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马前卒 > 第676章 控制的力度

马前卒 第676章 控制的力度

作者:枪手1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8:51:46 来源:9书院

程维高自然有高兴的理由。大明治下,越京城自不必说,正阳郡历来是国家粮仓,也比不了。但永平郡以前与沙阳郡比起来,可也是不遑多让的。但这几年来,沙阳郡追随皇帝陛下,却是骑上了快马,一溜烟儿地将永平郡甩得无影无踪,现在就经济总量来说,沙阳郡只不过比越京城差一些而已。而除了这几个,从一片深山老林之中崛起的太平城,论起自然条件,远远比不上永平郡,但经济总量却也稳稳地超过了永平。大冶城是大明的铁都,依托着太平铁矿,一个新兴的城市正在大山深入兴起,太平,大冶,如同深山之中的两颗明珠,璀灿明亮,却是将永平郡给映照得有些黯然失色了。

如果说这些超越永平郡还有着这样那样客观的原因,但这半年以来,长阳郡稳步发展,从一个在战争之中受到荼毒最深的郡治,现在的发展速度惊人。郡守马向南是一个楚人,但为了长阳郡的发展可谓是不遗余力,在大明官场,被众多官员取笑为官场第一厚脸皮。但凡只要能为长阳郡争取到一点点利益,此人必然第一个冲上去,腆着脸缠住不放,往往让别人在无可奈何之下,答应他的请求。

马向南得了厚脸皮的绰号,但长阳郡却是实打实的得了好处,现在外流的长阳郡人正在慢慢地回流,而宝清港口也是愈来愈兴旺,来自齐国,楚国的商船在这里靠岸,将一船船的商品运进来,送出去,亦成为了长阳郡一个最为稳定的赋税来源。宝清船厂第一艘海船马上就要出厂了,等到船厂走上正轨,必然会带动长阳郡的经济更上一个新台阶。

要是被长阳郡也给超过了,程维高觉得自己的脸面都会丢尽。现在的大明朝很明显的将重心放在国内经济民生之上,说白了,就是要拼命的赚钱,让老百姓富起来,让国家富起来。怎样让永平郡跑步前进,赶上甚至超过沙阳郡,正阳郡,程维高几乎想破了自己的脑袋。

所谓正嗑睡之时便有人送来枕头,说得便是那个时候的程维高。正在他焦头乱额之际,鲜于通来了。

鲜于通与程维高是多年的旧识,此人是肖锵麾下第一谋士,他的到来,让程维高立时便看到了一条致富的康庄大道。

大治,太平,沙阳,永平至虎牢关这一条商道如果能成功打通,最大的受益者毫无疑问,将是永平郡。秦国所需要的大量物资,将从永平郡源源不断地进入,而作为货物的最终集散地,整个永平都将因此而受益。而对于永平郡最为重要的是,货物最终的集散场地将会修建在永平郡最为穷困的地方,这就不仅仅是一加一等于二的问题了。

这也是他大力支持这一项目的原因所在。不过一心想让永平郡经济再上新台阶的他,却有些忽略了打通这一商道之后所隐藏的政治因素。

可以说,如果这条商道大通,本来就有些混乱的秦国国内政局,将会更加混乱。大明需要秦国混乱,但乱到什么程度,却是值得考究的一个问题。大明现在正致力于国内的民生经济,并不想在这一个阶段发动对外的扩张战事,如果秦国的政局乱到了一定的程度,甚至有爆发内战的危险的话,大明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那就不免要失去机会了。楚国,齐国必然会乘虚而入,如果成了这种结局的话,那未免便是大明辛辛苦苦浇种了一年的庄稼,到了快要收获的时候,却被别人一镰刀给割走了。

秦国雍都的算盘已经是很明显了,他们要扶植另外一股势力起来,与邓氏相抗衡,而最好的办法,莫过于便是从邓氏内部挖人,此消彼长,便是成倍的利益。卞氏虽败,但仍然有相当的实力,如果再扶植起来一个,与卞氏联合,则会让国内再度形成鼎立局面,也只有在这种局面之下,皇室才有最大的发言权。

现在邓氏一家独大,邓洪成为大秦第一个异姓王,在雍都一言九鼎,皇室权力被无限削弱,这种政治局面,自然不是秦国皇室想要的。

而肖锵,也正是看到了这个局面,算定了朝廷会不遗余力的扶持他,这才铤而走险,不惜于邓氏交恶,也要紧紧地抓住这个机会。

在肖锵看来,秦国能有卞氏,邓氏,那将来,为什么不能有肖氏呢!当了多年的绿叶,现在好不容易培养出了一个花骨朵,肖锵自然希望这朵花能够娇艳的盛放在秦国的土地之上笑傲春风。

“陛下,这操作起来有些困难啊,不好把握!”权云挠挠脑袋,有些为难地道,“程维高现在满脑子的都是要将永平郡更上一层楼,最好压过沙阳正阳才好,他在永平必然会不遗余力的推动此事。”

“我已经跟那个鲜于通和冯启存说过了,这是永平郡地方上的事情,与朝廷无关。”秦风嘿嘿一笑:“所以便让程维高先动用他们郡内的力量做起来,永平郡的富人也不少嘛,咱们的程大人就是其中之一是不是?如此巨大的商机,我想这些富人们一定会巴巴地削尖脑袋也想钻进去分一杯羹,这启动的大笔资金也用不着咱们出,自然有这些人掏腰包,首辅,你说咱们何乐而不为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马前卒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马前卒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就怕他太积极,做得太快,到时候不免让朝廷为难!”权云也笑了起来。

“快不起来的。”秦风摇摇头:“要调集资金,征集民夫,修路架桥,建堡修寨,还得协调各郡,等到这一切做完,没有一年半载,岂能做得完?”

“但是只要一动起来,邓氏岂会得不到风声?”权云问道。

“得到风声怕什么?永平郡自己干得,与朝廷并没有什么关系。”秦风笑了笑:“了不起我们到时候约束一下永平郡的行为就好了。”

两人对视了一眼,都是大笑了起来。

“到时候看邓氏的反应,还有秦国皇室对肖锵的支持力度,再决定我们走这条商道的力度是大还是小,需要到什么程度!”秦风道。

“陛下英明!”

“这件事情,真要见到成效,总要到夏末秋初,半年时间,差不多了,暂时可以不必理他了,让商业署可以先动起来,虽然现在哪里还道路险峻,但小商队还是可以过去的,咱们也要给肖锵一点甜头,吃一颗定心丸。”

“那倒是。”权云笑道:“不管怎么说,虎牢关外那两个县,可是实打实的好处,咱们拿了别人的,不免手有些软,总得松松指缝,**东西出去。”

“这件事情先这样吧。不管怎么样,我们都是游刃有余的,不过国内的事情,倒是有些麻烦。”秦风从案上拿起了一份奏章,递给了权云。

“正阳郡的事情,我们必须要想个法子解决了。当初刘兴文进兵正阳的时候,正阳郡的那些豪绅们,投降得太快,也太齐整了,除了一个许氏,其它的基本上都没有动。这也让我们没有办法大刀阔斧的对正阳郡进行改造。”

“陛下,虽然如此,但也有好处啊!”权云道:“正阳郡历来都是国之粮仓,正阳有事,越京震动啊,至少这一年来,正阳的粮食源源不断地进入越京城,保证了大明政权初立之时的稳定。”

“可现在,朝廷推行的吏治改革在正阳郡举步维艰,新货币发行更是寸步难行,正阳郡几乎成了大明的特例,这是绝不能容忍的。”秦风哼了一声。“如果不趁着现在解决,难道拖到以后出事的时候再来亡羊补牢吗?”

“陛下,正阳重地,不可轻动,更不可妄动,需得徐徐图之,更要找到合适的契机,现在正阳郡的这些举措,只是官场之中的小手段,在百姓看来,他们正阳郡是效忠陛下的,如果此时对那些豪强动手,不免给人以卸磨杀驴之感,陛下,当初正阳这些反戈一击的豪强,当初可是得到了陛下的大力赞扬通告天下的。”权云劝道。“而且,马上就要春耕,此时动手,正阳必然大乱,春耕如受影响,则会影响整整一年啊,这与陛下富国富民的策略可大为不符。”

“时机,时机!”秦风叹了一口气,“王厚马上便要去正阳郡,视察那里的吏治改革之事,他经验丰富,对于官场里的那些小勾当一清二楚,如果他此去,还不能顺利解决正阳郡的一些事情,那就是要逼得我动手了,希望他们能明白,吏部尚书亲自去督办一事,这在全国来说,属于首例,也是唯一的。”

“王尚书老当益壮,又久在官场经验老到,有他去处理此事是最好,最好的办法,仍然是化矛盾于无形之中。”

“可这等于是在将这个脓包越养越大。”

“陛下,只要吏治改革推行开来,他就具备了自主治疗的可能,也许这个脓包,便会慢慢地被平复掉呢!我们在掌握政权之前,需要激烈的革命,但现在,臣希望是温和的变革。”

“希望如你所言吧!”

喜欢马前卒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马前卒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