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血之孙吴 > 第359章 屯田制度

血之孙吴 第359章 屯田制度

作者:布鲁斯老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1:02:07 来源:23小说

因为冬季的延长,以及雪灾等自然灾害的侵扰,原本人口众多的中原地区深受其害。

所以曹操在无奈之下,便决定采纳枣祗、韩浩的建议,在许都招募农民进行屯田,然后推广到治下的各个州郡。

虽然传统作物在眼下已经无法耕种,但古人常用五谷,有些作物还是能够种植的,只是产量无法和水稻、粟米等相提并论,但有总比没有好。

因此,曹操甫一推广屯田制度,便立刻在民间引起了广泛的反响。

屯田制是汉武帝之后,汉朝历代政府为取得军队给养或税粮,利用士兵和无地农民垦种荒地的制度,分为军屯、民屯和商屯三种。

军屯是指设立土地予以不用打仗的军士,要求士兵能自行耕作而生产行军所需的粮食。军屯以五十人为一营,且佃且守,士卒需缴纳分成地租。

军屯又可以细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现役军人屯田,这是沿袭汉代的做法,随宜开垦,且耕且守。

另一种是士家屯田,用于屯田生产的士家包括从征将士的家属和尚未抽调的后备役兵士。

民屯事务则主要由各郡国典农官主持,大郡国设典农中郎将,小郡设典农校尉。

典农官独立于郡县之外,是专为供应军粮而设的机构。若遇到有重要事项,比如屯田地点的选择,以及处理农民逃亡等,则由屯田官直接向曹操请示办理。

此外,曹操领导下的丞相府也对屯田官起到领导作用。

其中,屯田之民还可以享受到免服兵役和徭役的待遇,这些人被称之为“屯田客”。

商屯则比较容易理解,就是将多余的农田,由官府出面,租赁给商贾进行耕种。以后,商贾只需支付农田的租金,以及应当缴纳的赋税即可。

而曹操准备向屯田民征收租税的办法,就是枣祗倡导的“分田之术”,即官府提供土地,收获的谷物按比例分成。用官牛者,官六私四;不用官牛者,官私对分。

这样的剥削办法达到了积粮供军的效果,百姓虽然吃亏,但能有一个安定的生产环境,他们就已经十分满足了。

屯田制度的推广,在河北地界曹操的治下尤其受到欢迎,因此也为魏郡、赵郡(原赵国)、河内、河东等郡吸引来许多流民。

由于河北大战之后,河北的局势十分动荡。农耕设施受到战争破坏,更兼壮丁被军阀强征入伍,农作收成大为减少,粮食供应十分短缺。曹操这一制度的实施,也有效缓解了当时北方粮食需求的压力。

枣祗首倡屯田制的实施,使长期遭受战争破坏的北方农业生产,在短期内得以恢复并稳定了下来。失去土地的农民又重新回到土地上来,许多荒芜的农田也被开垦。秋收过后,政府又开始积存起大量的粮食。

而日后,“数年中所在积粟,仓禀皆满”,使曹操“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

屯田制的实施,不仅为曹操解决了令人头疼的军粮问题,而且还为他争取了大量的人口,并加快了统一北方的进程。

try{mad1();} catch(ex){}

由枣祗首倡实施的屯田制,不仅在这时候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而且为后世开创了一种大规模的寓兵于农、兵农合一的先例,被历代王朝不同程度地仿效,因此在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历史上,曹魏时期的名将邓艾,更是在屯田实践中取得了重大贡献。

因为曹操屯田始于建安八年(203年),所以后世将之称为“建安屯田”。

如果按照经济学的说法,建安屯田使有限的生产资源得到了高效率的分配使用。

汉魏之际,广大人民饥寒交迫,所谓“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就是此时北方的真实写照。一方面大量流民食不果腹,一方面大片荒地无人开垦,而屯田制则可以把这些劳动力安置在有限的土地上从事生产,从而充分利用了既定的生产资源。

再者,建安屯田解决了曹操日后军粮供应的问题。军阀混战,归根到底打的是粮草。曹操集团积极地在交通便利的地区实行屯田制度,不但粮草供应有了保障,而且大大减轻了农民运粮的沉重劳役负担。

后来,在建安时期之后,民屯又多有发生演变,到了数十年以后,这项制度甚至已经无利可图。

于是,后来的朝廷宣布:“罢屯田官,以均政役,诸典农皆为太守,都尉皆为令长”,实际上就是下令废止了屯田制。

也就是说,屯田制度始于乱世,而终于盛世,虽然是一种并不长久的制度,但依旧有着积极的作用。

尤其是远在金陵的我,在王猛口中得知曹操还是迫于天灾和战乱的压力,不得已采取了屯田制度之后,我依旧对曹操赞叹有加。

毕竟在我看来,不会被天灾**所击倒的才是真英雄,而曹操更是这个时代,除我之外唯一的英雄!

三国两晋南北朝,论英雄豪杰数不胜数,但无论是占据南方的蜀汉、孙吴、东晋、南朝也好,亦或者是占据北方的魏晋、五胡和北朝也罢,最终一统天下的都只有西晋一朝。

而西晋之所以能取得天下,一统三国,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曹魏,尤其是从曹操时代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若非曹操之后,曹丕、曹叡两代皆短命,司马懿和他的儿子、孙子又能熬。否则的话,一统天下的重任又如何会落到司马炎的头上?

再反观其他王朝,诸如前秦、刘宋,也都差一点一统天下,但这些政权的统治者又多多少少都有些问题。

比如前秦,之所以能统一北方、攻占巴蜀,还是苻坚靠了王猛。而在王猛死后,一场淝水之战就彻底葬送了强大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