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晚清第一枭雄 > 第343章 出征

晚清第一枭雄 第343章 出征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6:06:45 来源:书海阁

吉田松阴当面向吴捷建议暗杀幼天王,未免有些大胆狂悖。

吴捷对道:“袭杀幼主至为不祥。贵国有本能寺之变,织田信长如日中天,却被亲信部将弑杀,据说起因便是信长想要代替天皇自立。我既然主张民主共和,自然就不会再效仿朱元璋。”

吉田松阴看过之后,脸上露出一丝傲慢,说道:“天皇乃日本天照大神直系后裔,万世一系。贵国元室发于蒙古,明室起于微末,清室起于白山黑水,更遑论幼天王?会长既主张共和,何必还要在乎一个小小的幼天王?

“只要会长能在西征中大获全胜,就能压服朝廷内外的异己分子,就能大刀阔斧地实施改革。复兴会与拜上帝会的矛盾根本无法调和,会长要施行复兴会的主张,只能断然废弃拜上帝会。

“会长宅心仁厚,准备善待幼天王,本也无可厚非。但我们都是东亚国家,都有彻底诛杀敌人后代的传统。司马懿诛杀曹爽三族,司马氏方得建立晋朝。德川家康诛灭丰臣秀吉遗族,方能建立德川幕府。

“只要幼天王还活着,就会对复兴会造成或多或少的威胁。”

吉田松阴意犹未尽,欲杀幼天王之意昭然若揭。吴捷只是笑笑,并未接话,反而说道:

“我马上就要带上幼天王御驾亲征。吉田兄愿到九江学习西学,何不顺路搭船同往?”

吉田松阴大喜。

1857年5月初,吴捷在天京誓师西征。西征军兵分三路,吴捷自任为西征军统帅,以左七军军长冯桂芳为副帅,共有五万兵马,浩浩荡荡地向湖南、湖北开去。

吴捷自居中路军,以右二军为主。中路军以右二军军长史潘西为统领,有一万人、五十余艘战船、四百余艘运输船。

幼天王、幼东王亦位于中军。幼天王、赖汉英、赖莲英、蒙得恩等人单独位于一艘汽轮上,吴捷与幼东王、近卫团官兵位于另一艘汽轮上。史潘西则单独位于旗舰上,指挥整个船队。

南路军为此次西征主力,有左七军两万人、太平军一万人。冯桂芳为南路军统领,麾下大将有左七军骑兵师师长周洋、第二师师长倪云鹏、第四师师长程险峰,太平军大将陈玉成、黄文金、杨辅清等。

北路军有左七军五千人、太平军一万人。统领为太平军老将罗大纲,麾下大将有太平军大将林启荣、李秀成等。

此外,石达开亦有七万余人西进四川,以壮声势。翼殿有五千精锐走水路,由吴捷提供船只、护航,其余六万多人全部走江北。石达开不参与西征战事,主要目的在于进军四川,与吴捷互为掩护。

吴捷于此时组织西征,形势拿捏得恰到好处。

首先,看内部环境,吴捷已经基本控制了太平天国。尽管有些太平军将领对吴捷并非心悦诚服,却也没人敢公开造反,没人敢违抗吴捷发出的军令政令。

江西是吴捷的龙兴之地,辖区经济发达、百姓安康,是复兴军最为稳固的后方。

天京是太平天国的首都。吴捷已把天京城内的达官显贵全都挟持到了西征军中。

复兴会元老康可铨、徐琛守卫天京,旗下有左七军一万五千人,守城绰绰有余,兼可支持天京东线的秦日纲、吴如孝等部太平军。

安徽沿江两岸都由左七军第三师雷振邦部接管。雷振邦善于守城,有他在,复兴军便能牢牢控制安徽,保持天京与江西之间的联系。

其次,看外部环境,英法联军已对满清宣战,正在从欧洲调兵遣将。满清如临大敌,清廷把蒙古马队等正规军精锐调回京畿,还试图抽调湘军精锐护卫京师。

湘军领袖曾国藩因父亲去世,于1857年3月返回老家守丧。咸丰帝赏曾国藩三个月的假期,但曾国藩知道武昌战局不利,上书请求在家终制。

目前湘军主力都在武昌前线,另有部分兵力分散在湘、赣边界,防止复兴军突袭湖南。

没有曾国藩居中调度,胡林翼难以统一指挥各部湘军。

去年,因为天京事变,复兴军、太平军在各地采取守势。各个战场沉寂一时,而湘军也乘机猛攻武汉三镇。

武汉三镇原是韦昌辉北殿的地盘,由韦昌辉的弟弟韦俊负责守城。韦俊勉力支持,在左七军第二师倪云鹏部的增援下,才没有丢失城池。

而历史上,天京事变后,洪秀全一再拒绝增援韦俊,最后只派了一些老弱残兵前往湖北。韦俊弹尽援绝,只得弃守武昌。

从这一点上看,吴捷已经深刻地改变了华夏历史的走向。

中路军主力为水军,在姑塘水师基地集结。先派一个运输船队在安庆载上石达开五千精锐,再派一个小型舰队前往天京接驾。

南路军以左七军为主力,以九江、大冶、萍乡、芜湖为集结地。其中,左七军主要集结在九江、大冶、萍乡三地,太平军主要集结在芜湖,限期到达武昌。

北路军以太平军为主力,以安庆、田家镇为集结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凭借着高效的参谋班子、便捷的电报通讯、灵活的水师战船,吴捷如臂使指,虽远隔千里,却能有效地指挥千军万马。

这一天,风和日丽,吴捷等人乘坐汽轮,来到江北重镇安庆府。石达开已经率军离开安庆,此时的安庆城由左七军第二师师长雷振邦接管。

罗大纲的太平军已经率先完成精简改编,称左七军步兵第五师,师长为罗大纲,复兴委员为于中川。

于中川也是个老资格的复兴委员,湖南长沙人,之前曾任近卫团参谋长,现任步兵师副师长。

吴捷派于中川与罗大纲搭档,既要在罗大纲军中建强复兴会的组织,又要帮罗大纲建立参谋班子。于中川带来了一千多个左七军老兵,作为第五师的骨干。

第五师原本都是罗大纲的太平军,大多出身于广东天地会,原本有三万多人。于中川一上来就裁撤冗员,只保留下来七千人,其余两万多人都被遣散。这样一来,第五师尚未满编,只有八千人。

这也是吴捷的授意,要向太平军释放一个清晰的信号:兵贵多不贵精。罗大纲与吴捷交好,尚且要裁撤多半的部队,更别提其他人了。

罗大纲择其精锐五千人参加西征,留下三千人交给雷振邦,归雷振邦指挥,帮忙守卫皖南。

除左七军五千人外,北路军还有林启荣、李秀成、李世贤等部太平军一万人,合计一万五千兵马。林启荣在湖北田家镇一带集结,其余人在安庆集结。

此时的安庆城外,各路兵马已经集结完毕,正在陆续出发前往武昌前线。

罗大纲、于中川、雷振邦等左七军大员已伫立在码头边,迎接吴捷的座船。幼天王则是第一次出京,在赖汉英的看护下好奇地跑来跑去。

罗大纲介绍说,北路军以李秀成为先锋。李秀成已经先行出发,准备在田家镇与林启荣会合后,再挥兵前往汉阳、汉口。

吴捷问道:“石达开后队走到哪里了?”

罗大纲说:“目前湖北只有一条电报线,从大冶到兴国州,再连至江西瑞昌。昨天,大冶方面发回电报,说石达开的后队已经过了蕲水。照这样估计的话,石达开有七万人,前队应该已经逼近汉阳、汉口了。”

吴捷沉思片刻,说道:“石达开志在四川,不在两湖,一定会绕道汉阳、汉口以北,从武汉外围经过。那样的话,石达开大军逼近襄阳,有夺取襄阳之势。

“襄阳堪称天下重心,若石达开敢于争夺襄阳,或许胸怀大志。但他让我帮忙船运五千兵马至湖南岳州,可见其目的不在襄阳,仍在四川。

“我们与石达开政见不和,算起来也都曾是太平军同袍。他这次西进四川,我们帮不上大忙,也只能在背后吆喝吆喝,为他牵制一下清军。石达开能否割据四川,就看他的造化了。”

罗大纲很早便与石达开相识,对石达开的遭遇很是同情。他说:“石达开少年英雄,早早得封翼王五千岁。没想到天京事变后,血流成河,石达开遭此打击,真是意料不到。”

吴捷无奈地苦笑一下,说道:

“石达开还好,保住了身家性命,保存了翼殿实力。杨秀清被杀,东王府两万余人惨死。韦昌辉、洪秀全机关算尽,亦被反噬。这些人见识有限,不足以带领华夏摆脱内忧外患。华夏的复兴,还得看咱们复兴会呀!”

恰在此时,一队太平军原在城外整理军械,突然跪倒在地,发出震天动地的欢呼:

“敬拜天父,仰仗天威,交战胜利,恢复江山……”

喜欢晚清第一枭雄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晚清第一枭雄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