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6章卖疯了八十年代,一本刊物是否走俏,在销量数据没出来之前,大抵上可以通过一种物件儿,来判断——信。这年头,人人都有写信的习惯,人人都热衷于写信。《创业家首刊发布之后,包括周岚在内的初创团队成员,无一不在默默关注着每天的信件情况。四天过去,杂志社没有收到一封读者来信。这让大伙儿心头异常忐忑。“才四天,就算读者想来信,应该也没这么快吧。”“可是,如果是京城的读者,好像……时间又完全够。”他们试图安慰自己,却又无法安慰。“这名读者对我们编辑部千恩万谢,说咱们的《创业家对他影响巨大!”他用一只手拍拍麻布袋。“这……全是信?”有人瞪大眼睛问,“全是我们的信?”包括周岚在内的所有工作人员,纷纷从房屋内冲出,直奔院门。“我这个读者也一样,说《创业家带给了他思想的启迪,脑子仿佛开了扇窗。”邮递员大叔缓缓说。“是啊,前两天就想给你们送的,结果后面越来越多,收不停……只好想着先囤一囤,再一起给你们送过来。”这才搞明白,原本不是没有读者来信,而是……太多了,倘若一封两封地送,邮递员送都送不赢。唰唰!难道《创业家这么差,没能引起一个读者的兴趣?比如周岚过去所在的京城青年报,复刊三年来,往往哪天的报纸上出现一篇好文章,最迟三四天内,一准儿能收到读者的来信。“我跟你们讲,明天估计又是这样一包。”大家甚至不知道还要不要继续手头的工作,首刊发布之后,好像尘埃入水,没有泛起一丝涟漪,《创业家还有以后吗?从无例外。然而,来到院外,大伙儿都有点懵。…否则事情说不通。院门口有一名邮递员叔叔,推着一辆二八大杠,后座上绑着一只鼓囊囊的麻布袋。……邮电总局,杂志发行部。“一样!这位读者恳求我们一定要一直办下去。”“得,现在囤也不敢囤了。”“我说各位愣着干嘛,帮忙搭把手啊,我一个人不好弄。”大家各自抱出一捧信件,迫不及待地开始拆信,查看内容。……院门外响起一阵铃铛声。第五天,杂志社宅院内,团队的情绪低迷到极点。不多时,一个兴奋的声音响彻宅院。周岚等人你看我我看你,之前有多失望,现在就有多惊喜。“哈”周岚眉飞色舞说:“按这个反馈看,十万册,未必销不完呀。”“哈哈哈哈!”“你们这个新杂志社,办的是啥玩意儿啊,搞出这么大动静?”麻布袋被几名男同志一起抬进院儿内,有女同志火急火燎找来剪刀,拆开封口的细麻绳。叮铃铃!“喂……你哪里?……哦黑龙江啊,又要补货《创业家……为什么说‘又?同志,你们之前我们已经接到十几通补货《创业家的电话了……”“邮递员来了,邮递员来了!”他们急需读者的来信来稳定一切,哪怕只有一封。邮递员瞅着这帮人,好像魔怔了一样。叮铃铃——大家兴奋激动,作为内容提供者,没什么比得到广泛读者如此高的评价,更令人喜悦了。“哈哈!”叮铃铃!电话刚挂断,不等接线员聂敏佳喝口水润润嗓子,铃声再次响起。“喂……湖南呐……还是补货《创业家对吧?”叮铃铃!…杂志发行部的主管郝鹏飞,小跑到行政楼的二楼,敲开一间办公室的房门。“杨主任。”“鹏飞啊,什么事儿?”杨主任坐在五屉桌后面,手里捧着大茶缸子,向来人投去视线。“有件事我觉得有必要向您汇报一下,尽管我们手上现在还有货,但是按这个趋势看,只怕销不了几天,后面八成要断货。”郝鹏飞快步来到五屉桌前,躬身说。“什么杂志要断货?又是《古今传奇,还是势头很猛的那个《知音?”“都不是,是您特批首刊全国发行的《创业家。”郝鹏飞眼含敬意,心想姜还是老的辣,平心而论,他以前不是太服气杨主任,总觉得他占着茅坑不拉屎,权利极大,却没见办过多少实事。现在才知道,人家眼光毒着呢。你看,他独断要全国发行的一份新杂志,立马爆火了。杨主任心头诧异,诧异到差点没蹭地站起,薅住郝鹏飞的衣领问到底是怎么回事,不过他留意到郝鹏飞身上流露出的敬意,于是战术性咳嗽两声,稳住心神。“哦,我说什么呢,《创业家好卖是必然的嘛,不然我能力排众议坚持让它首刊全国发行?”“是是,您眼光毒辣,高瞻远瞩。”“不过,它首刊印了十万册呢,这个数据你知道吧,还不够卖?”“不够。”郝鹏飞摇头,“远远不够。”说着,摊开手上拿着的黑皮笔记本,清清嗓子接着说:“我这边统计了一下目前各地的要货情况,您听听就知道。”“河北,申请补货三千册。”“安徽,申请补货五千册。”“江苏,申请补货八千册。”“浙江,申请补货一万册。”…杨主任心头震惊,但是他不说……多少年没见过下面分局这样申请补货了?一副完全不怕卖不掉的架势。事实上,通常情况都是塞给他们卖,下任务。这次忒自觉。杨主任心想,那确实不够呀。单是这一轮补货,《创业家的存刊就能清光。“行吧,我知道了。”他不动声色说,显得一切尽在意料之中。郝鹏飞告退时,不忘拍上一记:“杨主任,您伯乐相马,功不可没,局里应该予以嘉奖。”“嗨,不提不提,都是为人民服务嘛。”郝鹏飞刚离开办公室,杨主任从软包椅上弹射而起,一手呈掌,一手呈拳,砸在一起,双目圆睁:“是不是啊?”他记得李建昆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