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开局我爹是皇帝,江山只有一座城 > 第140章 赏赐收拢

开局我爹是皇帝,江山只有一座城 第140章 赏赐收拢

作者:动物园巨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1 19:03:27 来源:23小说

“这.....”

此时马家主心里是十分开心的,自己的家丁加入大乾王师,这是他所希望看到的。

这也代表着眼前的年轻帝王并不排斥他们马家掺和军务。

但他也是聪明人,这种事凡事都讲究一个度,可以跟着沾光,但随着大乾往后坐大,他们马家势必要减少涉足军务的份量。

当然眼下最让他纠结的是,怎么还要自己这几个儿子入军伍?

回头瞥了眼那几个不成器的儿子,见他们如死狗一样,心中不免叹了口气。

罢了,这也是陛下一番心意,能让我马家掌权这笔买卖不算亏。

“多谢陛下,草民自无不可!往后草民这几个不成器的犬子,陛下要是看不顺眼随便调教即可。”

马家主再度深深一拜。

他很清楚,能够让他马家嫡系子弟掌握一部分大乾兵权,这绝对是最大的善意了。

可一想到,三个儿子全都入军伍他还是一阵肉疼。

心道,希望这几个不成器的小崽子不至于全部惨死沙场。

“呵呵!既然如此,那便重新组建一支新军,就以浮山县的谐音字,取福字,取名安福军如何?”

赵铭紧接着的这番话又是让马家主心中欢喜。

安福军,名字不仅是个好彩头,关键这代表着一个信号。

这支军队大概率都会从浮山县招募兵勇,而以陛下如今对他们马家的看重,大概率领军之人便是他这几个儿子了。

相当于将浮山县的兵权交到他们马家手中。

事实上当然不是如此。

赵铭又不是傻子,他并不排斥以地方命名,让部下同乡抱团。

同乡抱团弊端不少,比如往后大乾坐大之后,容易结党营私,相互包庇。

但好处也十分明显,在战场上,皆是同乡的军队往往战斗力都十分旺盛。

就像是后世的一些军队,都取了一个番号,且番号往往持续多代。

而番号所带来的荣誉感会让每一位刚加入的新兵有种与有荣焉之感。

战场上,也会为了这一番号的荣耀拼尽最后一滴血。

赵铭的想法很简单,先以同乡之情增强士兵的士气。

但训练却全权由安新军的老兵负责教导。

无他,赵铭仿照后世的一些模式罢了。

这样训练出来的士兵,固然会有同乡之情,但还会有教官之情。

能一定程度上摒除一些结党营私的迹象。

最最关键的还是要狠抓思想这一块。

赵铭现在还是比较头疼这点,他早就想组建一支指导队。

奈何指导队人选难寻,首先这批人必须要会读写,而写最好是能说会道,气质上要显得温文尔雅,平易近人。

毕竟忽悠人这种事,一定得有一副足够迷惑的面容才行。

可现在没人选呐!

窝里沟那些老人肯定不行, 虽然是自己人, 但就是一群土匪,他们自己脑子都是歪的。

别搞得上梁不正下梁歪那乐子就大了。

其次他也想过从书吏中挑选。

可是这群吏员,赵铭实在是不放心。

这群人你要说他们思想多正,还真不好说。

这年头的小吏本就是功利主义,现在让他们规规矩矩按大乾律办事,已经是他们超常发挥了。

不**赵铭就烧高香了。

其实主要还是大乾改革尚短,且还没有让治下官员以及民众对大乾有发自内心的荣誉感。

简单来说,现在大乾治下还没几个狂热分子呢。

安新军里面倒是不少。

这也是赵铭打算从安新军抽调人员充当教导队训练安福军的。

除了训练军武,偶尔还能言传身教的宣扬大乾的荣誉感不是?

也算是现在的无奈之举,能加强一下治下士兵的荣誉感就加强一点吧。

赵铭也不强求太多了。

马家主带着他那几个儿子离去后,赵铭则开始派人去马家接收其家产。

同时下发了几份委任。

其一,任命马三石为监当官,领大夫爵。

其二,马家三兄弟升任十夫长,领上造爵。

前者对于马三石也就是马家主的任命其实严重与爵位不符。

监当官,在秦朝是没有的,属于两宋时期的管理官营产业的官职。

在大燕也是设有监当官的。

秦朝在商业上毕竟分的没有那么细,赵铭在大框架可以仿照,不可能事无巨细一股脑抄,自然是折中取优。

考虑到马家主多多少少还算是擅长经商,就委任这一职务。

监当官在大燕属于小官,主要也是赵铭看了马家的账目,发现这马家主经商是个半吊子。

可考虑到现在自己麾下还没有特别擅长此道的,干脆就委任个小官,暂时帮忙打理大乾的官营产业。

至于大夫爵位,纯粹就是给一个充当心理安慰。

相信马家主也不会有任何怨言,因为他这两个儿子可是掌了兵权,只要大乾一路腾飞,马家势必也会跟着腾飞。

相信马家主这个聪明人懂得其中的弯弯绕绕。

而给马家三兄弟只是十夫长职务,这点虽说可能会马家主腹诽。

但赵铭不能开这个先河,不然这兵还怎么带?

更何况马家严格意义上还不算雪中送炭。

真正的雪中送炭,那得是危难之际举全家之力资助。

比如送了他赵铭浮山县,无需他赵铭费丝毫气力就夺下浮山县。

说白了,马家就是看菜下碟罢了。

处理完马家之事,赵铭便开始忙碌于海量的文书之中。

“果然呐,创业之初就没有闲人,谁都得干活。也不知道当年老朱内阁尚未设立时,他一个人是如何事必躬亲处理偌大国家的大小事务的?”

赵铭不得不佩服老朱,真的是牛人。

区区一个泥腿子出身,还是古代的泥腿子。

按理说古代底层人,别说是眼界,可能一辈子眼里就村里那点狗屁倒灶的事儿。

结果人家硬生生靠着自学,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