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华夏名将突然降临 > 第222章 农业大才

三国:华夏名将突然降临 第222章 农业大才

作者:旗鼓相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1 19:24:55 来源:23小说

“陛下,大汉失去并州之地久矣,边境之民对于大汉的归属感太低。幸好苍天不忍大汉落幕,出现了刘玄德这样的英雄人物,正是我们收复并州的好时机。

老朽认为,现在应该免除并州百姓的人丁税,让刘玄德没有后顾之忧,好为我大汉收复并州故土。”司徒黄琬神色郑重的说道。

太仆王允大义凛然的上前说道:“下官乃并州太原人氏,自幼见惯了并州边境的烽火狼烟,对当地的局势还是有一定的话语权。

那里和大汉其他地方不同,百姓们常年饱受战乱和游牧民族的侵略,加上土地贫瘠,沙尘暴、干旱等天灾不断,可以说是整个大汉过得最艰苦的百姓。

但是自从刘玄德夺回雁门郡、定襄郡后,那里百姓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如果朝廷能给予刘玄德支持,他日收复整个并州,亦指日可待。”

王氏家族是太原郡的名门望族,世代皆在太原郡担任郡县内的重要官职,在当地影响很大。他们家族每一代掌舵人几乎都进行过赈济灾民的善举,颇受当地百姓的拥戴。所以,收复太原郡,乃至整个并州是他们家族几代以来的梦想。

“陛下,诸位同僚,请听在下一言。并州并非全境都处于贫瘠之地,五原、朔方、云中、西河四郡处于河套平原地区。这四郡目前皆被游牧民族占据,然而他们却不懂农耕,只是在河套平原牧马放羊。

如果朝廷给予刘玄德支持,等到他发展壮大,我们派出中央军,对并州南北夹击之下,必定能收复故土。

一旦我们重新夺回河套平原,并州百姓也将依靠这天赐之地,日子渐渐好转起来。”作为大汉少有的既能治国,又能统领大军击破贼寇的大将,朱儁当仁不让的说道。

皇座上的刘协素知这几位忠心为国,闻听此言后,已经有所意动。

张良见到时机成熟,立刻上前说道:“启禀陛下,玄德公在我来京城之前特意嘱咐过,如果陛下以及朝廷百官不同意并州取消人丁税,那玄德公会誓死为大汉守住已经拿下的雁门郡以及定襄郡。

若陛下以及朝廷同意并州取消人丁税,如此一来,玄德公目前治下的三郡不在有人口流失,我们也能招募更多新的士卒。

玄德公有信心在一年内再为大汉收复并州的一个郡!”

董卓微微颔首,不动声色的问道:“看来刘玄德早有算计,不过,你们到时候准备攻打并州的哪个郡?”

“回董公,兵者,诡道也,如果现在说出来,难免消息不会泄露,让这帮游牧民族早做准备,更何况我们现在并没有确定的目标。

当然,我们取消人丁税也不是永久的,陛下可以向天下宣布,现在只是战时的紧急政策,一旦我们夺回河套平原,或是统一整个并州,到时候人丁税自然会恢复。

毕竟百姓也并非不知好歹,不明事理之人,大汉的军队为他们地挡住了游牧民族的侵略,缴纳税赋自然是应该的。”张良拱手一礼的说道。

董卓点点头,赞同的说道:“老夫同意刘玄德治下的郡县取消人丁税, 不过一旦将来夺回整个河套平原或是统一并州, 人丁税还是需要恢复如初。”

他曾经担任并州刺史多年,知道当地百姓过得如何,他也多次抵御外族入侵,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

虽然时过境迁,他也早已不是那个在北境抵御外族的大汉擎天之柱,但是对那里的百姓还是有些感情。

要说如今全天下哪里的百姓还对他抱有好感,或许只有当年自己担任并州刺史时,管理的那片区域。

“既然董相国、黄司徒、王太仆、朱大夫皆同意暂时取消并州百姓的人丁税,其他爱卿还有不同意见吗?”皇座上的刘协小脸肃然的说道。

随后又有十来位官员站出来附议,并没有人在持不同的意见。

毕竟这四人的表态几乎代表了朝廷所有的派系。

董卓代表的是雍凉派系以及武人集团,王允代表的是北方的名门望族,黄琬则代表的是中原的士族阶级,而朱儁则代表的是所有入仕的寒门子弟。

“很好,为了并州受苦受难的黎民百姓,朕宣布,自今日起,废除并州所有百姓的人丁税,也希望并州刺史刘备尽快的为我大汉收复故土。”刘协眉头渐渐舒展开来,双拳紧握,兴奋的说道。

“多谢陛下厚恩。”张良以及百官随后拜谢道。

…………

幽州,蓟县,岳飞府上。

前几日岳飞因为感染风寒一直卧病在床,经过十几日的调养终于慢慢恢复过来。

刘辩今日是特意来到岳飞府上看望对方的。

“鹏举,风寒恢复得如何了?自从幽州取消人丁税后,周边的百姓前来投靠的数不胜数,恐怕明年幽州的人口会突破三百万,对于农业的发展迫在眉睫。”刘辩忧心忡忡的说道。

“多谢史侯关心,不过是感染了一点风寒罢了,早已经恢复。

说起农业、种田,怎么能忘了那位?东汉末年屯田制的发明者,颍川阳翟人,枣祗。”岳飞一拍大腿,猛然从椅子上一跃而起。

“鹏举,你风寒才刚刚恢复,还是稳重点为好。枣祗?我确实有所耳闻,但是对他了解得不多,鹏举可否介绍一下。”刘辩慢慢回忆了一下,确实听过这个名字,但是对他生平并不了解。

岳飞慢慢坐回了椅子,喝了一口桌上热气腾腾的茶水后,滔滔不绝的说道:“枣氏一族在历史上涌现出多位农业方面的大才,枣祗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从小就对农业生产很有研究,非常重视农桑。

东汉末年,由于董卓之乱和连年不断的军阀混战,以及天下大旱,灾难不断,人民流离失所,大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