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晚清第一枭雄 > 第369章 曾国藩决计投降

晚清第一枭雄 第369章 曾国藩决计投降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6:06:45 来源:书海阁

丁日昌跃跃欲试,正要向黄冕提问洋务上的事,却听到曾国荃冷不妨地问道:

“吴捷在信中允诺,会善待湘军俘虏,这是真的吗?假如我们投降,会成建制地保留湘军吗?会给我们多大的官做?”

此言一出,大家都齐刷刷地把目光投向了曾国荃。曾国藩耻于投降,众将也不好意思谈投降的事。

倒是曾国荃言行无忌,仗着自己是曾国藩的亲弟弟,直接问起了投降的条件。

黄冕看了眼曾国藩,发现他似乎并未生气,便坦言道:

“复兴会一向主张善待俘虏,我和蒋益澧都曾是湘军俘虏。如今,我们也得到复兴会的重用,一个做水利部长,一个做复兴军团长,也算是人尽其才。

“说句实话,老朽自年轻时便留心水利事业。三十多年前,我任常州、镇江知府,在元和疏通刘河海口数百里工程;在上海修理蒲江塘工程;在常州修浚孟河,建筑芙蓉圩。

“鸦片战争后,我被罚戍新疆,辅佐林文忠公,在伊犁兴修水利,兴办屯田40余万亩。可是,这些功业与我在复兴会短短一年的功绩相比,仍然显得微不足道。

“复兴会的组织能力、办事效率、专业程度是远远超出大家想象的。我去年担任水利部长,至今不过一年时间,却在江西兴修水利,疏浚袁河、修水、赣江、鄱阳湖等大江大河,动作颇大,效果显着。

“去年,长江流域大旱,江西有些地方不受干旱影响,粮食反而增产,正得益于水利设施的完善。可以说,从这一年来看,复兴会信任我,使我的水利专长得到发挥。

“我也感激复兴会,心甘情愿为复兴会效劳。涤帅之才十倍于我,九帅、雪帅之才又十倍于蒋益澧。若大家肯归顺复兴会,一定能得到复兴会的重用。

“而且,国家内忧外患,百姓贫困不堪,清廷无能,官员颟顸。如今,华夏正处于数千年来未有之危局,外有列强入侵,内有饥民起义,非复兴会不足以救华夏……”

底下一员年轻的幕僚,毫不客气地站了起来,打断了黄冕的话。他说:

“老先生,大家各为其主。您是我们的前辈,也曾做过大清的官员,大清再不好,也曾授予您官职,也曾让您光宗耀祖。

“咱们都是读书人,熟读圣贤之书。圣贤一再教导我们,要忠君,要有气节,要爱民。您替复兴会过来劝降我们也就算了,怎么能忘恩负义,一再指摘大清国的不是呢?”

讲话的人名叫张裕钊,时年三十四岁,湖北鄂州梁子湖畔东沟镇龙塘张村人。梁子湖位于金牛镇北面,如今已被复兴军占领。

张裕钊举人出身,考进士时落第,却考中了国子监学正。当时的主考官正是曾国藩。所以,张裕钊成了曾国藩的学生。

历史上,他与黎庶昌、薛福成、吴汝纶等人一起,被合称为“曾门四学士”。

张裕钊淡泊名利,做京官时目睹官场黑暗,辞官回乡。1854年,曾国藩进军湖北,听说张裕钊在武昌勺庭书院讲学,遂召他办理文案。

此人无心钻营,在曾国藩幕中“独以治文为事”。他最大的成就在于书法,融北碑南帖于一炉,创造了影响晚清书坛百年之久的“张体”。范当世、张謇、姚雪臣、朱铭盘、日本人宫岛咏士等都是他的学生。

黄冕听说过张裕钊,只把他当作一般的酸腐文人,反驳道:

“大家既然都是读书人,岂不闻明末大儒黄宗羲早就有言,‘天下为重君为轻’、‘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若大家真的以天下为重,真的心怀天下苍生,就应该弃暗投明,不要再抱残守缺,怀什么忠君、节义之念。何况,现在复兴军已经完全包围了湘军,正在猛攻金牛镇、马鞍山。

“大家都与复兴军打过不少战,知道复兴军的厉害,也应该知道复兴军一向善待俘虏。这一次,湘军已经陷入绝境,插翅难飞。

“复兴会诚心招降大家,大家何不顺势投降呢?早日投降,便能早日得到复兴会的重用。假若困兽犹斗,只会增加湘军伤亡。

“从已经投降的湘军官兵来看,湘军士卒乐于投降,不想白白送命。大家何不遵从士兵们的想法,尽早投降呢?”

张裕钊还想分辨,却被曾国藩制止住了。

曾国藩一介书生,草草创办湘军,却一战得名,最终在历史上平定了太平天国。所谓誉满天下者,毁亦满天下。曾国藩严于杀贼,被后人冠之以“曾剃头”的诨名。

其实,曾国藩也意识到了融洽军民关系、善待敌军俘虏的重要性。

譬如,曾国藩就亲自创作了《爱民歌》,要求湘军时时传唱。《爱民歌》堪称湘军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词有:

“军士与民如一家,千记不可欺负他”、“第一扎营不贪懒,莫走人家取门板,莫拆民家搬砖石,莫踹禾苗坏田产,莫打民间鸭和鸡,莫借民间锅和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再如,湘军后来大量俘虏太平军,杀俘、虐俘问题随之而来。曾国藩又创作《解散歌》,教导湘军善待俘虏,歌词有:

“往年在家犯过罪,从今再不算前帐。若遇胁从难民归,莫抢银钱莫剥衣”、“第一不杀老和少,登时释放给护照”、“第四不杀打过仗,丢了军器便释放”……

只是,湘军初以师生、同乡为纽带,尚能保持强大的凝聚力。到现在,经历过九江之战、江西之战、武昌之战的接连惨败,湘军纪律已经逐渐败坏,战斗力也大不如前。

即便是湘军精锐吉字营,也陷入了扩军、打胜仗、抢劫、军纪败坏、裁兵、募新兵、扩军的怪圈。

近两年,湘军经常与复兴军作战。复兴军善待湘军俘虏,湘军也投桃报李,善待复兴军俘虏,双方已经形成了某种程度的默契。

这一次,湘军身陷绝境,曾国藩也无力回天了。可是,大家都能投降,唯独曾国藩不能投降。他沉吟已久,问黄冕道:

“服周兄,贵会会长吴捷在信中说,若湘军肯投降,可以改编为一个师,由湘军将士充任各级官佐。同时,湘军中下级官兵都能得到保全,走留两宜,概不限制。此话可当真?”

黄冕心中狂喜,这一次,他劝降湘军的使命可要告成了。他镇定地答道,吴捷一向言出必行,决不食言。

中军帐内的湘军大员们亦深舒一口气。最感高兴的应该就是曾国荃了。在他看来,黄冕尚能担任水利部长,以哥哥曾国藩的名望,必能官居黄冕之上。

谁知道,曾国藩却说道:“我也有两个小小的请求,不知贵会能否答应。

“第一,复兴会的俘虏政策,一般只优待下级官兵。对于湘军来说,营官以上军官,都要强制扣留。我们这次主动投降,请复兴会尊重营官以上军官的个人意愿,愿意解甲归乡者,请复兴会一概放归。

“第二,曾某世受皇恩,从一介农家子弟,跻身朝廷二品大员。蒙皇上信任,曾某得以创办湘军,略有成就。我是一个旧派读书人,不敢妄事二君。

“湘军可以投降,但我必须殉节。我死后,请复兴会格外开恩,准沅甫护送我的尸首还乡。沅甫,你要不要再带兵打仗了,从此归老荷叶塘老家,读书、课子、耕田即可!”

曾国藩的话就如晴天霹雳,惊得曾国荃说不出话来。他不仅有心投降复兴军,而且功名心重,还要继续统带军队建功立业呢!

曾国荃愣了半天,才说道:“大哥,咱们投降就投降了,何必要殉节呢?要是非要殉节,咱们带着剩余的兄弟拼个鱼死网破!”

黄冕赶忙说道:“涤帅千万不可殉节,涤帅有经天纬地之才,正当在复兴会大展拳脚,岂能为满清殉节?至于宽宥军官问题,我当尽量向吴捷说情。吴捷一向宽宏大量,定会答应。”

帐内诸将反应过来,纷纷劝起曾国藩,表示愿意追随曾国藩死战不降。

曾国藩苦笑一下,说道:“怎么战?复兴军有铁甲舰,有开花炮,有燃烧弹,湘军有什么?咱们连最基本的粮草、弹药都快断绝了,拿什么和复兴军打仗?

“我死了,总归能向朝廷有个交待。你们是留是走,朝廷也不能过多怪罪你们。再者,我猜想,一旦复兴军吃下我们这支孤军,一定会乘胜追击,迅速深入湖南。

“朝廷即便想怪罪大家,也鞭长莫及。日后局势会发展成什么样,华夏会演变成什么样,我也无需操心了。

“九弟,听我的话,回荷叶塘老家,不要再带兵打仗了。咱们曾家不求发达,但求安安稳稳的,阖家幸福安康即可!”

帐内诸人都心生酸楚。曾国荃是个血性男儿,此刻也一腔悲愤,化作两行热泪。他跪倒在地,对曾国藩说道:

“大哥,我听你的!”

喜欢晚清第一枭雄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晚清第一枭雄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