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晚清第一枭雄 > 第401章 法国人的恐吓

晚清第一枭雄 第401章 法国人的恐吓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6:06:45 来源:书海阁

塔读小说APP,完全开源免费的网文站

吴捷向各国外交官允诺,将在上海建立一个高效廉洁、鼓励工商业的政府。又说要采用共和政体,大步向文明国家迈进。

这不禁让在场的外交官心生憧憬。

满清咸丰皇帝是一个思想异常顽固的人,列强无法与之展开平等对话。在封建**政体下,咸丰说一不二,满清与列强也毫无互利合作的可能。

传统华夏以天朝上国自居,实施朝贡外交体系,毫无近代外交概念。在清朝皇帝眼里,外国要么属于藩属,要么属于蛮夷,怎么可能与之平等对话呢?

乾隆、嘉庆年间,英国两次遣使来华请求通商。满清政府误认为英国是来进贡的,又因为对方不肯下跪,两次都不欢而散。

乾隆、嘉庆两帝虽然不懂近代外交,毕竟还亲自接见了英国使臣,即1792年的马戛尔尼、1816年的阿美士德伯爵。

马戛尔尼访华时,清朝国力正处于巅峰状态。但马戛尔尼见多识广,从骄奢淫逸的官僚阶层、穷困不堪的农民阶层、落后的科学、军队中看出了康乾盛世背后的隐忧。

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个古老的东方国家就像是一艘陈旧而又古怪的战舰,即使不会立即沉没,最终也会在海岸上粉身碎骨。”

1840年,英国人果真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打得清军毫无招架之力。从此之后,满清皇帝天朝上国之梦开始破碎。

乾隆、嘉庆还有些许自信,敢于接见洋人。道光、咸丰皇帝都很惧怕洋人,从来不敢接见洋人。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道光帝不愿接见外国公使,反而让地方督抚处理外交事务,导致清朝在对外事务上非常被动。地方督抚也有样学样,譬如两江总督便把外交事务推给上海道台。一国外交大权,竟交给一个地方官员办理,实在是滑天下之大稽。

咸丰从道光帝手中接过帝位时,只有二十出头。年轻人本该思想开明,咸丰帝却异常顽固,拒绝接见洋人,对外国大使当面呈递国书一事非常抗拒。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英法联军已经攻占大沽口,逼近京师。咸丰最关心的不是割地赔款,却是要想方设法阻止外国人进京,从而避免接见洋人。

他刚愎自用,宁肯与英法联军决裂,也不愿让洋人当面向他呈递国书,使战局逐渐恶化。

英法联军攻入京师,火烧圆明园。咸丰逃往热河,留下弟弟奕?与洋人议和。

咸丰对割地赔款等条款都没有异议,却还是纠结于洋人要当面呈递国书这个问题。他表示如果洋人执意当面呈递国书,他将坚决不回京师。

日后,咸丰果真在热河行宫去世,至死没有接见洋人。《天津条约》赋予欧美各国在京城建立外交机构的权力,清廷以同治帝年幼为理由,竭力阻止洋人晋见同治帝。

历史上,直至1873年,同治帝年满十八岁,才在紫禁城紫光阁内接见了日本外务大臣副岛种臣,以及俄国、美国、英国、法国、荷兰等国的驻华公使。

这样一个顽固、落后的封建**政府,是不可能主动与列强展开紧密合作的。这一点,早已在各国外交官中取得了共识。

那么,复兴会是否值得各国与之合作呢?毫无疑问,与满清政府相比,复兴会有着太多的优点。她主张共和,鼓励工商业,对洋人抱以友好的态度,主张以开放的姿态融入世界。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这些优点,外交官们从复兴会的宣传品上读到过,也从商人口口相传中取得了印证。

中下层的洋人对复兴会持以同情的态度,主张与复兴会交好。在复兴会治下,青年朝气蓬勃,百姓安居乐业,新式工商业蓬勃发展。不少洋商与中兴公司开展贸易,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最起码,在上海的洋人群体中,支持复兴会的人明显多于支持满清政府的人。特别是,不少商人与中兴公司关系紧密,他们尤其欢迎复兴会取代满清官府。

外交官们却不得不考虑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复兴会的崛起,会不会形成一个更加强大的华夏?一个强大的华夏,是否符合各国的利益?

不难从复兴会的宣传品中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复兴会将在外交上持以强硬的立场,坚定维护华人利益,坚决扞卫华夏主权。

如果让复兴会统治华夏,有利于洋人的超低进口税、领事裁判权、传教自由、航行自由等特权或将不复存在。

洋人外交官的心里没有理想,只有利益。只不过,有的是短期利益,有的是远期利益。在利益的驱使下,他们更倾向于扶植一个顺从、衰弱的满清政府,让其成为一个永久性的洋货倾销地。

一个强大的复兴会,有可能建立一个强大的现代政府,与各国构成竞争关系,危及各国地位。这是外交官们无论如何都要努力避免的。法国领事敏体尼傲慢地说道:“当前而言,燕京政府仍是华夏正统政府,得到了各国的承认。各国与燕京政府签订有条约,我们在上海的利益也有条约上的保证。

“如果复兴会想与各国保持友谊,就得尊重各国在华利益,就得遵守现有的条约体系。为此,保护上海地区的和平,维持上海地区的现状,是我们各国义不容辞的责任。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为此,我们将付出一切手段,保护上海地区和平、维护上海地区稳定。”

法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表现颇为积极,这具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

传统上,法国一直都是欧洲大陆第一强国。自十八世纪末起,法国开始长期陷入内乱。特别是1815年拿破仑一世战败后,法国不得不听命于“神圣同盟”,欧洲大陆霸主地位丧失。

1848年,欧洲爆发大革命,拿破仑一世的侄子路易.波拿巴趁机与天主教会保守势力联合,赢得选举,后称帝,称拿破仑三世。

拿破仑三世的成功,离不开天主教会的支持。1848年,他任命天主教党人做公共教育部长。1849年,法国出兵罗马,恢复教皇对罗马的统治权力。

天主教会也投桃报李,在1851年政变中支持拿破仑三世,使之顺利称帝。所以,法国人特别支持传教事业,叫嚣“传教利益高于商业利益”。

拿破仑三世当政期间,法国政局较为稳定。他使用国家权力强力干预经济,工商业发展迅猛,使法国经济顺利跃居世界第二,仅次于英国。

拿破仑三世野心勃勃,企图重建法国霸主地位,在外交上转持强硬立场。在德意志关税同盟、西班牙王位问题上,法国政府采取极为强硬的立场。而1856年的“马神甫”事件,正为法国入侵华夏提供了绝好的借口。

“马神甫”是指法国天主教传教士马赖。他在广西包庇教民,横行乡里,无恶不作,被时任西林县知县张鸣凤处死。法国以“为保护天主教而战”为由,与英国一起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

眼见英国领事阿礼国态度强硬,法国领事敏体尼也不甘示弱,言语中透露着战争威胁。

塔读小说APP,完全开源免费的网文站

吴捷知道,法国人外强中干,虽然态度高傲,其实力并不能与英国人相比。

法国人的兴趣在越南,试图把越南作为法国殖民地。与面积广袤的华夏的相比,越南地处东南亚,面积较小,易被法国控制。此时的法国舰队主力在越南,不在华夏。

吴捷不为所动,冷冷说道:

“对于上海地区的地位,我已经阐述过复兴会的立场。我们认为,上海是华人的上海,不是洋人的上海,不存在地位特殊之说。

“洋人在华有利益,却必须尊重华夏的主权,不得干涉华夏内政。复兴军是否进攻上海,属于华夏的家事。若有人横加干涉我们的家事,复兴军决不会退缩。

“我们有能力、有实力、有信心扞卫自家的主权,将付出一切努力、采取一切措施,粉碎一切横亘在复兴会前进道路上的敌人。”

喜欢晚清第一枭雄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晚清第一枭雄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