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重生:我的80年代 > 第314章 你懂的有点多啊

重生:我的80年代 第314章 你懂的有点多啊

作者:刀9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11 18:04:31 来源:23小说

第314章你懂的有点多啊

“你怎么搞得像要慷慨赴死一样。”

307宿舍,胡自强上下打量着李建昆,还搁这深呼吸呢,只差没留下一首绝命诗。

李建昆瞥他一眼,没有搭理。

没人能懂他现在的心情,他的那篇论文,强哥这点水平大抵也就当成阴谋论看,但扛把子可不同,那是宗师级人物。

受限于国门的开放程度,也唯有这样的人物,才能真正看懂他的论文,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

侧面来说,他一个小研究生,能搞清楚许多讳莫如深的东西的底层逻辑,实在过于逆天。

就在刚刚,扛把子托人捎来口信,让他去办公室报到。

他几乎都能预见扛把子的震惊。

他之所以搁这做心理建设,不是怕没命回,而是打算豁出去。

燕园两年半的生活,平心而论,他没有真正融入进去,更算不上一个合格的学生,临了临了,总该……留下点什么。

他在论文中提到那些点,都是日后实打实会对老百姓和国家,造成重大伤害或损失的祸事。

是的,就是警示。

扛把子是北大经济学的扛鼎人物,八十岁高龄仍站在讲台上,桃李满天下。同时国内的经济学高层,他应该都认识。

只要能让他警醒,李建昆料想,未来的经济走势多多少少会产生一些变化。

不谈其他,但凡能让老百姓少背几年房贷,或者把那该死的公摊打掉,也是一件造福万民的好事。

为这,他豁出去了。

谁要真怀疑他是什么妖怪,便……怀疑去吧。

“强子,哥走了。”

“去吧,以后每年的今天,我会祭奠你的。”

李建昆给强哥比了根中指,转身,大步流星踏出房门。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肯定还。

还来我就溜。

这年头,许多东西还没正规化,外加经济系扛把子说了算,知道他有许多问题,李建昆此去正为答辩,把他说得心服口服,还犯得上走流程吗?

燕园西门,行政楼,经济系综合办公室。

房门没有关死,留下一条缝隙,李建昆抬手敲了敲。

“进。”

“吱呀!”

推门而入,李建昆搭眼一扫,忽地生出一种打个哈哈,说我敲错了门,扭头就走的冲动。

搞什么东东?

只见办公室里何止扛把子一个,坐着一群老头!

李建昆错愕打量,这一张张脸可不算陌生,作为经济学学生,不认识这些位,那跟小鬼不认识阎王差不多。

他们分别是:孙志芳、薛暮乔、于光元、许涤星、马宏、蒋一伟、杜闰生。

再加一个陈岱荪。

老一辈经济学泰斗几乎到齐。

我的妈妈咪呀!

李建昆赶紧向各位大佬执弟子礼,完了瞪眼望向扛把子,潜台词是:您可别说,我的论文,这些大佬全看过!

陈岱荪表情复杂,带着几分欣慰、骄傲,又透着几分震荡和疑惑,笑道:“几位都是我的老友,不是外人。”

李建昆:“!!!”

这可整大发了呀。

您老就不能以后再告诉他们吗,但凡等我离开燕园也行啊,现在把这群爷带过来……您不怕吓死我啊您!

也就是他啊。

换成强哥那条废柴,面对这阵仗,腿肚子不打颤才怪。

“小李是吧,不用拘谨,过来坐吧。”

李建昆深吸几口气,这会倒真有点慷慨赴死的意思了。

他可不敢跟这帮大佬同坐,独自扯了把椅子,在他们对面坐下,怎么看都像一个接受审讯的犯人。

不待他屁股坐热时,孙志芳老爷子的一句话,差点没让他栽到地上。

“我们原本在京西宾馆开房改的经济座谈会,好嘛,你的论文里的几段话,震耳发聩,我们硬是不敢继续了,只好草草收场。”

李建昆:“……”

“论文里的其他内容同样发人深省,这个我们后面再谈。听伱的导师说你前不久才去过港城,老话讲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们这些闭门造车的老家伙,今儿可是来向你求教的。”

“不敢不敢。”李建昆连连摆手。

try{mad1();} catch(ex){}

他心里很有逼数,他相对了解的那点东西,纯粹是仗着多活了一辈子,真论知识底蕴,他给这些泰斗提鞋都不配。

“你给港城的那种楼花房地产的经济模式,定义为预征税赋,能详细讲讲吗?”

李建昆点点头道:“这事说穿了也简单,地方政府想要卖地增加收入,开发商想要拿地赚钱,双方一拍即合。而土地卖出去,至少是几十年,也就是说,现任地方政府通过这笔买卖,拿走了这块土地未来几十年的收益。”

孙志芳沉吟:

“听起来是有些对不起子孙后代,但反过来想想,我个人觉得也未尝不可,现任地方政府拿到这一大笔收益,可以在短时间内极大改变民生,创造更多的基础建设和就业岗位,该地区未来难道不是越发展越好?”

“表面上看会。”

李建昆道:“会呈现出一种虚假的繁荣,国外称作房产泡沫。我们现在只谈到地方政府,还没谈到开发商。”

孙志芳在这些人里年纪排第二,除陈岱荪外,数他最大。作为交流代表,示意李建昆继续说。

“以港城那种模式,开发商拿下地后,会立马用这块地向银行贷款,这样一来他们拍地的钱就回来了。他们也不必自个掏钱建房,地在那里,先弄个设计图出来,就可以对外卖楼花。

“等于说开发商没有任何资金付出,顶多进行了一次垫资,便开始产生收益。所以我才说,楼花模式,本质上是一场造富运动,富了开发商,却苦了老百姓。

“老百姓多半无法进行一次性付款,只能采取贷款,一贷数十年。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