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晚清第一枭雄 > 第36章 慨以言志

晚清第一枭雄 第36章 慨以言志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6:06:45 来源:书海阁

听到这,吴捷心脏扑通扑通地跳了起来。罗大纲表面是个粗人,其实心细得很。莫非,他已经看出了自己的底细?

却听罗大纲继续说道:“你说你流落在蓑衣渡一带,靠给人算卦堪舆为生,何其糊涂!若诸王怀疑你,派一队人到蓑衣渡找几个老百姓,一问便知。

“就算你忠于天军,可你欺骗诸王,身世不祥,叫诸王怎么相信你?叫他们怎敢对你委以重任?糊涂,糊涂呀。今晚只有我两个,你实话告诉我。你到底来自哪里,是什么人,任何打算?”

看来,罗大纲已经怀疑起自己了。说不定,他还在蓑衣渡调查过自己呢!

吴捷心思大乱。当他鼓起勇气直视罗大纲时,发现罗大纲眼中并无杀气,只是一种责备的、恨铁不成钢的神色。

他心里松了一口气,转念一想,即便罗大纲怀疑自己的身世,即便他调查清楚了自己的底细,却依然认自己为义弟,在太平军中处处回护自己、帮助自己。

由此可见,罗大纲仍是把自己当作知心朋友的。他冒着“交友不慎”的风险结交自己,到底是出于什么目的呢?是要拉拢自己充作他的心腹,还是纯粹欣赏自己,还是想扩充实力、另立旗帜?

吴捷心乱如麻,却也不好将事实真相告诉罗大纲,只得含糊其辞地说:“罗大哥,我自加入太平军中后,一直得到你的庇护,侥幸得以膺任旅帅。罗大哥对我的莫大恩情,不亚于再生父母。大哥质疑我的身世,也是情理之中的。

“只是,小弟确实有难言之隐,不便对大哥诉说。但小弟绝非清妖,与满清官员毫无瓜葛,也对满清的**统治深恶痛绝。小弟加入太平军,着实是出于真心。小弟之于大哥,也决无贰心。”

罗大纲盯住吴捷,却未从吴捷的眼神中发现异样。他叹了口气,说道:“难道,你是个离经叛道之徒,被父亲逐出了家门?”

吴捷苦笑了一下,该怎么回答罗大纲呢?难不成,把他来自未来世界的秘密告诉他?这样的话,他岂不掌握了太多的天机秘密,比天父还要神通广大?若诸王逼迫自己泄露天机怎么办?若太平军得知自己最终覆灭怎么办?

决不能透露自己的身世秘密,吴捷打定主意,说道:“大哥走南闯北,阅历丰富,既不相信拜上帝会,自然也不会相信其他鬼神之说。小弟不敢以鬼神之说糊弄大哥,但吴某的来历,却只有鬼神清楚。还请大哥不要再问了。”

罗大纲面露疑惑,最后哈哈大笑,说道:“我闯荡江湖三十多年,从未见过像你这样的人,说话、办事、气质都迥异于常人,所以对你另眼相看。没想到,你竟是来无影、去无踪,是个鬼神中人。哈哈哈哈!”

吴捷以此搪塞罗大纲,实则有难言之隐。罗大纲也不再细究下去了,开玩笑道:“你这个鬼神之人,不知可曾见过天父?不知可能带我封王封侯?”

总算蒙混过关了。吴捷心里一阵轻松,说道:“大哥,天父是不存在的,鬼神也是不存在的。小弟这样讲,实在是有难言之隐,又不敢欺瞒大哥,故……”

罗大纲制止住吴捷,算是原谅了他,说道:“我不在意这些事。但你要知道,我能想到这些,诸王想必也能想到。更有许多宵小之辈,见你骤然窜升到他们上头,难免不会眼红,难免不会向诸王进谗。你可有应对之策?”

吴捷想了想说:“小弟不才,一则身先士卒,不避矢石,如此尽忠王事,使诸王见我之忠勇;二则倚靠大哥,屡建奇功,使诸王见我之才干。这样的话,庶几可以诸王宽心。”

“嗯”,罗大纲点点头,遥望起道州城内星星点点的火光,说道:“如今我军正与清妖打得不可开交,正是用人之时,诸王唯才是举,不会详细追究你的底细。大不了,你也像我这样,不被他们重用罢了。”

难不成,罗大纲又要拉拢自己?吴捷动了动嘴唇,正要组织措辞,说一番恭敬而又不失谄媚的漂亮话。

罗大纲就像读懂了他的心思一样,说道:“我只是想提醒提醒你。我已经老了,锐气已失,也无意在军中拉帮结派,另立山头。你现在是东殿属官,与我走得太近,难免不被东王猜忌。”

吴捷呵呵一笑,说道:“大哥英雄一世,一向敢作敢当,怎么现在却瞻前顾后起来。我虽是东王属下,但东王视我为臣下,大哥待我为兄弟。小弟决非见利忘义之徒,决不会……”

罗大纲摆摆手,制止住吴捷。他一向光明磊落,从不在军中争权夺利,他把吴捷认作义弟,也是出于真心喜欢,并非要拉帮结派,并非要笼络吴捷效忠自己。他说:

“我自年轻时起就秘密反清。十年前,朝廷与不列颠开战,结果一败涂地。自那时起,我便对朝廷彻底失望,公开举起反清义旗。天地会组织涣散,纲领含糊不明,不成气候。倒是太平军甫一起事,便如风卷残云般荡尽妖氛,打得清妖不能还手。“于是我加入太平军,希望借太平军反清。但我眼见太平军起于草莽,禁绝儒学,又篡改外国教义,料知其终究难成大事。我自诩阅人无数,知道你腹有韬略,心里藏着远大志向,便有心结交你。认你作义弟,帮你拉起队伍,皆是希望你早日成才,继承我反清志向。”

罗大纲既已向吴捷交了心底,吴捷也受到触动,说道:

“小弟不但有反清之志,更要反对皇权**。华夏之所以积贫积弱,非皇上之罪,非满清朝廷之罪,非官吏将校之罪,根源在于皇权**。明末大儒黄宗羲倡言‘天下为主君为客’,岂不想,两百年过去了,丞相之权尽丧,皇帝之权加强。到了满清,官员自称奴才,言官不敢言,武官不敢战,文官不能文,直教洋夷打得满地找牙。

“西方列强虽被华人视为蛮夷小邦,其文化、制度、科学、风俗等却处处领先华夏。如不列颠,其国虽有君主,然君主无权,大权皆由民选的议会掌握。诸列强以共和聚民意,以科技领实业,以实业兴民富,以教育开民智,故能成其强。小弟反清倒在其次,最主要的乃是要立共和制度、兴科技实业、夯基础教育。如此,华夏方能复兴,百姓方能安康。”

“好!好!好!”罗大纲忍不住连声叫好,说:“我就知道你气质不凡,必定胸怀大志,非太平军中的莽夫、满清官场中的腐儒可比。我虽听不懂这共和、科技、教育,却也在广东听人说过洋务。华夏内忧外患,拜上帝会救不了中国,日后救亡图存,恐怕还要学习列强、办理洋务。”

罗大纲虽是个草莽英雄,却见多识广,朋友遍布三教九流,极具战略眼光。他是太平军中少有的明白人,可惜不见用于洪秀全、杨秀清。

唯独西王萧朝贵与他交好,可西王只是副军师,凡事都仰承东王旨意。

学习列强、办理洋务,这话说起来简单,办起来何其艰难。吴捷在太平军中立足未稳,尚未取信于诸王,遑论学列强、办洋务呢?

罗大纲兴奋之余,意识到眼下的诸多困难,心里像被人泼了盆冷水。

吴捷见状,说道:“大哥,咱们还是一步一个脚印,先在太平军中站稳脚跟,慢慢扩充队伍。若诸王虚心纳谏,情愿办理洋务,咱们就尽心辅佐他们。若咱们不被诸王重用,兴国强军的主张不被采纳,咱们再伺机而动,另立旗帜,如何?”

吴捷心里知道,这不过是安慰罗大纲的假话。诸王出身草莽,个个心狠手辣,哪懂什么洋务?日后天京事变,诸王相残,结局何等残酷!

罗大纲望着满天灿烂的繁星,叹道:“天地何其宏大,个人何其渺小。人果能胜天乎?明太祖朱元璋以一介布衣,竟能倾覆元室,恢复中华。如今,咱们可比明太祖强太多了。若齐心协力,或也可以驱除鞑虏,复兴华夏。”

想不到罗大纲一介莽夫,竟有这般大志向。吴捷心受鼓舞,说道:

“事在人为。太平军以拜上帝会为武器,尚能鼓动如此多人,搅得南方天翻地覆。将来,我们以驱除鞑虏、复兴华夏为口号,定能号召天下豪杰,干一番大事业。”

喜欢晚清第一枭雄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晚清第一枭雄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