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晚清第一枭雄 > 第396章 长途奔袭

晚清第一枭雄 第396章 长途奔袭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6:06:45 来源:书海阁

从武昌至上海,走陆路约有一千公里。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复兴军在正常情况下,步兵每日可行军四十公里,若强行军,可走六十公里。最精锐的侦察兵,连续一昼夜急行军可走一百二十公里。普通骑兵一日可行一百四十公里,若连续一昼夜急行军,可走两百五十公里。

从武昌至上海,若沿长江走水路,大约有一千五百公里水路。

长江上的传统木质帆船,在最理想的情况下,顺风顺水,一昼夜可行船一百二十公里。若顺风逆水,一昼夜可行船五十公里。

这种船运速度与步行相比,可谓有天壤之别。所以在古代,水上航运相对陆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复兴会旗下的姑塘造船厂、武穴造船厂已经开始大量生产蒸汽轮船。汽轮的航速、载重,相对木船来说,又有了质的飞跃。

右二军最新式的200吨级铁甲舰,使用螺旋桨推进技术。如果使用优质燃煤,航速可达12节,即每小时22公里。假若一昼夜连续航行,理论上可航行五百二十公里。

武穴造船厂生产的最新式商船,无需披挂铁甲,船体较轻,航速较铁甲舰更高,可达到14节。

就当时的军事技术而言,这种恐怖的行军速度使复兴军在清军面前具备了无与伦比的优势。

9月14日上午,吴捷乘战舰抵达安庆。安庆是安徽省省会,安徽军政委员会主任雷振邦,副主任李瀚章等人已得到消息,在码头处等候多时。

李瀚章是湘军降将,在1855年九江之战中归顺复兴会。

塔读小说APP,完全开源免费的网文站

雷振邦向吴捷简要汇报了安徽省目前的概况,说自己正在集中精力在庐州府、六安府搞土改,也分兵在凤阳、泗州发起了佯攻。

吴捷说:“老雷,就现在的形势看,佯攻恐怕是不行的。我看,你们得发动一波大的攻势,进一步吸引清军主力,配合我们东征苏浙。”

雷振邦深感为难,说道:“会长,第三师眼下都快抽空了。我手上实在是无兵可用了。眼下颍州、泗洲两地,全靠捻子在打头阵。捻子人心不齐,不堪大任呀。”

吴捷早有预料,笑道:“早知道你有困难。我这次调来了一支太平军,为首是员小将,名叫陈玉成。这波攻势,由陈玉成负责。他这支人马,以后归入第三师编制。”

陈玉成虽然才二十岁,却已成为太平军中的杰出战争将。他作战英勇,功勋卓着,得到了很多复兴会高级干部的认可。

几个月前,在武昌之战中,陈玉成率部参战,曾与湘军悍将鲍超、李续宾交战,取得优异战绩。陈玉成军本在南路军序列,与第二师、第四师并肩作战。

左七军第二师、第四师在战后补充了很多湘军俘虏。陈玉成军中有两千名广西老兄弟,与这些湘军俘虏关系并不融洽。

陈玉成是个难得的将才,喜欢打仗不喜欢民政。吴捷征求了他的意见,把他调往皖北前线,从此归入第三师的建制。

雷振邦知道陈玉成少年英雄,大喜过望,问道:“会长,听说湖南境内的太平军都已接受改编,在各级配备了复兴委员。不知陈玉成的搭档是谁?”

复兴军实行军政双主官制,每一级都有两名军官,互为搭档。

本文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欢迎下载APP免费阅读。

吴捷告诉雷振邦,与陈玉成作搭档的复兴委员是沈骏,兼任参谋长。武昌之战时,沈骏还是第二师侦察科长。

雷振邦想起了沈骏。沈骏曾是近卫团第一连连长,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将军苗子。

雷振邦向吴捷表示感谢。吴捷却说:“不要感谢我,要感谢组织。”他又向一旁的李瀚章问道:

“筱泉,你家少荃什么时候归顺呀?”

李瀚章大吃一惊,不知道吴捷为何对自己的弟弟李鸿章如此感兴趣。

李鸿章年纪轻轻便中进士,点翰林,少年得志。但他素怀大志,不甘心在京城浪费青春,便于1853年离开京城来到皖北,试图以军功获得更高的功名。

与历史上的一样,李鸿章才干优长,很快便在皖北立下了威名。1855年初,趁湘军在江西发动攻势,李鸿章率领团练攻占庐州,“奉旨交军机处记名以道府用”。

然而,他年轻气盛,功高震主,引来官场嫉恨。一时间,谣言四起,李鸿章在乡间几乎难以自立。

1857年,李鸿章的父亲李文安病死。李文安与曾国藩是同年进士,曾在京城穿针引线,让李鸿章拜曾国藩为师。

李文安病死后,李鸿章在外带兵打仗,照例应该夺情,无需回乡守丧。

塔读小说APP,完全开源免费的网文站

但安徽巡抚、满人福济径直上书朝廷,奏报李鸿章丁忧,夺去了李鸿章的兵权,逼迫李鸿章回乡。

李鸿章之才胜于曾国藩,而为人处事又胜于左宗棠,所取得的成就、地位也胜于曾国藩、左宗棠。只是,他在甲午战争中战败,负责签订《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在历史上留下了骂名。吴捷看重李鸿章,自然是看重了李鸿章的才干。李瀚章不可能未卜先知,也就不明白吴捷为何如此在意李鸿章。他小心说道:

“上月初我军攻下庐州,但我弟弟已经离开合肥老家,音信全无,大概是去颖州府投奔袁甲三了。我再向袁甲三修书一封,尽力劝降袁甲三。”

袁甲三是河南项城人,道光十五年进士,与工部侍郎吕贤基是同年进士。吕贤基与咸丰帝关系密切,受李鸿章撺掇到皖北办理团练,对抗太平军。

吕贤基出京时,带上了李鸿章,也奏请让袁甲三“帮办军务”。当年,吕贤基战死,袁甲三却能征善战,接连挫败皖北的太平军、捻军,一时间竟解开了皖北的乱局。

历史上,袁甲三官至漕运总督兼江南河道总督,提督八省军门。他有个名气更大的侄孙—袁世凯。

袁世凯在晚清的崛起,离不开李鸿章的提携。袁甲三与李鸿章有着过命的交情,李鸿章又怎么不会提携袁家后人呢?

吴捷叮嘱雷振邦和李瀚章道:“陈玉成归入第三师后,预计会打破皖北的战局,为二次北伐营造更大的声势。袁甲三、李鸿章都是汉人,又与莜泉关系密切。

“你们要趁机劝降他们,必要时,可以让袁甲三做安徽省守备师的师长。李鸿章也要优待他,日后可以让他在江苏主持洋务。”

塔读小说APP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9月15日下午,吴捷乘船抵达天京。天京是太平天国名义上的首都,尽管太平天国已经名存实亡,这座古都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

东征苏浙后,吴捷准备正式改旗易帜,废除太平天国国号。届时,天京仍将是新国家的首都。

兵贵神速,吴捷只在天京短暂停留几个小时,为船队加煤、补充给养。

康可铨在仪凤门外码头处迎接。他很早就追随了吴捷,是吴捷早期最为倚重的大将。

1853年,吴捷率军移防江西九江。杨秀清为削弱吴捷,将康可铨留在天京城外,直至天京事变。

康可铨的五千精兵在天京事变时趁乱攻入城内,为复兴会入主天京做出了最大的贡献。吴捷对康可铨信任有加,令他驻守天京,全面主持天京以东的军政事务。

复兴会的电报网最东边只到天京,复兴会总部与上海支部联系困难。上海支部尽管富得流油,也必须服从康可铨的指挥。

有康可铨坐镇天京,挡住清军江南、江北两大营,吴捷得以放手二次西征,取得了攻占两湖的辉煌胜利。

老友相见,心情甚是激动。吴捷破例与康可铨拥抱,以示亲昵。

康可铨有些不习惯,转而谈及正事,说道:“上海支部前天来了密信,说工人自卫队、红帮已经做好了准备,随时可以接应复兴军入城。

本文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欢迎下载APP免费阅读。

“唯一麻烦的可能就是英国驻沪领事阿礼国组织的本埠义勇队,约有三百人,由外国侨民、正规军组成,战斗力较强。

“再就是华尔的洋枪队,约有五百人,以洋人雇佣兵、马来人为主,战斗力一般。

“英国主力战舰都不在上海,也不在宁波。清军广东水师的红单船听说右二军要来,都逃到了下游,大致在江阴、常熟一带。”

吴捷十分高兴,放眼望去,正是秋高气爽,千里澄江似练。他率领着右二军走水路孤军深入,一路高歌猛进。再过两天,他就能到达上海。

夺下上海这座最耀眼的东方名珠后,复兴会将夺下华夏最大的出海口,从此直面大海,阔步向工业国迈进。

喜欢晚清第一枭雄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晚清第一枭雄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