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女秘书隐秘情事 > 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出奇制胜

女秘书隐秘情事 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出奇制胜

作者:小树丫A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1-10 16:07:33 来源:书海阁

“是的。”钱密说,“我的金至尊在全国各地的分店,都是有这样的特色装修。我虽然是个商人,但是我在经商的同时也致力于推广广东的岭南文化。岭南文化是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祖国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岭南文化为原生性文化。基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岭南文化以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为源头,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和融汇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逐渐形成自身独有的特点。岭南文化务实、开放、兼容、创新。从地域上来说,岭南文化大体分为广东文化、桂系文化和海南文化三大块,主要以属于广东文化的广府文化、客家文化和海州文化为主,这是岭南文化的主体。杜书纪看到的这幅海绣图,就是海州文化中的一件杰出的艺术珍品。海绣有强烈的地方色彩,构图饱满均衡,针法繁多,纹理清晰,金银线镶,托地垫高,色彩浓艳,装饰性强,尤以富有浮雕效果的垫高绣法独异于其它绣法,此外,以金碧、粗犷、雄浑的垫凸浮雕效果的钉金绣也尤为人所瞩目,宜于庙堂会所装饰和喜庆之用。海绣与苏绣、湘绣、蜀绣同被誉为中国四大名绣。而海绣,因图案严谨,色彩瑰丽,运用金线、银线、绒线结合绣制,垫凸而富有强烈的装饰性,因而在全国各绣中独树一帜。”

杜秀青为钱密如此的介绍所惊叹,“钱总,您是海州人?如此了解海州文化?”

“呵呵,不瞒杜书纪,我不是海州人,当然,也算是半个海州人,我母亲是海州人,我父亲是客家人,我们一家一直生活在广州。我也是到长大了才开始接触和了解海州文化。如今,越是地方的,传统的,就越是世界的,对于民间的传统工艺,我们应该大力保护,开发和发扬,让传统的民族文化得到良好的发展,否则,很多很优秀的民间工艺就要慢慢消失了。一旦回过头来再去抢救,可能为时已晚。我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这几年我在经商的同时,致力于手藏和推广广东各个地方的特色工艺和文化。一开始,我没有找到很好的契合点,做过各种各样的尝试,效果都不理想。后来想到把各地特色文化融进我在全国各地的酒店装饰和布局中,没想到受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钱密很自豪地说道。

胡国成也是第一次到金自尊的海州馆里,眼前的这些摆件和装饰真是让他大开眼界。他没想到,钱密这个老广,看上去色迷迷的,就认钱,原来还有如此雅兴和文化,还能把广东当地的特色文化如此巧地融入到酒店文化当中,可谓是出奇制胜啊!

“钱总,您的思路很新奇,经营理念也别具一格,我想这在全国其他的酒店当中,一定是独一无二的优秀酒店文化。您真是商业奇才啊!”杜秀青佩服地说道。

“不敢当不敢当,杜书纪太高抬我了。”钱密说,“我们广东人啊,是占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比内地早吹到改革的春风,同时也吸收了大量的海外文化,众多的华侨归国投资,带来了国外先进的经营理念,所以,我们先富裕起来了。现在,我们广东人带着热情带着一点经验,来到了内地,其实,也不仅仅是来赚钱的,更多的,是要进行各种的交流,把我们的一些好的经验带过来,同时也把内地优秀的一些文化传播到我们沿海去,这样,才能实现双赢。”钱密说。

“钱总的理念非常好,值得我们学习,如果有机会,愿意和钱总就有关文化交流方面再做深入的探讨。”杜秀青说,“余河虽然是小地方,但是也有自己的文化,余河木雕,曾经销往日笨,东南亚等很多国家,创造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但是,这些年缺少好的推广和推介,渐渐又淡出了大众的视线。余河的木雕,如果有钱总这样的人才来尽力推广推介的话,一定也能收获好的市场效益。我认为,任何传统文化,如果不能进入市场,转变成经济效益,那么它的发展一定是无法得到保障的。”杜秀青说。

“对,杜书纪说的这点我非常赞同!像我这个房间里,每一件摆着的,挂着的,都是价值不菲的宝物。这些艺术家们,如果光生产艺术品,而无法把艺术转化成经济来养活自己和这个艺术,那么发展和传承就是一句空话。”钱密说,“就像这个绣品,还有您看的这件木雕,都是海州传统文化中的艺术奇葩,价值连城。”

杜秀青顺着钱密的指向看到侧面的墙上,那个空格里摆着一件很奇特的木雕:一个竹篓子里面装着几只活生生的虾蟹,竹篓子的外面爬着几只虾和蟹,虾蟹的胡须都雕刻出来了,栩栩如生!只是这样里外好几层的雕刻,杜秀青是第一次看到,更是无法理解是怎么雕刻出来的,不得不佩服雕刻大师的精湛工艺和巧夺天工的技巧。

“与众不同的雕刻工艺!”杜秀青说道,“这么里三层外三层的雕刻,第一次见到。”

“这就是海州雕刻的与众不同。”钱密说,“海州木雕题材内容丰富;其雕刻技法分类,有沉雕,浮雕,圆雕,通雕和锯通雕五种,通雕最为卓越,在木雕艺术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您看到这件作品,就是通雕的代表作《虾蟹篓》,也是获得国家级工艺美术金奖的。”“果真是很有地方特色。”杜秀青说,“不瞒钱总说,我啊也是个粗人,对文化没有什么研究,对岭南文化就更是不懂,今天看了钱总这么多宝贝,也算是很大增长了见识,对钱总更是刮目相看了!”杜秀青说道。

“哎呀,杜书纪这么一说,让我钱密恨不得找个地缝给钻进去!”钱密很夸张地说道,“杜书纪博学多识的人还说是粗人,那我钱某就真是无地自容了,刚才跟杜书纪介绍的这一点点,也是钱密班门弄斧,献丑了献丑了。不过,我真心希望,杜书纪有空到我们广东各地去走走看看,相信能给杜书纪意想不到的收获。”

“好,先谢谢钱总!有机会一定去!”杜秀青很高兴地说道。

“如果杜书纪不嫌弃,我钱某愿意来给杜书纪促成广东之行,并为您做免费的导游!”钱密进一步说道。

“呵呵,那太好了,到时候少不了麻烦钱总这个地主了!”

“那真是钱某的荣幸啊!好,期待杜书纪踏上广东的土地,我一定为您开路!”钱密很是认真地说道。

“来,杜书纪,请喝茶,请喝茶。”钱密把泡好的茶用一个精致的小镊子送到了杜秀青的跟前。

刚才看着钱密泡茶,杜秀青也是感慨良多。

这老广就是能来事儿,光是这茶具就是一种很好的文化传播。这套上好木质的茶托,精雕细刻,上面刻着的荷花莲叶,也是宛如水中活莲,漂浮在茶托的四周,衬着中央的茶具,相得益彰。还有那朱红的小小的茶杯,造型优美的茶壶,组合成的这套上好的茶具,

钱密刚才冲泡的那一通程序,也是典型的海州工夫茶的程序:泡器、纳茶、侯汤、冲点、刮沫、淋罐、洒茶等完整的一道流程。看得出,钱密的动作娴熟而且显得优雅,真是有一番功夫在里面。

余河人也喝茶,但是喝的大多数的绿茶,而且是大杯冲泡。一小撮茶叶,放进杯子里,可以反复冲泡,有时一上午也就这样一泡茶就可以了。和海州工夫茶比起来,那完全是两码子事儿。人家这喝茶,就真正是在品茶,余河人喝茶,更讲究的是实在,那就是解渴,喝水。

看来,这地域的差异带来的文化差异是很大的。

杜秀青端起小小的茶杯,闻了闻这色泽金黄的茶水,感觉到一股浓浓的茶香直沁入心田,甚是舒服。再学着钱密的样子,细细地品了一口,入口略带苦涩,但是很快就感觉到甘醇无比。和绿茶是决然不同的风味。

“呵呵,杜书纪喝得惯么?这是海州的功夫茶,冲泡的是海州龙凤山上的龙凤龙鼎香,茶味儿甘醇,但是比较浓烈,不知是否和杜书纪的口味?”钱密笑着问道。

“不错不错,是比较浓,但是很香很甘醇。”杜秀青点着头说。

“你这海州馆果然是名不虚传啊,处处都是海州文化的展示。”杜秀青笑着说,“连这杯茶,也这么博大精深。”

“呵呵,文化其实无处不在,衣食住行,都是一个地方文化的彰显。今天您看到这些,在海州本地,很多东西也是习以为常的,像这工夫茶,还有一会儿我们吃的海州菜,都是日常居家人每日必享的。我这儿把它展示出来,只是提炼得更加精纯高雅一些。”钱密说,“所以现在有句话说得好,越是民族的,就是越是世界的。我们正在丢弃的一些东西,其实是很宝贵的。”

大家正谈论着,菜已经开始上了。

“杜书纪,这边请,请上座。”钱密请杜秀青坐到东边靠墙的那个中心位置。

喜欢女秘书隐秘情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女秘书隐秘情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