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开局我爹是皇帝,江山只有一座城 > 第159章 播州好地方啊

“柳先生,你说如若我能获得播州水西土司罗氏的支持如何?”赵铭反问。

闻言柳文和喝茶的动作一顿。

“你认真的?”

“有了水西罗氏的支持,你很快就能组建一支至少三千人的骑兵。

可是你何故觉得水西罗氏会瞧得上你?”

既然已经聊开,柳文和也不顾及赵铭的身份。

当然赵铭也不介意,私底下两人就是以好友相称。

“不试试又如何知道呢?”赵铭反问。

“播州那些土司日子也不好过吧?”

播州这群土司,处境较为复杂,虽然税收没那么重,也没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商税。

但是播州土司需要承担很重要的徭役以及马匹税。

每年固定需要上缴至少三千匹马,且一旦前线战事吃紧,朝廷不仅从禁军抽调人手,地方厢军烂透了,就完全不作考虑,便想到了播州这群土兵身上。

播州在朝堂诸公看来本就是蛮夷之地,但蛮夷归蛮夷。

但这些土兵着实好用,任劳任怨不说,打仗还十分悍勇,不怕死。

如若朝堂诸公对这些土兵善待还行,好歹多训练一二,配上精良甲胄再拉上战场也无可厚非。

可大燕的态度却让土司苦不堪言。

送出去的儿郎几乎就没有回来过得,据说这些土兵都是立刻就被拉上前线。

遇到战事紧张,可能一个月都没能撑住,拉上去的几千土兵就死了个干净。

可以说,用最烂的装备打最残忍的仗。

甚至一些土兵更是被充当劳役,负责加固城墙,跟奴隶似的。

吃不好穿不好,装备也是稀烂。

这状态让赵铭想到抗战时期的川兵,用最烂的装备打最硬的仗。

当然大燕能稳固防线主力还是西军,没有西军也顶不住,可要是善待这些土兵,相信不仅能稳住防线,说不定还能反推战线。

这水西罗氏想巴结秦相爷,无非就是想减轻一下徭役负担。

毕竟这些土司人口真心不多,每年还须填进去这么多人,如何够用。

偏偏土司之间相互博弈,人口就是土司的底气,今年人少一点,底气就弱一分,迟早会被其他土司吃的连骨头渣滓都不剩。

但朝廷不重视,他赵铭重视啊。

这些土司出来的人,全都是最能吃苦的。

据说戚继光时期,戚家军很多都是江浙兵,尤其是义乌兵。

原因很简单,据说是戚帅路过义乌时,发现两拨农民在发生大规模火拼械斗。

这事儿官府都不敢出面,后来打听得知,原来这地儿隔三差五都要发生械斗。

要么是抢水,要么是本地开矿的矿工因为是两拨来自各不相同地方的矿工,所以械斗是常有之事。

据说人数最多的时候,参与互殴的人数多达三万人左右,历时四个月,直至十月才结束,伤亡共计两千五百余人。

之所以结束,还是因为秋收了,大伙都忙着回去秋收呢。

而戚帅对义乌人的评价是,征战半生,天下强横之徒,我大都曾见过,却也从无畏惧。但如义乌人之彪勇横霸,善战无畏,实为我前所未见,让人闻风丧胆,可怕!可怕!

光凭这点,赵铭就知道,征兵分两种,一种是彪勇横霸之辈,一种则是身家清白的良善之人。

前者适合出精兵,且擅长破阵,后者都十分平均,更适合大规模集群作战。

而戚帅所在时代的江浙地区,富裕者富得流油,穷者又穷的就剩裤衩子。

且宗族地域观念十分浓重,全都是一群刁民,也是刺头。

这点在后世同样如此,新兵训练时,教官最头痛的是那些刺头,最喜欢的也是那些刺头。

刺头出尖兵,这点确实是真的。

但这种刺头绝非那种影视剧那种无脑硬顶长官的刺头,而是真的有本事有能力,但十分膨胀的刺头。

当然一般来说敢炸刺的有点能力,不然教官教你做人。

而播州这群土人,在赵铭看来颇有点类似于后世的两广云贵之地。

吃苦耐劳,好勇斗狠,优点很明显,缺点也很明显。

而这赵铭同样喜欢,只要稍加训练,强化军纪,这就是一支一等一的强军。

安新军确实也是强军,但以目前安新军的表现来看。

赵铭觉得安新军继续扩大可以充当集团化正规军精锐,却成不了那等独具特色的强军。

播州那地儿,大家都为了资源,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环境十分恶劣。

正所谓穷山恶水出刁民,赵铭现在就想要这群刁民。

安新军的稳健他有了,马家为核心组建的安福军与安新军颇有些类似,而现在就缺这样一支悍不畏死,打法十分凶悍的军队。

“唉!老夫不明白你了,缺马,选播州土司合作的确不错。

可这群人可不是什么善茬,但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吧,可是需要我配合一二?” 柳文和摇头叹道。

“自然,还须柳先生待会出力一二,想来再过不久这押送队的主事人就会求见你了。

到时候帮我当个说客。” 赵铭笑呵呵道。

柳文和指着赵铭笑骂不已,“唉!也不知跟着你是错是对,老夫算是被你害苦了,罢了,且看老夫的。”

对柳文和的态度,赵铭丝毫不以为意。

他很清楚老柳这人还是很聪明的,现在两人算是合作关系,他自然能做到面对他坦然自若。

但赵铭笃定,只要大乾地盘继续扩大,且越发强盛,这老狐狸肯定第一个服软。

而且这老货,肯定还没出全力。

别看这老家伙现在一副每天忙的脚不沾地的,可赵铭隐约感觉这老货还留有余地。

这是不见兔子不撒鹰,慢慢和他熬着呢。

就在这时一名小吏小跑着进来,汇报道,“陛下,柳先生,衙门外有自称播州而来的差使臣求见.....”

闻言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