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两界:从黄巾起义开始超凡 > 第72章 神奇的太平道

两界:从黄巾起义开始超凡 第72章 神奇的太平道

作者:欧皇不打折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1 19:19:52 来源:23小说

“有何不同?”贾诩和程昱好奇地问道。

两人虽然也有家族,但是人丁较少,家产也少,相关信息掌握的自然也少。

好在荀彧没有卖关子的习惯,而是开始介绍起来。

“此地的县城,县太爷叫做县委书记,是由太平道的香火使担任,香火使你们知道是什么吧?”

“知道,是组织每个月初一、十五祭祀的。”程昱回答。

“县委书记之下,是县长,这两人,就是掌控整个县城的……领导,当然,是以县委书记为尊。”

“在两人之下,分为若干部门,比如什么天工司、农业司、公安司、大理寺、医学司、商业司、教育司、武装司、文化司和户籍司。”

荀彧说到这里,顿了顿,笑着问道:“两位可听出有何特别?”

“天工司,应该是掌握那些工匠的……部门。”

“农业司掌管农务。”

“医学司掌管医学。”

“教育司掌管应该是治学。”

“户籍司应该是掌管户籍。”

“武装司是掌管当地民兵的。”

“商业司是管理商人的。”

“公安司……这公安二字何意?大理寺……大理我知道,是蜀地那边的,可这大理寺是什么地方?还有这文化司……文化,难道是《周易》中的‘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贾诩好奇地问道。

“成帝时刘向的《说苑·指武》中,也有‘凡武之兴,谓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的解释。”荀彧补充道。

“所以……这是一个类似于民曹的……部门?”程昱恍然大悟。

三人心有戚戚。

要知道荀彧知道这些,是因为他是颍川荀氏之人!

这东西,连贾诩也只是一知半解,程昱更是一脸茫然!

可这太平道次天师是什么来历?

然后三人前去调查。

很快,就明白了大理寺是什么地方了。

这竟然是一个审案的地方。

而公安,竟然有些类似于衙役。

“这……为何这衙役和审案竟然分开?”程昱一脸惊讶。

贾诩若有所思,不过天性使然,让他目光炯炯地看向荀彧。

荀彧扯了扯嘴角,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吐槽才好。

不过他定了定心神,想了想,这才解释道:“这样做显然是有好处的。”

“一方面进一步大理寺尾大不掉的问题,另一方面,则是可以增加办案人员,足够保证当地治安,而且抓人的和审判的分开,减少出现凭借一己私欲打击报复的情况。”荀彧解释了一下。

“只是……我有些奇怪。”程昱先是恍然大悟,可紧接着眉心又皱了起来。

“为何这县城……没有士兵?”

“不,是有士兵的。”贾诩解释道:“但是士兵不进城,是驻扎在城外的。”

三人纷纷看到了彼此眼中的惊讶。

这个时代的军营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大家心里其实都有数的。

所以虽然名义上大汉的军营也是驻扎在城外,但是往往距离城池不远。

在和平时期当然没什么。

但是一旦到达王朝末年,士兵们往往都会跑到城里打秋风。

从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

也是这个时候所有地方上最头疼的地方。

而且因为这个年代并没有多少脱产士兵,实际上大部分的广义上的士兵,都是民兵。

所以也都是居住在城里的。

这就进一步导致民兵的战斗力不行。

可太平道不但成立了专门的军营安置脱产士兵。

而且当地还有民兵。

民兵和脱产士兵一起,这样的县城防护能力被增加到了极致。

但同样的,对于地方经济也必然会遭到影响。

然而这正是让人无法理解的一点。

那就是这座县城却非常繁华!

要不是明知道这只是一座县城而已,所有人都差点以为这里是什么都城。

甚至几年前天下还没有大乱的时候,都没有如此富庶!

这到底是怎么做的?

越是了解,三人也就越发心惊胆颤。

这种完全未知,却又井然有序的秩序,是一个道士能够做到的?

不对,听说次天师还不是道士?

不是道士,还能当次天师?

可偏偏就这样发生了。

方默也的确不是道士。

但他的确成了次天师。

而且更加让三人感到震撼的,是百姓对于太平道的态度。

在太平道,百姓是没有土地的。

或者说,土地的所有权,不是百姓的。

这放在任何一个诸侯治下,基本上都已经民怨四起,甚至被推翻政权了。

但是在太平道治下,却完全没有这方面的问题。

研究了一番之后,三人错愕地发现,虽然百姓没了土地的所有权,但却有了土地的永久种植权。

太平道治下的商人,虽然也有买地的,但却只能买下土地的种植权。

换句话说,太平道直接成了最大的地主。

百姓只是负责给太平道种粮食。

那么百姓答应么?

一开始,当然是不愿意的。

毕竟土地对于百姓来说,从来都是命根子。

但是很快。

真的就很快。

很快在太平道治下,就没人再愿意守着土地生活了。

因为工作变多了。

别管汉朝到底创造了多少行业,但汉朝的工作却很少。

究其原因。

是因为上升渠道被切断了。

而且关键是,士农工商,商人是贱业。

但是在太平道治下,商人却并不是贱业。

反而还很鼓励从商。

不但推行了三十取一的商税,而且还制定了一系列的保护法律条文。

但是相应的,所有的行商之人,必须持有太平道颁发的商业凭证。

想要办理这个凭证,不但需要确切、足够的钱财作为预备金,而且还有着一整套十分完善的商业规范条例和商业税收条例。

这些商税,就足以让三位当时顶尖的谋士一脸震撼。

因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