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华夏名将突然降临 > 第160章 南中困境

三国:华夏名将突然降临 第160章 南中困境

作者:旗鼓相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1 19:24:55 来源:23小说

“南疆百姓易反,主要还是因为没有得到公正的对待。历来当地汉人百姓和其他少数民族发生冲突,当地的官吏都会区别对待,维护汉人百姓。

这在汉人百姓看来,那是大大的好官,却加深了汉族和其他民族的矛盾,不利于长期的统治。

久而久之,日积月累之下,就会矛盾爆发,造成难以挽回的悲剧。

我们这次前往越巂郡当吸取前人的教训,建立完善的法制,以公平、公正的制度对待每一个百姓,方能得到所有人的认可,长治久安。”赵充国轻抚下巴,如同老狐狸一般的说道。

“南疆之地,各族百姓杂乱居住在一起,各部之间积怨颇深,矛盾重重,内斗严重,恐怕极难处理。”甘宁眉头深深皱起,忐忑不安的说道。

“内斗严重?有当年秦国商鞅变法之前严重吗?王兄可是对商君变法了如指掌,只需稍弱修改一些当年的法律,就能将内斗摁死在萌芽里。”赵充国摇头晃脑的说道。

王翦瞥了旁边的甘宁一眼后,淡然的说道:“当年先祖在平定楚国后,率领秦军南下攻打百越诸族,此行虽然艰险,最终还是取得胜利,先祖也对南疆各族的情况有所了解。

虽然越巂郡的南疆百姓和当年的百越不是同一类人,不过本质上还是差不多,当年百越的经验亦可用在今日的越巂郡各族之间。

赵兄所言原本不错,对付这些偏僻落后的异族,当用攻心战术,让他们发自内心的臣服。仁政和公平的法制是前提,不过都要建立在我们有强大的武装震慑的情况下,否则我们刚到越巂郡,恐怕就会被当地的一些反动者吃得连骨头渣都不剩。”王翦目光望向遥远的南方,声音铿锵有力,充满了坚定不移的信念。

“王兄的意思是?”甘宁不禁愕然的问道。

“我的最低要求是必须带领麾下的三千士卒前去越巂郡上任,否则我们可没有能力空手去平定越巂郡的乱象。当然,如果刘益州能给予我们更多的士卒,那再好不过了。”王翦平静的说道。

这三千士卒乃是王翦和赵充国这一年多,亲自从基层选拔并操练的,可以说是目前整个益州最精锐的士卒。

王翦和赵充国得到的赏赐,除了极少一部分留作自己平时的生活费用外,其余大部分都赏赐给麾下的这三千士卒。

这些士卒原本都是益州最普通的百姓,甚至很多还都是流民,基本难以生活下去,加入军队只为一口饱饭,能活下去而已。

众人见到王翦与赵充国将赏赐皆分给大家,更是愿意为他们两人效死命。

王翦又根据众人的训练情况,以及之后平定各处叛乱所立的功勋,进行封赏。

原本很多走投无路,才不得已投身军旅的百姓,居然因各种功勋得到封赏。曾经暗无天日、山重水复的人生路突然变得柳暗花明起来。

如何不让这群士卒们更加的期待未来的道路?刻苦的训练,稳定的纪律,不惧生死的作战风格让他们成为一支令人胆寒的军队。

“王兄所言不错, 此去必须要有军队随行, 最低的标准就是带上我们自己训练的三千士卒。”赵充国肯定的说道。

“兴霸,你速速前去军营,将麾下的锦帆营整顿好,他们人数虽然仅有三百余人,却是极少能水陆两栖作战的特殊兵种,是我们前往越巂郡不可或缺的力量。

我们这一去不知多久,让他们提前和家人道别。”王翦嘱咐道。

“诺!”甘宁得令后,急匆匆的向军营的方向离去。

“王兄,你将兴霸支开,可是有重要的事情与我单独商量?”赵充国心有灵犀的问道。

“没错,有些事情并非不想让兴霸知道,而是我们这种穿越时空的身份实在不好在他面前坦露,否则他还以为我们是脑袋坏掉的疯子。”王翦失笑道。

“王兄难道另有打算?”赵充国惊讶的问道。

王翦从书架上拿出一卷地图,铺开地图,指着西南方正色的说道:“益州十二郡国,除了汉中郡在张鲁手中,其余十一郡名义上都被益州牧刘璋掌控。

但是南中四郡由于地理位置太过偏僻,大多数时候政令是无法下达,赋税基本都被当地的豪族私自收缴了。

如果我们能在越巂郡站稳脚跟,颁布律法,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位百姓,得到大家的拥戴,就能逐步统一整个南中四郡思想,为益州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而且南中四郡虽然多山,湖泊与河流多样不少,实际上这些地方也非常适合种植,只是当地的百姓不知道如何开垦罢了。

我们将这些地方开垦出来,让百姓在此安居乐业,南中四郡必将归心。

还有一个问题,南中四郡的人口非常多,据我翻阅的典籍记载,越巂郡这样的地方户籍人口居然达到六十万,比我们现在所在的广汉郡还有多出十万人来。

这还是因为大汉的人头税,导致这些偏远的地区隐瞒了许多人口。如此下来,在册的户籍人口仍然比广汉郡还多,简直不可思议。”王翦感慨的说道。

就在王翦和赵充国闲聊之时,从蜀郡成都派来的使者已经到了王翦府邸。

“没想到是文表(王商)兄亲自来了,有失远迎,有罪有罪!”王翦见到王文表亲自前来,连忙告罪的说道。

当初王翦和赵充国平定绵竹叛乱后,身为蜀郡太守的王商不但如实将两人的功劳呈报上去,还大力推荐两人。

王商是广汉郡人,是东汉司隶校尉王堂曾孙,是益州本地的世家大族,却对他们这样平民出身,并非益州本土而是雍凉之地的普通百姓大力推荐,可以算是知遇之恩,真正的大公无私了。

所以王翦和赵充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