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华夏名将突然降临 > 第204章 王兄当年竟然亲眼目睹了都江堰的竣工?

没过多久,费明的侄子费兵桀骜不驯的声音就从外面传了进来。

“要杀要剐,悉听尊便,休想从我口中套出不利于本族的事情。”

“小兵,在几位大人面前不得无礼。”费明见到自己的侄子竟然不识抬举的大吼大叫,深怕触怒了对方,连忙出声阻止道。

“伯父,这到底发生了什么?”费兵见到自己伯父没有事情,大松了一口气的低声问道。

费明没有回答自己侄子的疑问,反而向王翦拱手一礼的说道:“在下的侄子已经到来,不知大人有何吩咐。”

王翦将桌上的竹简递给对方后,说道:“费族长,这是我们汉军普通士卒以及特种兵各个等级的待遇,以及建立功勋后的晋升制度,让你的侄子细细查看后,解释给你听。”

…………

竹简记载的内容并不多,仅仅两刻钟后,费兵就带着一丝震惊之色的向自己的伯父详细的介绍完竹简上的内容。

难怪费兵会如此震惊,普通士卒的待遇还好,他们也能理解。特种兵的待遇可是远远超过了普通士卒,让他们这些年一直饱受饥荒的边境百姓完全无法理解。

“这特殊兵种的待遇竟然如此丰厚,钱粮真的能发到这些将士们的手中吗?”费明带着一丝疑惑的问道。

他自己作为一族之长,了解的事迹可远比自己的族中后辈多太多,没有下发曾经应允的赏金,克扣军饷的事情在正常不过了。

“那是自然,俸禄一月发一次,绝不会拖欠。姜涛他们青羌族的勇士加入我们大汉的军队一月有余,已经领过一次俸禄了。”王翦温和的说道。

费明立即看向了不远处的青羌族少族长姜涛。

虽然当年逼迫青羌一族的就有南西羌族,但是毕竟这已经是数十年前的事情,乃数代前的恩怨。

即使他现在仍然对南西羌族不满,为了大局着想,还是平静的说道:“不错,我们自从成为王太守的特种兵无当飞军后,无论待遇、还是依靠功勋的进阶,全部按照竹简上的记载进行,并没有一丝不同。”

“若真能如大人所言,我南西羌族愿意世世代代为大汉效力。”费明郑重的说道。

“青羌族入伍了三千勇士,不知你们南西羌族准备多少人加入我大汉的军队?”王翦不禁问道。

“我们南西羌族这些年来人口锐减不少,这次出来又损失近半的族中精锐,最多再从族中选出一部分精锐,加上留在此地的族人,补齐两千人。”费明语气苦涩的说道。

“只有两千人吗?”王翦轻抚下巴,若有所思的说道。

“王大人,虽然我们南西羌族不如青衣族的战士勇猛,但是单论水中的作战能力,我们可并不比天下任何人弱。”费明见到王翦犹豫不决,立即正色的说道。

“无妨,我并非质疑你们南西羌族的作战能力,毕竟能否进入特种兵团是需要经过严格的考核,没有通过的,只能从普通的士卒做起。”王翦摆了摆手,示意对方不用担心。

…………

一个时辰后,忐忑不安又满怀期待的南西羌族族长费明离开了邛都县,返回自己的族中,准备将剩余的一部分族中精锐带到邛都县来。

而其侄子费兵则带领剩余的族人住进了临时搭建的营寨内,并做好准备,考核将在五天后举行。

费明离开前,已经将事情的经过原委向族人们说明了,这些南西羌族的勇士有怀疑,有震惊,亦有期待与向往。

待到众人离开后,会客室内只剩下王翦与赵充国两人。

王翦拿起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后,缓缓说道:“我们出发之前,蜀郡太守王商已经说过,如果兵力不足,我们可以在南中四郡招募士卒,只是粮食问题需要自己解决。

赵兄素闻你当年戍边破羌、建计屯田,威震西锤,不知现在的越巂郡是否也能用你当年的屯田之策?”

“我之所以比兴霸还要晚回来两日,就是亲自去越巂郡附近查看其地理,以我所见,土壤完全适合屯田。

只是虽然越巂郡境内河流不少,但是有些适合屯田的地方却并没有河流,需要我们兴修水利,搭桥修路,整修交通。”赵充国脸色凝重的说道。

“兴修水利,分洪灌田,这我倒是有些经验,赵兄不知道的是,我当年年轻之时,曾经在蜀郡担任过一段时间的武官,负责蜀郡太守的安全。

当时的蜀郡太守是后世大名鼎鼎的李冰,而那时的蜀郡成都平原,也并非天府之地,是个水患非常严重的,被当地人称之为厄难之地,因为岷江从此流过。

每到夏季的雨季来临之时,岷江水位暴涨,奔腾的大水倾泻而下,将成都平原淹没为一片沼泽。

当时的蜀郡太守李冰为了解决这个威胁蜀中的巨大隐患,总结了前人治水的经验,组织岷江两岸的百姓,修建了举世闻名的都江堰。

都江堰的建成既可以分洪减灾,又能引水灌溉成都平原,解决了数百年来蜀中百姓的心腹大患,乃利在当代,功在千秋之举。

当年虽然我没有亲自参与都江堰的建设,但是却目睹了李太守建造都江堰的全过程,对于兴修水利,分洪灌田还是有些心得。”王翦老神在在的说道。

“哈哈,王兄当年竟然亲眼目睹了都江堰的竣工?李冰可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水利工程大师,您只要能向当年的李冰学得一些皮毛足以够用。水源充沛的土地附近早已经被当地的豪族占了,我们现在需要在一些水资源虽然贫瘠,却能通过改道,将水引过去,这些土地会被视为政府的私有财产,不允许其他人占据。

时日一长,这些土地也将慢慢变得肥沃起来,可以适合我们屯田。”赵充国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