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晚清第一枭雄 > 第69章 轻取汉阳汉口

晚清第一枭雄 第69章 轻取汉阳汉口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6:06:45 来源:书海阁

罗大纲筹建水营未成,便被杨秀清夺去了水营兵权。不过,他私自截留了五百艘大船,留作自用,并不交给唐正才。杨秀清对此心知肚明,却也只好听之任之。

岳州距武昌六百里,走水路顺水,只须两天就能到达。既然已得岳州,太平军下步自然就要进攻武昌了。

12月16日,太平军进占城陵矶。城陵矶是长江边上的一座大矶,背靠长江,南扼洞庭湖,是从洞庭湖入长江的咽喉,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太平军夺占城陵矶,可以长驱直入,直趋武昌。

17日,太平军先锋军经城陵矶东下武昌。先锋军仍由罗大纲与吴捷两支部队组成,共五千人,全部乘船。

太平军兵锋直指武昌,形势对太平军出奇地有利。

罗大纲、吴捷在岳州、益阳夺得大量民船,足以承载全军。太平军可以全军走水路,顺江而下,行军速度大大加快。

清军主力还在益阳、岳州一带,他们没有船只,只能走陆路,行军速度缓慢。

石达开额外率领四千骑兵,走陆路趋武昌。他分出一千人马作后卫军,专门在险隘处阻击清军,进一步迟滞清军行军速度。另外三千人也都是骑兵,行军速度很快,清军根本追不上。

杨秀清安排石达开走陆路,并非船只不够,而是因为:一、战马不便乘船;二、有必要在陆路阻击清军追兵,迟滞清军行军速度。

武昌城防空虚,清军主力又远在益阳,根本抵挡不住如日中天的太平军。

18日,太平军罗大纲部攻克武昌上游港口簰州镇。

19日,太平军吴捷部攻克军事重镇金口。金口位于武昌上游六十里处,是武昌江防的上游门户。金口一失,武昌再无屏障。

20日,太平军先锋军抵达武昌,停泊在汉阳鹦鹉洲。

武汉共有三镇,江北为汉阳、汉口,江南为武昌。

武昌为湖北省会,九省通衢,是天下重镇,为兵家必争之地。

汉阳位于汉江西岸,汉口位于汉江东岸。两城繁华富庶,物资充沛,本可以拱卫武昌。

武汉三镇,以武昌最为紧要。而要破武昌,必先破汉阳、汉口,以剪除武昌羽翼,切断粮草供给。

罗大纲与吴捷的主要任务,就是先行占领汉阳、汉口,封锁长江,孤立武昌。

清军在整个武汉三镇只有不到四千守军。

清军方面,湖北巡抚常大淳、提督双福是湖北境内最高文、武官员,负有防守武汉之责。两人自知兵力单薄,不能同时守卫三城,便将全部兵力收缩进武昌城,企图固守武昌,等待向荣的援军。

武昌城濒临长江,附近多条河流和江,有汉关、金沙洲、白沙洲、鲇鱼口等水路要隘。城外山岭起伏,便于设置炮台,构筑防御阵地,筑垒固守。

若清军凭险固守,未尝不能一战。但常大淳、双福认为守军兵力单薄,士气低落,将城外城防阵地全部放弃,守军全部入城。

清军走得匆忙,就连炮台都没毁坏,大炮、炮弹全都遗留在炮位上。

清军认为太平军会利用城外民居攻城,勒令百姓入城,准备在三天后放火烧毁民居。但太平军进军神速,清军提前放火,又紧闭城门,防止太平军混入城内。

老百姓房屋被毁,又不能入城,无家可归,衣食无着。他们对清军恨之入骨,不少人转而投奔太平军。

21日,太平军在长江北岸登陆,进逼汉阳。罗、吴二人兵分两路,吴捷进攻城外制高点龟山,罗大纲从正面进攻汉阳城。

汉阳城内只有八百守军,不战先溃。城内官员终于硬气了一把,知府董振铎、陕西副将朱瀚率亲兵巷战而死,不过螳臂当车而已。

太平军轻取汉阳。

22日,罗大纲驻守汉阳,吴捷率部渡过汉江,准备进攻汉口。

没想到,汉口已无清军一兵一卒,官员亦已逃散。吴捷不战而占领汉口。

汉口是座大城,位于汉江与长江交汇处,是华夏商业重镇。城内富商云集,商栈货物堆积如山,决非道州、郴州等普通城市可比。

太平军入城前,吴捷接连发布多条军令,严令将士不得伤害百姓,不得侵占一般民居,不得强拉民夫,不得随意摊派钱粮。

将士们严格遵从号令。进入汉口后,军官都住在官衙、富户家中,各营士卒分戍城门、险隘,丝毫没有扰民现象。市民恐慌情绪很快平复,商铺照常营业,一切都秩序井然。

当天,吴捷属下军官便开始分头行动,整军备战:军帅邹世安负责收集钱粮,旅帅霍恩负责募兵,师帅徐琛负责城防,师帅康可铨负责宣传,师帅雷振邦负责访查人才,火器营旅帅郑光聪负责修造军械,土营旅帅周旻虎负责招募工匠,水营旅帅晏仲武负责招募水手……

将士用命,对吴捷忠心耿耿。他在高兴之余,也生起一丝隐忧。

吴捷的正式官衔是炎三总制,总管东殿左七军。左七军由吴捷创办、发展而来,军帅邹世安,师帅徐琛、雷振邦等军官都由吴捷一手识拔,士卒随他出生入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全军将士拥载吴捷,而左七军也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吴捷的私家军。

吴捷曾和罗大纲私议太平军“三大弊”,其中一大弊端是军中山头林立。即便是军师杨秀清,也只能在名义上统管全军。诸如军中的人事,多由一军总制奏明东王,由东王批准。

太平军山头林立,就算是早期广西老兄弟,也有很多派系。根据隶属关系,可以分为东殿、北殿、翼殿等;根据籍贯不同,可以分为贵县帮、桂平帮、博白帮、浔州邦等;根据职业不同,可以分为矿工帮、水寇帮、客家帮等……

洪秀全以拜上帝会团结全军,杨秀清以严苛的军纪控制全军,实际并不能真正统一全军。

如今战事频繁,军头们在前线死战。战后,军头们自恃立有战功,奏请杨秀清论功行赏、提拔属下。就算杨秀清能代“天父下凡”,也必须照顾军头们的面子,不能过多干预军中人事。

后世常常感叹,杨秀清权势盖过洪秀全,竟斗不过手无一兵一卒的洪秀全。天京事变时,洪秀全一纸诏令,就召来千军万马,将杨秀清乱刀砍死。

一方面,这固然是因为杨秀清性格孤傲,得罪的人太多。另一方面,也在于太平军中军头林立,即便他是军师,也并不能彻底掌控全军。

一支成熟的军队,必须要完善组织架构,建立集中统一的指挥领导体制。

清军绿营各不隶属,败不相救,胜则相争。这是太平军能屡败清军绿营的重要原因。

湘军以落魄书生为军官,以同乡农民为士卒,加以军纪严明,军饷丰厚,最终打败太平军。

列强凭职业军官、先进武器,将清军打得落花流水。

而要打败列强,必须建设一支全新的军队。

当然,吴捷目前只是太平军总制,仍要遵守太平军制度。可要实现远大理想,必须未雨绸缪,提前改造部队。

他已是总制,再往上就是将军,将军就要统率多支部队了。左七军已有两千人五百人,在太平军中也算是较大的军了。

过不了多久,吴捷势必要统领多个军,左七军也势必要交给其他人统领。

身逢乱世,唯有兵权可以立身。胸怀大志,唯有改造军队才能振兴华夏。

他该如何改造左七军呢?如何保证左七军仍然忠于自己呢?

这是一个宏大的命题,必须从后世中寻找答案。

这是一个紧迫的命题,必须立马着手实施。

这是一个秘密的命题,必须暗中进行。

吴捷想起一个人,这件事,可以先找她商量:云娘。

喜欢晚清第一枭雄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晚清第一枭雄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