而傅善祥之前是东殿内簿书,没有东王娘娘封号。让傅尧继承东王爵位,合适吗?不仅如此,吴捷还要傅尧继承天国正军师的职位。

一个两岁大的孩子,如何掌管天**政大权?吴捷声称暂行正军师之权,谁知这个“暂”字要持续多久?

可吴捷有兵权,掌握天京城防,又在靖难中立了大功。他的奏章上语气强硬,毫无商量的余地,这可如何是好?

无奈之下,蒙得恩只得亲自来到东王府,当面向吴捷求情。

天京事变后,蒙得恩俨然已是天王府内的顶梁柱,府内大小事务都由蒙得恩说了算。

洪秀全治国不行,治家也不行。洪家兄弟贪鄙无能,不通事理。洪秀全正妻为赖莲英,赖莲英本就不被洪秀全喜欢,是个没有见识的农家妇女。至于赖氏兄弟,也早已被杨秀清打击得一蹶不振,死的死,逃得逃。

如今太平天国主少国疑,却只能让蒙得恩这个外人辅政。幸亏蒙得恩忠心耿耿,天王府内人心才算稳定下来。

这段时间一来,蒙得恩寸步不离天王府,可谓鞠躬尽瘁。京城大变,形势不明,各地镇将人人自危,谨守防区,发往天京的文书并不多。

若有紧急军情,东殿镇将的文书多走天京南门,交由吴捷办理。北殿、燕殿文书多走天京北门,交由秦日纲办理。吴捷那边,多独断专行。秦日纲那边,小事独断,大事则奏明幼天王处理。

这难免要造成许多混乱,重新统一军政势在必行。蒙得恩此行赴东王府,也有意要和吴捷商量个章程出来。

进入东王府后,蒙得恩留心观察各处殿宇。尽管府内还隐约透着一丝血腥气,但东王府各处房屋楼宇、花草树木已经修缮一新,效率不可谓不高。

蒙得恩在心里啧啧称叹,觉得吴捷确实有本事。相比之下,天王府荣光门处还很残破,与天王九五之尊的身份十分不符。

吴捷已在东王府第二进院落的“参护厅”等候。杨秀清生前,参护厅为“天父”下凡后官员跪听圣旨或外臣议事的地方。

一见面,蒙得恩便抢先向吴捷行礼。他是春官又正丞相,吴捷是顺天侯。蒙得恩官职低于吴捷,故应向吴捷行礼。礼毕,蒙得恩说道:

“顺天侯在靖难中立下了天大的功劳。敝人庸碌无能,一直在天王府忙得不可开交,却始终没有干出什么眉目,也没能及时拜见顺天侯。请顺天侯见谅,见谅。”

吴捷正大咧咧地坐在参护厅虎皮主位上。

蒙得恩是天王府重臣,曾多次到过东王府参护厅。那时,杨秀清往往高踞主位,身前侍立亲信刀牌手,身后有仕女随时打扇,排场甚大。

吴捷端坐虎皮主位,明显是一种僭越。但他似乎不以为然,笑道:

“丞相如今掌管天王府,位高权重,事务繁忙。我早该过去拜访丞相,向幼天王请安。奈何听说天王府内正忙着为老天王办葬礼,我这边也在忙着清剿北殿残余,一直竟不得空,没有及时晋见幼天王。也请丞相见谅,向幼天王转达我的歉意。”

蒙得恩当然知道这些都是托辞,替吴捷掩饰道:

“顺天侯一心为公,天国上下都是看在眼里的。这次天京事变,要不是有顺天侯起兵靖难,真不知该如何收场。顺天侯虽未亲自来天王府,却不时派佐天侯等人来天王府嘘寒问暖。又向幼天王馈赠瓜果蔬菜,幼天王心里高兴得很,经常夸奖顺天侯是个肱骨之臣。”

开局还算顺利。蒙得恩一直在绕圈圈,迟迟不肯进入正题,绝口不提东王府三道奏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吴捷见状,也就不想再和他绕圈子,神秘兮兮地说道:“丞相可曾知道,安庆那边,翼王又搞大动作了。”

石达开起兵靖难,十万大军兵临城下。最后,吴捷却与秦日纲、蒙得恩联合,逼退了石达开,让他无功而返。

石达开十四岁时就开始行走江湖,他广交江湖豪杰,得到天地会大头领罗大纲、大头羊张钊等人的赏识。

十六岁时,正在广西传教的洪秀全、冯南山亲自拜访石达开,邀请石达开参加太平军。二十岁时,石达开便得封左军主将、翼王五千岁。二十二岁,他出任太平军西征军统帅,指挥太平军在皖、赣、鄂、湘四省开疆拓土。

可以说,石达开少年得志,一路顺风顺水。哪知道,天京事变中,他不仅赔上了全家老小,还被吴捷、蒙得恩耍了一道。

他哪吃过这种哑巴亏?一回到安庆,石达开便发布了一则迷惑性极强的公告,声称自己全家被屠,忠而被疑,号召太平军加入翼殿。

公告说:石达开“自恨无才智,天国愧荷恩。惟矢忠贞志,区区一片心,上可对皇天,下可质古人。上月遭祸乱,狼狈越回京,自谓此愚忠,定蒙圣君明。

“乃事有不然,诏旨降频仍,重重生疑忌,一笔难尽陈。用是自奋励,出师再表真,力酬上帝徒(德),勉报主恩仁。精忠若金石,历久见真诚,惟期妖灭尽,予志复归林。

“为此行谆谕,遍告众军民,依然守本分,照旧建功名,或随本主将,亦足标元勋。一统太平日,各邀天恩荣”。

按,此为历史上石达开离京出走时的公告。为适应本书剧情,本人作了少量更改。

太平军大将多出身草莽,见石达开全家被屠,又被天京方面驱逐,不少人激于义愤,公开带兵投奔石达开。

这些追随石达开的人中,除了黄玉昆、张遂谋、石镇吉、石祥祯等翼殿骨干亲信外,还有彭大顺、吉庆元、朱衣点、赖裕新等派系背景不明显的镇将。

蒙得恩虽在天王府,也听说了这方面的消息,说道:

“翼王一向都识大体,这一次,他不仅贸然起兵,还一再强调诛杀秦日纲、陈承瑢等国之重臣,实属不该。我们驱逐石达开离京,毫无疑问是正确的。”

吴捷点点头,语重心长地说道:

“是呀。翼王振臂一呼,底下群起响应。如今人心惶惶,我之所以要推荐傅尧继承东王九千岁、军师之职,正是防范翼王之变。我敢肯定,只能傅尧能继承东王爵号、官位,必可平息翼王之乱。”

蒙得恩疑惑不解,忍不住凑过身子,请吴捷解释理由。

喜欢晚清第一枭雄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晚清第一枭雄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