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晚清第一枭雄 > 第386章 北伐

晚清第一枭雄 第386章 北伐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6:06:45 来源:书海阁

本文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欢迎下载APP免费阅读。

二次西征前,吴捷曾向参战的高级将领强调过,复兴军打下湖南、湖北后,不会在西面继续扩张。届时,复兴军得停止军事行动,把主要精力放在建立基层政权上。

总体上,二次西征比较顺利。湖南方面,南路军预计将在8月中旬完成对湖南全境的军事占领。

尽管吴捷并不主张继续扩张,南路军仍然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很多人向司令部写信,建议继续发动攻势。

特别是,广东经济发达,受到英国舰队的军事威胁。清军在广州附近集结了精锐部队,在粤北疏于防备。若复兴军此时从湖南攻入广东,必能得手。

但吴捷坚持既定战略,不准在西征方向上继续扩张。他熟悉近代史,对于当前形势有着不同凡人的理解。

1856年3月底,克里米亚战争正式结束。英国、法国、沙俄等欧洲列强纷纷调头东向,把目光投向东亚。

1856年10月,英国人借口“亚罗号”事件,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西方称之为“亚罗战争”。

同年,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与英国人组成英法联军,加入第二次鸦片战争。

但直至1857年12月,第二次鸦片战争尚未发生大的战事。因为这一年发生了世界史上赫赫有名的、规模宏大的印度民族大起义,印度称之为“第一次民族独立战争”,英国称之为“印度兵变”。

英国舰队本打算借口“亚罗号事件”侵略华夏,中途得知印度发生兵变,只得调头返航至印度,镇压印度民族起义。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印度民族大起义对东亚局势亦产生了重大影响。英国人镇压完印度起义后,解散了东印度公司,对印度展开全方位的、直接的殖民统治。

英国对印度的控制大大加强,从此开始以印度为前进基地,侵略缅甸、阿富汗、中国等亚洲国家。

如今是1857年7月,英军主力仍在印度,在广东存在感一般。而广东方面刚刚镇压完天地会起义,练就了一支编配新式枪炮的绿营。

复兴会对湖南的占领尚未完成,扩军也未完成。此时进攻广东,将极大地拉长补给线,并不明智。

吴捷发动二次西征,把复兴军精锐都抽调至两湖战场。此举使复兴军能够顺利歼灭湘军主力、夺占湖南湖南,但也造成天京战场兵力空虚,战事皆连不利。

清军江南、江北两大营共有绿营精锐约七万人。其中江南大营有四万人,和春为统帅,张国梁副之。江北大营约有三万人,德兴阿为统帅。

太平军一破江南、江北两大营没多久,天国爆发天京事变,未能追歼清军江南、江北两大营残余。清军借助天京事变,重建江南、江北两大营。

清军两大营七万人是绿营中的精锐,也是清朝正规军中唯二的能够进行机动作战的精锐部队。(另一支为僧格林沁的马队,负有护卫京畿之责,不能轻易离京。)

如今,清军两大营趁复兴军主力在二次西征,正在加紧围攻天京、镇江。清军主攻镇江,准备先拿下镇江,再集中兵力进攻天京。

在清军看来,天京是太平天国的首都,也是复兴军的老巢。攻克天京,对于清军来说具有无比重要的意义。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但对吴捷来说,复兴会的核心根据地在江西九江,天京的得失并不像清军想象的那么重要。

所以,他敢于集中兵力,冒着丢失天京的风险,毅然决然发动二次西征。

现在,二次西征取得空前大捷,天京方面却接连告警。据留守天京的康可铨汇报,复兴军在天京以东只剩镇江一座孤城,就连瓜洲都被清军攻占了。

镇江守将为太平军吴如孝,与镇江城外的秦日纲互相支撑,势难持久。康可铨估计,镇江城撑不过这个冬天,必会被清军所破。

客观上来讲,秦日纲在天京以东主持战事,手下不到一万五千太平军,却要对付清军两大营七万人,确实难以抵挡。

以康可铨的能力,守卫天京还是不成问题的。但吴捷决定趁此机会,从西征战场抽调兵力,回师东征,一劳永逸地解决清军江南、江北两大营,攻占江苏、浙江膏腴之地。

他刚向湖南军政委员会透露了东征之事,左宗棠立马发言道:

“会长天资英纵,复兴军所向披靡,何不出奇制胜,派遣一支精兵,直取燕京呢?”

此话一出,连黄冕都大吃一惊。左宗棠毕竟是旧知识分子,受过忠君孝悌的教育。

如今,他却急着献计给吴捷,是为了报复咸丰诛杀左宗棠的密谕?还是他性格使然,大嘴巴的的毛病又犯了呢?

本文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欢迎下载APP免费阅读。

吴捷连想都没多想,说道:“太平军曾孤军北伐,两万老兄弟全军覆没。殷鉴不远,我们要先巩固好沿江根据地。北伐的事,要从长计议,先做好万全的准备。”左宗棠颇不服气,说道:“会长,当年明朝永乐帝南下靖难,几乎只靠一支孤军直取南京。夺下南京之后,建文帝死难,明朝皇位立马传至永乐帝手中,汉地十三省绝少有反抗者。

“燕京为清朝首都,只要咱们能够夺下燕京,各省必有响应者。这比我们一省一省的征伐可要简单、快捷多了!”

左宗棠神情郑重,吴捷不得不认真对待他的提议。他想了想,对道:

“永乐帝南下靖难,夺下了建文帝的皇位。这在当时人的观念里,此事乃是朱家的家事。若我们北取燕京,在时人看来,无异于改朝换代,各省恐怕难有响应。”

左宗棠正要分辩,冯桂芳却抢先说道:

“也不尽然。清朝与元朝一样,乃异族统治汉族。当今的华夏,满人不超过一百万人,八旗兵丁不超过二十万,汉人却有四亿人。

“观当今的清朝,清廷中枢仍然把满汉之防摆在内忧外患的首位。第一次鸦片战争时,镇江的八旗守军为了防止汉人给英军带路,对镇江的汉人实行预防性屠杀。

“曾国藩率领湘军为朝廷立下赫赫战功,却始终得不到咸丰的信任,不给官,不给饷。地方汉族士绅也与清廷离心离德,若我们能够直取燕京,各省必定会有响应者。

“直取燕京,可以釜底抽薪,直击清廷命门。到时,不说各地督抚群起响应,天地会、白莲教等会党也会见机而起……”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左宗棠也不甘示弱,献计道:“太平军北伐,走的是陆路。我们复兴军水师强盛,可以组织一支舰队,走海路直抵天津。

“然后,陆师在大沽口登陆,水师炮艇沿海河溯往内陆,先夺天津,再夺燕京,完全可行!”

冯桂芳是左七军军长,堪称复兴会第一流的人才。左宗棠之才更不必说,得到了历史的检验。

他们两个人都主张北伐应优先于东征,使吴捷不得不郑重考虑北伐之议。

感谢大家的支持,求银票 收藏!

喜欢晚清第一枭雄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晚清第一枭雄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