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城在凉州也算是难得的大城了,但和中原的城池相比,顶多算一座中型城池。
鼎盛时期,这里有大约七八万人口,加上周边的村子、寨子,差不多能有十余万人口,和安路城差不多。
这就意味着,高平城内顶多只能容纳十万人口,城墙上更加站不了多少人了。
因此,江东军顶多只能上去两三万人,加上秦军也就五万人封顶了。
虽然理论上是这样,但事实就是另一回事了,毕竟高平的秦军有且只有两万人。
反观江东军除了登城的有三万人外,在城下还有十二万人在等着排队着,真可谓是源源不断。
这就意味着,秦军越来越少,江东军却是无穷无尽。
哪怕秦军个个能够以一敌十,个个都有叔孙建的武艺,那也早晚得累死。
更何况,秦军可没这本事,相反完全被江东军给压制住了。
情况大致上是这样的,只有在小范围内有着叔孙建这样的存在,但也就这样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城上的秦军越来越少,江东军越来越多。
秦军越来越疲惫,肯定没时间休息,完全是在疲于应付。
他们望着一张张属于江东军的面孔,不禁心里感到疑惑,突然就想到了自己也是汉人的身份。
要说凉州人,原本和其他地方的汉人是不一样的,他们并不怎么仇视异族。
反而是内地的汉人仇视他们,将他们视作为异类,觉得和异族差不多。
这是因为凉州当地,汉人和异族杂居了数百年,早就融为一体了。
双方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差距,不仅生活习惯大致相同,就连彼此的语言都能听懂。
这就造成了凉州的汉人和异族越来越像,异族也越来越像汉人,这就是所谓的民族大融合。
更何况,凉州的汉人多多少少都有些异族血统,异族也多多少少有点汉人血统。
就比如马腾,他妈是羌女,发妻(马超生母)也是羌女。
凉州的汉人不像汉人,异族不像异族,尤其是羌、氐、杂胡和汉人大致上差不多。
唯独西部鲜卑是个异类,他们原本生活在大草原上,和凉州没什么关系。
要不是当年河套之战,西部鲜卑被并州军打败,他们也不会迁移到河西。
也就是说,对于凉州本土的汉人和异族来说,西部鲜卑更像是真正的异族。
当初,这些凉州的汉人之所以加入秦军,完全是因为被忽悠了。
什么大汉朝要让凉州人亡族灭种咯!
什么大汉朝要放弃凉州咯!
什么凉州境内胡汉不分家,大家都是一家人咯!
他们这些人都被洗脑了,以为帮助秦军才是唯一的出路,不帮就会损失一个亿一样!
然而事实证明,帮助秦军才是个错误!和汉人为敌,那不是在做梦?
虽然大汉朝确实有种种不是,可关键是大汉的军队是真的强大啊!眼前的江东军不就是明证吗?
这可是大将军的军队!
遥想当年,韩信、卫青、窦宪,不都当过大将军吗?
他们哪一个不是赫赫名将?哪一个没有为大汉朝立下赫赫战功?哪一个不是战无不胜?
try{mad1();} catch(ex){}
现在,大汉朝派他们的大将军打过来了,这是要杀光他们凉州人哇!
虽然当初大秦的天王和大丞相说的不错,遇到这种情况确实只能团结,但也要打得过好不好?
凉州人,早年就习惯了打仗,顺风能打,逆风就降。
现在他们的退路也没了,城池眼看着也摇摇欲坠了,关键是一点希望也没有了。
“当啷当啷!”
武器掉落的声音此起彼伏,顿时就有人失去了战心,然后丢掉武器,跪地请降。
有了一个,就会有第二个,然后形成连锁反应。
顿时,城上就形成了大面积的投降,秦军的小兵们都不打了。
“投降!俺们投降!”
果然,见到这种情况,江东军也选择不打了。
但依旧还有人在负隅顽抗,叔孙建就是其中之一,还有他的亲卫们也是。
毕竟他们都是鲜卑人,和汉人,和羌、氐、杂胡都不是一路人。
“谁敢投降?”
叔孙建怒了,看到不远处有个跪地请降的,立马就冲上去一刀劈了。
这下好了,叔孙建把屠刀伸向了自己人,企图激发起他们的拼死之心。
然而事与愿违,虽然投降的小兵们失去了战心,无力反抗,但江东军也不是站着看戏的。
很快,一员大将就从人群中冲了出来,不是别人,正是魏延!
“汰!兀那秦将,为何屠杀自己人?”魏延最看不惯这种行为了,当即就出声制止。
“呸,你算什么东西?”
叔孙建正愁怒火无处发现,看到魏延长得英武不凡,顿时意识到这是条江东军的大鱼!
“爷爷乃是义阳人魏延,魏文长!”魏延自报家门道。
“呸,什么胃炎、肺炎,记住了,杀你者,乃大秦十二大将军之一——叔孙建也!”
叔孙建虽然狂,但并非不知天高地厚,而是准备好了慷慨就义。
眼下两万秦军死的死,降的降,大势已去。
但小兵们可以投降,他却不可以投降,因为他是鲜卑人!
自当年檀石槐建立鲜卑汉国以来,鲜卑人对大汉的战争,胜率可是很高的。
从来只有鲜卑人屠杀汉人的份,而没有汉人屠杀他们鲜卑人的距离,如果有的话,那也仅此河套之战一次了。
而更是从来没有鲜卑大将投降汉军的记录,以前没有,现在也不会有!
因此,叔孙建已经做好了战死的准备,以此捍卫自己的荣耀。
不仅如此,叔孙建也分析了一波对手(魏延”的实力,从气势上来判断,魏延最差也是个宗师级猛将。
这就意味着,叔孙建很难取胜,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