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华夏名将突然降临 > 第141章 心悦诚服的太史子义

三国:华夏名将突然降临 第141章 心悦诚服的太史子义

作者:旗鼓相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1 19:24:55 来源:23小说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六月十七。

吴起带领大军挺进黄县,黄县附近乃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并不适合打伏击战。

吴起吩咐曹豹和太史慈各带五千兵马从东西两面合围,自带五千魏武卒从北面向黄县进发。

围困黄县的匪首牛庆原是阳丘山一带的普通百姓,三年前遇上大旱,颗粒无收后,带上族人和村中百姓逃入阳丘山中落草为寇。

随着徐州境内大肆清剿盗匪,琅琊郡的一部分盗贼北上进入北海国后,又有一部分继续东进,来到了东莱郡,投靠了已经占山为王达三年之久的牛庆。

数月前,张饶进入北海国攻占剧县后,孔文举带着一部分百姓南下来到朱虚县,其余不愿南下的北海国西部百姓逃入到东部,一部分百姓害怕贼寇继续追击,进入到东莱郡。

但是此时他们所带的粮食已经耗尽,不得已之下,投靠了阳丘山的盗匪。

牛庆得到属下的消息,南方出现了数千援军。

牛庆亲自带领大军前来,欺对方兵少,率领四万大军将吴起的五千魏武卒层层围住。

吴起所带的魏武卒毫无惧色,在第一次对方的冲杀中,斩敌三千余人。

盗匪见到吴起麾下的魏武卒装备精良,悍勇无敌,皆露出惧色。

牛庆见到对方虽然兵少却有横扫千军之势,面对数倍于自己的敌军却毫无惧色,已经升起了撤退之心。

正在此时,自东面和西面,曹豹和太史慈各率领五千军队冲杀进来,大杀一阵,斩敌七千余人,趁机封住了东西两路。

加上南面吴起率领的魏武卒,牛庆还剩下的三万余人,反而被对面三面围住,只有北面没有军队。

但是北面乃是黄县,自己除了突围,已经无路可走。

牛庆麾下的贼匪原本大多都是无路可走的流民,见到己方被三面围住后,立刻就有数千人扔下武器,向对方投降。

吴起宣布接受对方的投降,并喊出降即免死的口号。

随后牛庆大军不战自乱,源源不断的人向吴起大军投降。

牛庆一咬牙带领原阳丘山的亲信数千人向东面突围。

在突围过程中,牛庆被弓马熟练,箭法精良的东莱太史慈射杀,其余人等见到主帅被杀,皆扔下武器投降,自此东莱郡平定。

在进城之时,吴起在三军面前称赞道:“子义此役箭法无双,射杀贼首,当居首功。”

太史慈听闻吴起之言后,立刻下马行礼道:“吴先生用兵如神,竟然能用一万五千军队,以自身为饵,反包围对方四万贼寇,子义遍读史书,也从未见过如此精彩绝伦的兵法。首功当属吴先生,子义愧不敢当。

吴起立刻邀请道:“我观子义英勇非凡,如今却避居辽东,乃是大才无用武之地也。如今天下之事瞬息万变,乱世已经来临,徐州牧陶谦正需用人之时,子义何不与我一起为陶州牧效力?”

“吴先生无论气度、才能、为人都无可挑剔,不但能治理国家改革变法,还能统帅大军战无不...

军战无不胜,子义只愿留在先生身边作一亲卫,于愿足矣。”太史慈心悦诚服的说道。

“哈哈,让子义担任亲卫乃是大材小用,我正好缺一位统领前军的大将,我观子义的能力,足以担当此人。”吴起大笑道。

“承蒙先生不弃,子义愿追随先生,虽肝脑涂地,万死不辞!”太史慈拜服于地。

吴起连忙扶起太史慈,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