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晚清第一枭雄 > 第47章 仇人相见

晚清第一枭雄 第47章 仇人相见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6:06:45 来源:书海阁

萧朝贵率领三千精锐长途奔袭长沙,出敌不意,弄得清廷手忙脚乱。这长沙可是湖南省会,不折不扣的名城巨邑。

军兴以来,太平军尚未攻克过省会。若被他们攻下长沙,清廷颜面何在?

湖南局势糜烂,各方急报雪片似的飞往京城。年轻的咸丰皇上手握至高无上的权力,坐拥华夏这个人口第一的的大帝国,却深感无能为力。

湖北巡抚常大淳奏报湖北境内防军太少,要求将已经增援湖南的六千名鄂兵“就近拨回”。

两江总督陆建瀛奏称太平军将入江西,要求拟调湖北的一千皖兵改留在江西助防。

新任湖南巡抚张亮基不敢到长沙赴任,借口常德城防空虚,自请调苗兵一千、黔兵一千助防常德。

除了这些封疆大吏们的告急卖惨,前线武官也不断催饷,户部又不断哭穷。

御史们动不动就发起弹劾,不是参这个将校怯敌,就是骂那个疆吏无能,唯独讲不出破敌良策。

年轻的咸丰皇上六神无主,只好把前线战事推给赛尚阿,令他便宜处事。

这赛尚阿不是已经被革职了吗,怎么仍是钦差呢?

原来,被咸丰寄予厚望的新任钦差大臣、两广总督徐广缙见太平军势头正猛,不敢前往前线赴任,仍在广西境内逗留。老钦差赛尚阿尚未交印下台呢!

眼见情势紧急,赛尚阿也做出了新的部署,催逼总兵和春、常禄等前线武官移营东进,进逼郴州、永兴。

9月初,常禄率兵进驻兴宁小平冲,从东面进逼永兴。

9月9日,和春率李瑞、秦定三、江忠源等部进驻郴州东北要隘朱木山。

同日,清军德亮、张国亮所部四千捷勇赶至永兴,归常禄节制。

此时,常禄帐下已有马龙、德亮、张国亮等部约六千人,均驻在永兴东侧。

永兴附近的太平军只有罗大纲和吴捷所部,兵力不足五千,在数量上已经不及清军。他们又要分兵驻守险隘,兵力捉襟见肘。

眼见清军大兵压境,罗大纲和吴捷决定收缩战线,坚守要隘,不教清军威胁永兴。

常禄十分怯战,手下的张国梁倒是一员猛将。他自恃人多,开始主动挑衅太平军。

张国梁是广东人,出身社会底层,早年游侠江湖,为人行侠丈义。他是天地会头领,做过罗大纲的部下,与拜上帝会会众来往密切。

张国梁原名张嘉祥,江湖人称“大头羊”,后因投顺清廷,改名为“张国梁”,意为“国之栋梁”。

太平军兴起以后,张国梁迅速崛起,成为广西提督的部下,深为向荣倚重。

日后,他还成为清军名将。在曾国藩的湘军崛起之前,他是清廷最为倚重的武将。

张国梁作战勇猛,熟悉太平军作战特点,是太平军的劲敌。因他早年与罗大纲、石达开相善,身为天地会同袍,却最终投降清廷,故被太平军视为叛徒。

张国梁认定太平军难成大事,死心塌地成为清廷鹰犬。最可恶的是,他在镇压太平军的过程中格外卖力,用太平军的鲜血染红头顶的顶戴。

对于这个穷凶极恶的叛徒,太平军恨之入骨,却对其无可奈何。

一到永兴,张国梁听说驻守在灵坎桥的太平军兵力单薄,便向常禄主动请缨,带兵袭击灵坎桥。

张国梁久阵战阵,熟悉太平军弱点。他探知太平军精锐都在长沙和郴州,永兴的太平军人数不多,便极力向常禄建言,鼓动常禄主动进攻永兴。

常禄为满人,因镇压太平军有功擢升河北镇总兵。他自有一套与太平军战斗的“心得”,认为太平军类似明末的流寇,不应从正面对抗。清军应当避其锋芒,待太平军撤退时紧追不舍,寻隙而击。

常禄劝张国梁,说永兴的太平军扎营已久,营盘坚固,清军不应强攻。

可张国梁立功心切,再三向常禄请战。常禄壮之,转念一想,正好可借此机会让上峰看到自己的勇敢。他额外拨给张国梁一千精兵,凑成两千人,勉励张国梁奋勇杀敌。

张国梁9日才到达永兴,10日便率领两千大军进攻灵坎桥,可谓神速。

灵坎桥位于永兴城东北,扼守着耒水和城北官道,是通往安仁的要隘。若太平军丢失灵坎桥,将被敌军堵住去路,也就不能顺利撤出永兴、通过安仁前往长沙。

正因为灵坎桥位置十分重要,吴捷派副帅邹世安驻守。邹世安安排重兵驻守灵坎桥,另外在灵坎桥以北二里处连设三座营垒,作为防御灵坎桥的外围据点。

这三处据点合计有两百人马,都是邹世安的老部下-天地会瑶人,由旅帅李珊元率领。

李珊元孤立在灵坎桥外,只有二百兵马,怎是张国梁的对手?仓促之下,李珊元只得烧毁营垒,率军退到灵坎桥,与邹世安合军一处,拼死抵抗。

邹世安也只有六百人马,只能凭借营垒固守。所幸灵坎桥地势险要,张国梁施展不开人马。

张国梁将两千兵马分成三队,轮番进攻灵坎桥,试图疲惫太平军,然后乘机夜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灵坎桥距离永兴城不到十里,邹世安告急,永兴守军群情激愤。

想不到,清妖竟敢主动过来挑战!

罗大纲更是义愤填膺。

当年,张国梁游侠江湖,身负数条人命,被官府四处通缉。张国梁走投无路,投奔了身为天地会大舵主的罗大纲。罗大纲十分赏识他,提拔他做了天地会的头领。

想不到,自己当年看走了眼。张国梁意志不坚,做了清廷的鹰犬。现如今,他竟然率领大军,大举进攻昔日的恩人。

是可忍,孰不可忍!

罗大纲亲自率领五百精兵支援灵坎桥。吴捷生怕罗大纲意气用事,又因灵坎桥本就是吴捷的防区,便也率领五百精兵上前支援。

小小的灵坎桥,骤然集中了敌我四五千兵马,一场恶战即将展开。

待罗大纲和吴捷赶到灵坎桥时,清军前锋已经突入灵坎桥主营营垒。

邹世安手下多是新兵,眼见清军突入营垒,难免仓皇失措,又有人开始溃逃。邹世安连斩数个逃兵,总算稳住了局面。他亲自挥舞长矛,带着士卒迎击清军。

无奈缺口越来越大,更多的清军涌进营盘。

值此千钧一发之时,罗大纲和吴捷率军赶到。

罗大纲虽已五十多岁,却是老而弥坚,神勇不减当年。他在亲兵的簇拥之下,骑一匹枣红色骏马,穿一身银色轻甲,直奔营垒缺口。

罗大纲边骑马,边挽起大弓,“嗖”的一声射出一支毒箭,清军一员偏将应声落马。那清将本矗立在营盘缺口处,指挥营外的清军进入营内战斗。清军军官毙命,周围的清军士卒正要上前营救,罗大纲又是一箭,射中最近一名步卒。

眼见罗大纲箭无虚发,清军不敢靠前,纷纷回撤。

罗大纲的部下一涌而上,堵住缺口,开始围歼落在营盘内的清军。

罗大纲属下的士卒都是天地会的亡命之徒,十几年前就开始与官军作战。他的亲兵更是精锐中的精锐,个个以一敌十。这群人如狼似虎,三下五除二就把营盘内的数十个清军一一擒杀。

张国梁见状,重新在灵坎桥前列阵,又一次组织进攻。他果然是个剽悍之徒,不顾作战失利,仍敢再次战斗。

邹世安急忙向吴捷和罗大纲献计,说道:

“两位大人,清妖势大,张国梁剽悍至极。小人营中有本地天地会党,熟悉此间小道。小人愿意督率五百兵马,走小道绕至敌军身后,偷袭张国梁。届时,两位大人从正面强击清妖,我从侧后策应,必能破贼。”

吴捷沉吟片刻,说道:“我刚好带来五百生力军,世安营中士卒已经疲惫,就让他们留在营中。罗大哥,我和世安带五百人绕到敌后,劳您在阵前和张国梁周旋。到时,咱们前后夹击清妖,如何?”

罗大纲点点头,说道:“事急矣,你们快去吧。路上小心,不要盲目盲干。”

于是吴捷和邹世安悄然从营内撤出,在向导带领下,翻越山间小道,向敌后进发。

罗大纲为掩护吴捷,在营前大张声势。他跑到营外叫阵,冲着敌军大喊:“张嘉祥,你还认得我吗?”

喜欢晚清第一枭雄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晚清第一枭雄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