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华夏名将突然降临 > 第151章 你对刘玄德的评价如此之高?

“如今天下诸侯林立,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西北的凉州刺史马腾,西南的益州牧刘璋,南荆州的长沙太守孙坚因为地处偏远,消息闭塞,我们得到的信息非常稀少,当不用考虑。”司马朗斟酌片刻后,缓缓说道。

“没错,伯达所言正是我心中所想,继续说下去。”司马防对于长子的说法非常满意,默默点头道。

“父亲也说过,反汉的势力我们司马家绝不能投靠,因此江淮地区的张角、江东的唐瑁项羽以及汉中的张鲁也不是我们司马家考虑的。而陈王刘宠虽然勇猛善战,封国内的百姓安居乐业,奈何他年事已高,后继无人。

况且手下也没有贤臣良将辅佐,一旦本人发生意外,陈国以及陈留郡恐怕会被附近势力瓜分,也并非我们投靠的优先选择。”司马朗谨慎的说道。

司马防面容平和,只是微微点头,示意司马朗继续说下去。

司马朗见到自己父亲没有继续点评,抿了抿嘴唇,小心翼翼的说道:“如今父亲在朝廷担任京兆尹,名义上是大汉的臣子,实际上也算是在权臣董卓麾下效力。

而我们司马家可供选择的其他势力,无外乎北方的汉室宗亲幽州牧刘虞、平民起家依靠军功封赏的并州刺史刘备,冀州一分为二,各自占领半壁,门生故吏遍天下的士族之首袁家的袁绍,以及威震关外的辽东狠人公孙瓒。

中原地区,父亲有过举荐之恩,占据兖州五郡国,巨宦豪族背景的曹孟德,大汉人间的乐土,最先改革变法的徐州牧陶谦,四世三公背景的南阳太守袁术以及荆州刺史刘表。”

“伯达对于整个天下的势力分析有理有据,确实可供我们司马家选择的就是这几方势力。仲达我见你目光闪烁,似乎有话要说,不妨说出心中所想。”司马防称赞了一声长子司马朗后,又转头向次子司马懿问道。

“启禀父亲,孩儿认为南阳太守袁术也不在我们的考虑范围内。”司马懿听见父亲点名自己,立刻站起身来恭敬的说道。

“哦,仲达说说自己的见解。”司马防兴致盎然的说道。

“自袁隗、袁基死后,袁术倚仗自己是袁氏一脉的第一继承人,在南阳地区曾经大肆掠夺,骄奢淫逸,绝非明主。

虽然背后有袁氏家族的撑腰,以及最近开始有所收敛,但是刻在骨子里的教养都说明其并非社稷之臣,也不是能在乱世之中,称霸天下的雄主。

而且袁术地处中原的十字路口,南阳郡、汝南郡皆是四战之地,且以平原为主,几乎无险可守。

南阳郡和汝南郡是大汉人口最多的地方,也是唯二户籍人口超过二百万的大郡,这是被各方势力都垂涎的肥肉,以袁术的能力,恐怕很难守住。”司马懿精准的分析道。

“仲达自幼聪颖,见解独到,袁公路冢中枯骨,绝非大汉的贤臣,一旦得势,很可能反汉自立。

我在朝中得到消息,董仲颖早已有出兵南阳的打算,只是仍然对曾经的反董联盟所有忌惮,而且三辅地区以及河东郡贼患严重,才让董卓取消了南下讨伐袁术的打算,袁术确实不在我们司马家的选择范围内。”司马防点头称善的说道。

司马朗见到二弟和父亲说完后,继续言道:“白马将军公孙瓒虽然勇猛好战,实际上却是穷兵黩武,对待百姓没有恩惠,打压士族与豪绅,最终必被反噬,也不适合我们司马家前去投靠。

余下的并州刺史刘玄德,幽州牧刘伯安,兖州的曹孟德,冀州的袁本初,徐州牧陶谦,荆州刺史刘表以及权臣董卓各有优劣势,并不好妄下决断。”

“七人之中,董卓挟天下以令诸侯,虽然在所有人心中乃是国贼,名义上却是汉相,代表了中央。我虽名为汉臣,实际上也算是在董卓麾下效力,你们就不用考虑来中央或是董卓麾下效力,其余六人中,伯达会选择何人?”司马防沉声说道。

“首先排除并州刺史刘玄德,并非因为他不优秀,反而我觉得此人不但仁义无双,而且能力非凡。两汉四百年,能从一介平民做到州牧刺史的屈指可数,这些人无一不是一时之俊杰。

刘玄德虽然名义上是汉室宗亲,可是到了他这一辈却沦落到与母亲织席贩履为业,背后并没有家族的支持,说是平民并不为过。

再看看他手下的人才,关羽,张飞,周亚夫,张良等人都是平民出身,并非世家大族,却能在刘玄德手下发光发热,得到重用,真乃这个世道的异类。

我之所以排除刘玄德,是我不看好他所处的地理位置。

他原本就处于大汉最穷困的并州北部,还要面临异族的袭击,人口稀少,土地贫瘠,还无法向东扩张,因为东边是幽州牧刘虞的地盘。

同样打着仁义的旗号,同样的汉室宗亲,在大汉没有崩塌之时,他们只能成为盟友,绝不可能拔刀相向。

这样的乱局,完全背离了父亲以稳为主,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明哲保身的教导。

虽然北境人才稀缺,我们如果前去投靠,凭借自身的才能以及河内司马氏的名声,得到县长甚至郡守的官职不在话下,却违背了我们司马家的初衷。”司马朗小心翼翼的分析道。

“没想到伯达对刘玄德的评价如此之高,以布衣之身成为大汉边境的封疆大吏,刘玄德的一生也是堪称传奇了。

若非带领乡勇击败代郡的盗匪,若非代郡太守死后,大汉实际上已经准备放弃这块边疆之地,若非年少时,曾经拜师同郡的大贤卢植卢尚书为师,若非有卢公和其师兄右北平郡太守公孙瓒大力作保,是不可能从平民一跃而成为当时的代郡太守。

据我们所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