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晚清第一枭雄 > 第364章 重申作战目标

晚清第一枭雄 第364章 重申作战目标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6:06:45 来源:书海阁

咸宁失陷后,贺胜桥镇的湘军大营直接暴露在复兴军兵锋之下。大营内湘军官兵风声鹤唳,人人自危。

贺胜桥镇与汀泗桥镇一样,因桥得名。贺胜桥原名罐山桥。南宋末年,咸宁人在罐山桥抗击元军,取得胜利,故将罐山桥改名为贺胜桥。

贺胜桥地处咸宁北大门,若从南面进攻武昌,贺胜桥是必经之路。历史上,国民革命军发动北伐,曾在贺胜桥与军阀吴佩孚发生激战。

曾国藩率领湘军大营从武昌城外撤退,几经辗转,在贺胜桥扎营固守。他本想集中优势兵力守住咸宁,攻下汀泗桥,打通南下之路。没想到,湘军不仅没守住咸宁,反而全军覆没。

屋漏偏逢连夜雨。复兴军的铁甲舰开进斧头湖、梁子湖,在贺胜桥以北登陆,切断了贺胜桥与马鞍山、金牛镇的联系。

贺胜桥的曾国藩、马鞍山的鲍超、金牛镇的李续宾三支湘军彼此孤立,互相难以支援。湘军后路已断,粮草、弹药得不到补充,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复兴军无需强攻三支湘军,只需严密封锁湘军,就能断绝湘军后勤补给,使湘军不战自乱。

攻陷咸宁后,复兴军抓紧时间休整兵马,准备对剩余湘军发动最后的攻势,彻底歼灭湘军主力。

吴捷本在陆溪口,听闻南路军攻隐咸宁后。他喜出望外,来到咸宁,召集前线大将开会,研究下步作战机宜。

在咸宁前线的中路军、南路军高级将领参会。他们敏锐地意识到,原湘军降将,现任水利部长、江西省咨议局局长黄冕也来到了会场。

黄冕也算得上是湘军前辈,是曾国藩的好朋友。曾国藩刚创建湘军时,曾委托黄冕铸造劈山炮,办理厘金局、盐茶局、东征局,管理湘军粮台。

对于曾国荃,黄冕也很熟悉。1856年,黄冕担任江西吉安府知府,请曾国荃统带新军,在吉安对抗复兴军。曾国荃的吉字营,名字便取自“吉安”。

当时,复兴军在吉安击败曾国荃。黄冕被俘投降,受到吴捷重用。曾国荃侥幸逃脱。

众将看到吴捷带着黄冕莅临咸宁,便猜出了大半。

会议一开始,先由作战处长高翔介绍军情态势。作战参谋冯国瑞早就绘好了一幅敌我态势图。高翔对着地图,向大家介绍起当前军事态势。

北路军方面,罗大纲挥左七军第五师、太平军李秀成部,全歼湘军毕金科部,毕金科本人战死。

绿营王国才部三千人不敢应战,与复兴军甫一交手,就溃散了一半,其余一千余人落荒而逃。一千多名绿营残兵赶在复兴军合围汉阳、汉口之前,抢先跳出了包围圈。这些人战斗力低下,无需多虑。

江北湘军只剩两千人,由湘军大将普承尧统领,已被复兴军包围,覆灭在即。

另外,胡林翼兵行险着,率领两千人在汉口下游黄州渡江,给北路军造成不小的麻烦。

吴捷已经传令罗大纲,要他把李秀成部太平军留下,向湘军普承尧部发起强攻。罗大纲本人则与复兴委员于中川一起,率领北路军主力,迅速向荆州、襄阳进军,尽快夺取湖北。

胡林翼本来就体弱多病。据敌工处的情报,胡林翼在武昌城外受了枪伤,命不久矣。胡林翼这两千残军,由韦俊负责追剿。

中路军、南路军方面,当面之敌已被他们打得七零八落。湘军残余还有大约一万五千人,分驻马鞍山、贺胜桥、金牛镇。其中,曾国藩曾国荃兄弟驻贺胜桥,兵力最盛,约有八千人。

这些湘军都已陷入绝境,粮草、弹药无以为继。官兵士气低落,开小差现象非常普遍。

复兴军利用宣传弹,向湘军展开了强有力的攻势。宣传弹里的宣传书雪片般飞向湘军阵地,湘军官兵争相抢夺劝降书,准备凭此向复兴军投降。

曾氏兄弟束手无策,只能靠严刑峻法维持军纪,防止湘军崩溃。已有湘军军官私相沟通复兴军,试探投降条件。

湖南方面,复兴军攻克了株洲,太平军黄文金攻克了浏阳,威胁湘潭、长沙。湖南省内的湘军只可自保,无力支援曾氏兄弟。

湘军水师统帅杨载福带着三千水师从宜昌回到长沙,准备倾尽全力保卫长沙。

作战处长介绍完当前敌我态势,众将喜不自禁,对战事发展非常乐观,眉飞色舞地议论起下步军事举措来。

吴捷抽完一支烟,清了清嗓子,对众将笑道:“都别小声嘀咕了,有什么意见建议,都敞开了讲。我这次来咸宁,就是专门来听取大家意见的。”

复兴会讲究民主,只要上级尚未做出决定,下级皆可发表意见;又格外强调执行力,一旦上级做出决定,下级皆要闭紧嘴巴,无条件地执行上级决定。

众将互相对视一下,抓住机会发表起意见。

有人主张尽快转入进攻,全歼湘军残部。右二军第二师在咸宁之战中损失了不少陆战队员,师长杨易峰便持这种意见。他说:

“马鞍山、贺胜桥、金牛镇这三部湘军,分别由鲍超、曾国荃、李续宾统领,堪称湘军最精锐的部分。曾国藩的湘军大营也随曾国荃驻守贺胜桥。“咱们已经夺下了咸宁,贺胜桥门户洞开。我军士气正高,正可乘胜追击,全歼贺胜桥之敌,为死难的兄弟报仇血恨。只要咱们歼灭了这三部湘军,就能釜底抽薪,彻底打垮湘军。

“正如高处长所说,现在这三股湘军处于绝境,已是风声鹤唳。咱们正可一鼓作气,全歼湘军,然后再抓紧时间北夺荆、襄,南夺长沙、衡阳,彻底占领两湖。”

杨易峰的主张引起不少人附和,但也有主张围而不打的。譬如二师第五团团长蒋益澧,他在咸宁之战中表现亮眼,令大家刮目相看。蒋益澧的意见也受到大家的重视,他说:

“三股湘军彼此孤立,互相难以支援,突围无望。不如围而不打,等他们粮草、弹药彻底断绝之后,我们再去劝降他们,一定可以奏效。

“如果还有顽固不肯投降的人,到时候,湘军饿得没有力气打仗,弹药长时间得不到补充。咱们再去强攻,自己伤亡也会减少很多。”

冯桂芳是南路军统领,也是执委会委员,地位尊贵。他见吴捷带着黄冕参会,猜想吴捷主张劝降湘军。这与冯桂芳的想法不谋而和。他说:

“依我看,不如直接过去劝降湘军。我们复兴军一向主张优待俘虏、瓦解敌军。湘军和我们连年交战,对此心知肚明。这一次,他们已经陷入绝境,再抵抗下去,只有死路一条。

“形势如此,即便湘军高层想死战到底,下层官兵也很难再为他们卖命。大家要知道,湘军都是普通人,心里想的是军饷,想的是活命。

“只要我们开出友善的价码,湘军一定乐于投降。这将减少我军伤亡,有利于我军开展下步行动。”

众将见冯桂芳这样说,不再言语,不约而同地把眼光投向吴捷。

吴捷摁灭手里的香烟,说道:“老冯说得不错。大家都是自己人,也都是高级干部,我也敞开了讲。我们要打军事仗,也要打政治仗。如何正确对待这三部湘军呢,关键要跳出思维定势,向我们的总体战略看齐。

“二次西征的总体目标是什么?当然是为了夺占两湖。不仅要军事占领两湖,还要在两湖建立基层政权,要在两湖发动群众,平分耕地。

“若只是军事占领两湖,咱们大可不必自找麻烦劝降湘军,直接歼灭他们即可。但打天下易,坐天下难。咱们复兴军能用于两湖的只有五万人马,而两湖人口加起来有近七千万。

“我们要想真正占领两湖,必须在两湖建立基层政权,必须与两湖知识分子合作,必须得到两湖士绅的支持。湘军与士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我们不分青红皂白地歼灭这些湘军,还能指望两湖士绅与我们合作吗?”

喜欢晚清第一枭雄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晚清第一枭雄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