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血之孙吴 > 第1243章 二十统帅(三)

血之孙吴 第1243章 二十统帅(三)

作者:布鲁斯老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1:02:07 来源:23小说

十二、司马懿(曹魏)

司马懿(179年~251年),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人。

三国时期魏国权臣、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

司马懿自幼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

因汉室被曹氏所控制,司马懿一度拒绝曹操授予的官职,但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任丞相后,强行辟司马懿为文学掾,逐渐赢得了曹操的信任。

曹操封魏王后,以司马懿为太子中庶子以佐助曹丕,帮助曹丕在储位之争中获得胜利。

曹丕临终时,令司马懿与曹真等为辅政大臣,辅佐魏明帝曹叡。

明帝时,司马懿屡迁抚军大将军、大将军、太尉等重职。

明帝崩,托孤幼帝曹芳于司马懿和曹爽。

曹芳继位后,司马懿遭到曹爽排挤,升官为无实权的太傅。

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祭陵,起兵政变并控制京都洛阳。

自此,曹魏的军政权力落入司马氏手中,史称高平陵事变。

司马懿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曾率军擒斩孟达,两次率大军成功抵御诸葛亮北伐,远征平定辽东。

对屯田、水利等农耕经济发展有重要贡献。

嘉平三年八月戊寅日(251年9月7日),司马懿病逝,享年七十三岁,辞郡公和殊礼,葬于首阳山,谥号文贞,后改为文宣。

次子司马昭封晋王后,追谥司马懿为宣王;

其孙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庙号高祖。

………

十一、曹操(东汉)

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一说本姓夏侯,沛国谯县人。

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东汉末年权臣,亦是曹魏政权的奠基者,太尉曹嵩之子。

1.曹操少年间任侠放荡,到二十岁时举孝廉为郎,授洛阳北部尉。

后任骑都尉,参与镇压黄巾军,调济南相。

2.董卓擅政时,散尽家财,起兵讨董卓。

3.初平三年(192年),据兖州,分化诱降黄巾军三十余万,选取其中精锐组建青州军。

4.建安元年(196年),迎汉献帝至许县,从此用献帝名义发号施令,总揽朝政。

在此前后相继击败袁术、陶谦、吕布等势力。

5.建安五年(200年),在官渡之战中大败割据河北的袁绍,随后削平袁尚、袁谭,北击乌桓,统一北方。

6.建安十三年(208年)进位丞相。

同年,率军南征,收服荆州,但在赤壁之战中败于孙刘联军。

7.建安二十年(215年),取汉中,次年(216年)自魏公进爵魏王。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病死于洛阳,享年六十六岁。

曹魏建立后,被追尊为太祖,谥号武皇帝,葬于高陵。

曹操用人唯才,抑制豪强,加强集权;

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

他的诸种举措使统治地区的社会经济得到一定的恢复和发展。

对于曹操的功业及其为人,后世评论之多,分歧之大,可谓世所罕见。

此外,他知兵法,工书法,擅诗歌。

try{mad1();} catch(ex){}

其诗多抒发政治抱负,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开建安文学之风。

著有《魏武帝集》,已佚失,今人辑有《曹操集》。

………

十、于谨(北魏、西魏、北周)

于谨(493年~568年),本姓万忸于氏,字思敬,小名巨弥,河南洛阳人,鲜卑族。

北朝杰出政治家、战略家,八柱国之一,镇南将军于栗磾六世孙、陇西太守于提之子。

1.于谨年轻从军,参与镇压破六韩拔陵起义。

2.北魏正光四年(523年),从广阳王元深北伐,引为长流参军,大破斛律野谷禄。

通晓铁勒语言,单骑招降西部铁勒部酋乜列河等三万余户。

在析郭岭以乜列河为饵,大破破六韩拔陵,击败柔然,平定鲜于修礼、葛荣、邢杲、万俟丑奴起义。

3.太昌元年(532年),从尔朱天光大战高欢于韩陵,兵败,投奔贺拔岳,授卫将军、咸阳太守。

4.宇文泰继任首领后,于谨进献西迁天子之策。

西魏大统三年(537年),参与沙苑之战,封常山郡公,拜丞相长史、大行台尚书、太子太保。

领军灭亡南梁,攻克江陵,杀死梁元帝,扶植萧詧为西梁皇帝,封新野郡公。

5.宇文觉建立北周后,进封燕国公,拜大宗伯、太傅,立为三老,参议朝政,领雍州牧。

天和三年(568年),去世,享年七十六岁,朝廷追赠太师、雍州刺史,谥号为文。

………

九、周瑜(东汉)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庐江郡舒县人。

东汉末年军事家、政治家、谋略家、东吴名将。

洛阳令周异之子,从祖周景、从父周忠,都官至太尉,位列三公。

周瑜身材高大,容貌俊美精音律,当时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

周瑜出身庐江周氏,少与孙策交好。

1.兴平二年(195年),助孙策于曲阿之战中击败刘繇。

建安三年(198年)起,随孙策平定江东。

2.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

建安七年(202年),曹操责权送质,周瑜谏阻纳质,建议孙权占据江南,拥兵观变,确立了割据江东、独立建国的战略方针。

3.建安十三年(208年),曹军兵临江东,周瑜分析曹操兵行四患,力主抗曹,并亲率吴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