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十天下来,楚军伤亡惨重,反观吴军顶多伤亡了五百人!
双方的战损比达到了惊人的一比一百,简直比大晴天下雨还要离谱,这让陈霸先、孙权不得不停止攻城。
之后,孙权拉出了被俘虏的全琮想要逼迫吴军就范,结果毫无卵用。
陶侃根本不为所动,就连太守全柔在听闻之后也是不为所动,吴军的守城之心由此可见一斑。
关键在此战之前,全柔就已经囤积了大批的粮草物资,吴军哪怕是一年半载也足够坚持!
毕竟是早有准备,再加上在武昌的坚守以此消耗楚军,这正是陶侃计划的第一步!
在武昌城中,陶侃指挥若定,黄忠、周泰勇猛无匹。
两三万吴军又几乎都是精锐,且准备充分,因此哪里会有输的道理?
只不过陈霸先从未想到过这一点,一直以来,他早已经被席卷荆南的胜利给冲昏头脑了。
现在梦醒了,陈霸先已经意识到接下来的战事绝非是一件易事,再不采取对策就晚了。
孙权献策说要采取攻心之计,以图瓦解吴军的守城意志,结果却是失败。
既然攻城无果,攻心无用,那就只能另想他策!
“大王,这黄忠乃是南阳人士,周泰自不必多说,而这陶侃祖籍豫章!如今,我大军攻打武昌,所在的岳阳郡与豫章郡接壤。大王的原计划便是在打下武昌,占据岳阳郡之后,进而席卷江东!
权不才,愿意率领本部军队先大王一步直捣豫章,以此迫使陶侃心乱如麻!”孙权说道。
“哦?还有这回事?”
陈霸先一开始不了解陶侃,可是这会孙权提起,这就让陈霸先很是惊讶。
关键陈霸先不在乎陶侃是哪里人,而是惊讶孙权作为孙策的弟弟,如今怎么能这么狠?
你要对自己人狠也就算了,主要江东是孙权和陈霸先约定好的,也是日后孙权将要获得的地盘。
关键这尼玛孙权嘴上说的好听,什么先一步直捣江东以乱陶侃之心,谁知道是不是孙权想要跑路?
“唔…贤弟此时东进,岂不孤军深入?再者,本王麾下大军中可没有贤弟的本部这样的精锐。若是贤弟走了,本王一人力短,大军的战力也得下降一个台阶!何况贤弟东进了,万一断粮了怎么办?不可不可!”于是乎,陈霸先当即否定了孙权的提议。
孙权的提议本来只是为了应对此次战事,是为瓦解陶侃的守城之心而生,也确实有一定的可取之处。
可陈霸先只看到了孙权有可能会抛弃他,并且陈霸先一直以来都担心孙权可能是诈降的,因此只想把孙权拴在身边。
所谓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在陈霸先看来孙权确实是个人才。
因此,在陈霸先称王建国后,第一时间就给孙权封了个丞相。
而在投桃报李之下,孙权也没让陈霸先失望,也确实帮助了陈霸先许多。
比如在荆南,孙权为陈霸先忽悠来了二十万大军,这可是孙权举着“孙”字招牌才召集来的。
同时,孙权还为陈霸先搜刮来了数不尽的粮草物资,不然二十万大军北上吃什么?
可以说,孙权没有辜负陈霸先,只为了双方的联合能够成功。
陈霸先同样也没有让孙权吃亏,不仅委以其丞相之职,同时还分给了孙权五万人的兵权。
原先在城南的十万楚军,其中五万人正是由孙权统帅,另外五万人由陈霸先统帅。
try{mad1();} catch(ex){}
可以说,除了陶侃是文官做大将以外,其实孙权也是!
只不过一切都太快了,陈霸先在打下荆南后压根没有时间去治理和发展,他选择了迅速北上。
原本按照孙权的想法,只要能占据荆南,再加上陈霸先后方的交州。
双方强强联手,用不了几年的时间,楚国在孙权的治理下必能成为一大强国!
毕竟对于自己的本事,孙权还是比较有自知之明的,那就是在政治上绝对强过在军事上!
在孙权看来,只要陈霸先掌兵,他本人治理,二人联手绝对没什么是干不成的。
偏偏陈霸先并不是百分百地信任孙权,为了让孙权的价值最大化,陈霸先立马又拉着他北上了。
毕竟在陈霸先看来,他和孙权的联合,无非是看重了孙权的身份。
若非孙权是孙策的弟弟,其本身在吴军内部和二州有一定的影响力,陈霸先又咋会选择和他联合?
孙权还想治理几年,呵呵,恐怕几年之后楚国姓谁的还不一定呢?
所以你说,陈霸先是不是得立马拉着孙权北上?从而迅速夺取二州?
所谓夜长梦多。
在陈霸先看来,虽然孙权能力不凡,但对陈霸先没啥卵用。
唯有用好了孙权的身份,借着孙权的身份将地盘尽快扩大,这才是价值最大化的体现!
否则一旦迁延日久,到时候必生变故,最后吃亏的也必然是他陈霸先。
毕竟陈霸先在二州没有根基,他的根基在交州,离了孙权他也不可能图谋二州。
因此,速战速决是陈霸先眼下的唯一选择,只不过事态并不容乐观。
武昌城内吴军的守城决心实在太大了,陶侃太牛逼,黄忠、周泰又太猛了。
“哎——!”想到这里,陈霸先不禁叹了口气。
“大王?”
孙权心情不太好,但看着陈霸先同样心情不好,他就难免觉得有些遗憾。
“交州没什么人才,本王麾下本有六员大将,任忠已经战死了。本可匹敌黄忠、周泰的周罗睺,如今人在南海郡的番禺,奉命防备吴军山越军团的入侵。吴明彻率军在零陵郡镇守,用兵最厉害的侯安都在交趾郡,蒨儿又是本王的子侄辈中唯一还在世的,因此为太子。如今本王身边还能仰仗的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