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血之孙吴 > 第334章 胜败分析(上)

血之孙吴 第334章 胜败分析(上)

作者:布鲁斯老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1:02:07 来源:23小说

来自暗卫的飞鸽传书,让我以最快的速度掌握了来自三个方向的消息。

这一次平定山越之乱的战争,比我预期的要快了至少一个月的时间,这个结果无疑是极好的,而一众文武的出色表现也让我赞叹有加。

随即,我命人取来笔墨纸砚,开始奋笔急书,对一众文武加官晋爵,写下一系列的封赏,以及对大批山越俘虏的处置安排。

徐盛擢升为建武将军。

贺齐擢升为奋武将军。

陈武擢升为偏将军。

山越俘虏全部安置在庐陵境内,用于充实人口,是仪擢升为庐陵太守,张紘则另有安排。

此外,陶侃也被我授予了中郎将之衔,吕范也加了副军师衔。

贺齐担任主将,用大批的山越兵员组建山越军团,由费栈、祖郎、金齐、毛甘等人担任部将,幸存下来的江东军将士担任各部军官。

在写下了一系列安排之后,随即我将书信系在信鸽的腿上,然后放飞了出去。

暗卫竟然提前三百年掌握了飞鸽传书的方法,这是一种创新,同时也是一种划时代的技术!

而且根据情报,这一次侯景便是由一号亲手所杀。也就是说,一号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就在我高兴,为战事的顺利结束感到满意之际,来自会稽的情报却让我大发雷霆,不禁让我感到震怒无比。

初期,朱桓、董袭竟然关系不合,导致东路军失去了统一的指挥,被彭式带着山越人连连偷袭、设伏成功,导致损失颇大。

随后,孙暠因为谋略出众,被推举为主将,并定下了打败山越大军的计策。

战斗中,朱桓率部假意离去,再由孙暠、董袭、朱然率军诈败,引诱山越大军追击。

然后大军对山越人发起了两面夹击,但是大战中,因为山越人多,所以战况演变为了各自为战!

这一战实在是打得糟糕。

若非朱桓奋起,突破了两万山越人的阻拦,率军前去救援被包围的董袭所部。否则的话,董袭部就完了。

若非董袭得了朱桓的建议,率部往东移动,顺利斩杀彭式,让山越大军群龙无首。否则的话,这一战胜负无法预料。

若非最后虞翻带着数万人赶到,迫使山越大军彻底溃败,这一战恐怕会是一场大败。

这一战,朱桓、孙暠、虞翻有大功。

董袭虽然阵斩了彭式,但他前期不听朱桓命令,不服主将,导致主将失去了威信,导致大军失去了统一的指挥。否则的话,若是以朱桓为主将,再有几人辅佐,这一战的过程肯定会不一样。

首先,在关键时刻,孙暠挺身而出,定下了破敌之策,先不说计策本身怎么样,但孙暠能够做到这个程度,也是难能可贵了,所以理当褒奖。

再看计策本身,虽然明面上来看不错,但细细想来却是显得有点仓促,且有几个问题存在。

一,决战地点不明确。

二,战斗结果不明确。

三,军队的部署有问题。

决战的地点是因为大军跑不动了才选择在一处平地的,因为孙暠作为临时主将,这一次的作战任务原本是想重创山越大军,然后按照我的计划,驱赶山越人进入庐陵境内的。

结果这一战打成了这个样子,阴差阳错之下,差一点就酿成了一场惨败,甚至朱桓也因此深受重伤。

而四部军队的部署上问题也很大,竟然安排人数最多的朱桓所部进行断后,然后是孙暠、董袭、朱然呈品字形列阵御敌。

try{mad1();} catch(ex){}

朱桓所部虽然人数众多,但是本身都是新兵,所以战斗力根本不行,用来断后本身就有问题。若非朱桓奋起,搞不好这一战就完了。

而四将中最勇猛的董袭竟被安排阻敌,要说阻敌也就算了,董袭这厮偏偏率部猛攻,导致再一次身陷重围。若非朱桓救援,搞不好董袭这一部就要全军覆没了。

而四将中武艺最弱的孙暠、朱然竟然去抵挡彭式亲自率领的三万山越大军,二人还差点被斩杀。

总之,这一战能赢真是个奇迹。

但不管怎么样,从战斗前的安排来看,也怪不了孙暠,毕竟他能力有限,能有这一番表现,已经十分出色了。

而究其缘由,还是因为董袭不服朱桓,不尊主将命令的结果。

将帅不合,历来是兵家大忌,偏偏犯事的人又是董袭这厮,真是让我头疼。

平心而论,四将中论资历、战功,最高的确实是董袭,但论能力肯定是朱桓,所以我才安排了朱桓担任主将。

结果就因为资历和战功的问题,导致董袭不服朱桓,这个结果是我没想到的,但也说明了在江东军内部,诸将之间还是要论资排辈的。

也就是说,董袭对朱桓不服,二人之间将帅不合也是必然的结果,这是我的责任,是我用人不当。

但依旧难掩董袭的过失!

哪怕他阵斩了彭式,也只能再一次功过相抵。

而朱桓也确实出色,在这一战中,可以说最活跃的人就是他,没有他在必定就是一场惨败。

更何况,朱桓能够不计前嫌,率部救援和他有恩怨的董袭,这说明他心胸开阔。

在大战中,朱桓还是唯一能够冷静判断局势的人,这说明他确实有大将之材。

虽然他最后深受重伤,但依旧不能否定他应该是此战的首功!

除了朱桓以外,身居次功的人则是虞翻和孙暠二人。

于是,我再一次奋笔疾书,写下了对几人的封赏。

朱桓擢升为奋威将军。

孙暠擢升为定武将军。

虞翻加中郎将衔。

朱然则因为无甚过人的功劳和表现,战绩平平,所以只给予财货上的奖励。

至于董袭不升不降,功过相抵!

不仅如此,还需要为前期被偷袭、遇伏而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