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尔朱荣还不知道尔朱天光已经战死的消息,还在带着骑兵奔驰当中。
对于尔朱荣来说,尔朱天光就是他的左膀右臂,现在尔朱天光的战死就意味着尔朱荣又折了一条臂膀。
尔朱荣麾下共有五员大将,除了先后战死的尔朱世隆、尔朱天光以外,还有尔朱兆、尔朱仲远、尔朱度律三人。
其中,尔朱世隆的政治才能最高,在历史上尔朱荣死后,尔朱世隆继续代表尔朱家族把持着北魏的朝政,挟天子以令诸侯。
尔朱天光则是尔朱荣麾下军事能力最强的大将,在历史上尔朱荣死后,尔朱天光手握的兵力最多。
而这一世,尔朱天光也立下了赫赫战功,先是重创了马家军,随后统帅大军攻下了萧关半壁。
若非在关键时候,尔朱天光没有守住萧关南城,没有挡住江东军入城。
否则的话,北地的战局早就被改写了,尔朱天光也必定能够逃过一劫。
剩下的三人,尔朱兆、尔朱仲远、尔朱度律无论在哪一方面,相比二人都要差上一筹。
在历史上尔朱荣死后,三人都是镇守一方的大将,尔朱兆则是代替尔朱世隆镇守晋阳,其他二人镇守在中原。
但无论如何,三人都是听从尔朱世隆号令的,手里的兵权也不多,远不能和尔朱天光相比。
也就是说,尔朱荣麾下的武将论能力,要数尔朱世隆和尔朱天光最强,但他们现在都已经战死了。
这无疑于是让尔朱荣的两条左膀右臂都折了,只剩下三员大将的尔朱荣,也注定成不了大气候。
尔朱仲远和尔朱度律之前留守杂胡的大本营,在接到尔朱荣的命令后,二人已经开始在集结大军。
原本尔朱天光的任务就是回到后方,然后统一指挥后方集结的大军,然后将其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但随着现在尔朱天光的战死,也注定了杂胡后方刚刚集结的大军已经失去了统一的指挥,毕竟论能力,尔朱仲远和尔朱度律差不多。
尔朱仲远,梁郡北秀容人,契胡族。北魏时期军事将领,华州刺史尔朱买珍之子,太原王尔朱荣堂弟。
在历史上,尔朱仲远深通文字,善于筹算,后来拥立孝庄帝元子攸即位。
永安三年,得知尔朱荣伏诛,打败右卫将军贺拔胜和郑先护,支持颍川王尔朱兆攻破洛阳。
节闵帝元恭即位,尔朱仲远奉命镇守大梁,但横行不法,使得官员受苦。
永熙元年(532年),移屯东郡,联合尔朱度律起兵讨伐高欢,兵败于韩陵之战,向南归顺梁武帝萧衍,最后死于江南,不知所终。
………
尔朱度律(?—532年),梁郡北秀容人,契胡族。北魏大臣,太原王尔朱荣堂弟。
在历史上,尔朱度律初为统军,跟从尔朱荣征伐。
永安三年(530年)冬,在尔朱荣死后,尔朱度律跟随尔朱世隆共赴晋阳,拥立长广王元晔继位。
然而尔朱度律聚敛无度,所至之处,百姓为患。
try{mad1();} catch(ex){}
韩陵之战战败后,退回河梁,对峙斛斯椿。大雨昼夜不止,人疲马顿,弓矢不得用处,遂兵败被俘。
永熙元年(532年),尔朱度律被解送于洛阳,坐罪斩杀。
………
尔朱仲远、尔朱度律相比尔朱世隆和尔朱天光来说,不仅能力相差甚远,就连人品和道德也不行。
哪怕相比尔朱兆来说,二人也是相去甚远,远不能相提并论。
由此可见,在尔朱世隆和朱尔天光相继战死后,尔朱家实在是没什么人才了。
若非尔朱荣还在,尔朱家必然覆灭,甚至整个杂胡都可能在历史长河中烟消云散。
但现在的尔朱荣还不知道尔朱天光已经战死的消息,他也不清楚自己手下大将们的能力高低,更不清楚杂胡的灭亡已经进入倒计时了。
此时的尔朱荣在与尔朱天光分道扬镳后,已经和尔朱兆带着两万骑兵奔袭了两天,不禁人困马乏。
不仅如此,尔朱荣这边两万大军的粮草也即将告竭,但尔朱荣并没有感到慌乱。
因为他们的目标地点,正是十万诸侯联军的粮道所在,所以只要击破了萧道成的三万后军,或者抢劫联军的运粮队,到时候粮草都会有的。
没错,尔朱荣想到的正是切断联军的粮道,然后将那些粮草占为己有。
届时,尔朱荣不仅能与三万秦军援兵进行汇合,还能得到敌军的粮草,一举两得。
相比之下,联军主力将会断粮,并且被困在北地境内。
同时,尔朱荣相信萧关的江东军必定已经遭到了重创,并且已经没有能力再对他的大军造成任何威胁了。
何况等到尔朱荣在与秦军援兵汇合,并击破萧道成的后军之后,他们的军队数量将会达到五万之数。
若是再与尔朱天光汇合,到时候他又将拥有九万大军,其中的骑兵还占据了多数。
相比之下,北地境内的诸侯联军,包括萧关的江东军在内都只有步兵,就连马家军也只剩下一丢丢骑兵了。
如此军事实力,尔朱荣面对联军和江东军,将会具有压倒性的优势。
只要再将联军和江东军逐一击破,然后攻下萧关,朱尔荣就可以带着大军深入关中,实现他们割据雍凉的梦想。
这是尔朱荣的原计划,在这个计划中最关键的三点在于:
一、尔朱荣配合秦军能以极小的代价击破萧道成的后军,并且顺利切断联军的粮道,然后占为己用。
二、萧关内的江东军已经被重创,再也无力出关对他们造成威胁。同时,安定境内的江东军也不会再来支援。
三、尔朱天光成功回到后方,对后方的军队作统一指挥,然后成功击破联军中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