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华夏名将突然降临 > 第249章 诸葛四友

三国:华夏名将突然降临 第249章 诸葛四友

作者:旗鼓相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1 19:24:55 来源:23小说

徐庶出身寒门,早年习武,喜欢游走江湖,行侠仗义,结识了不少江湖中人。

后来替江湖朋友报仇,杀人获罪,逃跑之时,披头散发,并将白面涂于脸上,却被官吏抓住。

官吏询问其姓名,徐庶闭而不答。

官吏于是把徐庶绑在柱子上作出准备肢解的样子,并击鼓下令周围市场里的人出来辨认。

百姓害怕其同党报复,皆不敢说认识徐庶。

官吏无奈之下,只能暂时把徐庶收押进牢房,后被江湖朋友救走。

经过此事后,徐庶不再舞刀弄剑,而是四处求学,专心学习兵法以及治国大道。

因为曾经受到通缉,徐庶不敢留在本郡,恰逢汝南袁氏一门的掌舵人袁隗一家数十人被董卓公然杀害,袁氏一脉大损,汝南郡不再平静,各处盗匪蠢蠢欲动。

徐庶同郡好友石韬与当时的荆州刺史王睿交好,于是两人一同南下荆州准备投靠对方。

两人走到南阳时,却听说王睿意外死亡,刘表接替了对方荆州刺史的职位。

他们和刘表没什么交情,不敢冒然前往,于是留在了南阳郡静观局势。

却和同样避难南阳的华歆有了交情。

“颍川徐氏?整个颍川高门大族中似乎没有徐氏吧?”袁术疑惑的问道。

“徐庶并非世家大族出身……”华歆将徐庶的出身以及来历向袁术简单描述了一遍

当然徐庶曾经为人报仇获罪被通缉的事情,华歆自己都不知道,自然也不可能向袁术说明。

“哼,连世家大族都不是,如何让我重用?又有何能力让我重用?说他出身寒门都是抬举他了。”袁术冷哼一声,不满的说道。

也不怪袁术如此瞧不起普通平民,因为家族传承的教育、前人的各种经验教训、以及从小走访各世家大族的见闻,世家大族的子弟都不是普通平民可以比拟的。

平民出身的百姓,能识字已经算得上非常优秀了。

“徐庶虽然出身谈不上名门望族,但是这些年他交友广泛,连颍川石广元,汝南孟氏的孟公威皆是他的生死至交!”华歆知道袁术的想法,故意搬出了汝南孟氏。

汝南孟氏虽然比不上他们袁氏在汝南郡的影响力,却出自兰陵孟氏的一支,这不能不让袁术另眼相看。

因为他们袁氏一脉就是靠研究《孟氏易》经学起家的。

汉代的顶级世家大族基本都是靠研究一、两门经学,经过数代研习后,渐渐转变成为家学,慢慢成为当地的名门望族。

而《孟氏易》的作者正是兰陵人孟喜,亦算得上汝南孟氏的先祖。

这些年因为《孟氏易》的关系,在汝南郡袁氏一脉和孟氏一脉多有往来,袁术自然也识得孟公威这样的名门子弟,倒是石韬却被他忽略过去了。

“没想到区区一个寒门子弟,倒是和汝南孟氏扯上了关系,既然子鱼(华歆)亲自举荐,加上现在正是用人之时,我也就不拘一格了。”袁术这才满意的说道。

“徐元直如今就在南阳郡的宛城闲住,我和他有过数面之缘,愿意亲自前往游说。”华歆连忙说道。

“可!”袁术长袖一挥,故作大气的说道。

…………

南阳郡,宛县。

徐庶和石韬自从南下受阻后,就寄居当年徐庶浪荡江湖之时,认识的一位好友家中。

这一日,两人正在一处花园之中闲聊。

“元直兄,如今荆豫局势瞬息万变,南阳郡也变得不再安全,你如何看待此事?”石韬虚心的请教道。

“广元兄敬请放心,以我所见,南阳郡当稳如磐石,刘景升的军队不过是虚张声势,以配合北方的董卓军罢了。”徐庶信心十足的说道。

“何以见得?”石韬从小学习的乃是儒学和治国之学,对于军事方面的见解倒是稀疏平常。

“很简单,刘表才在荆州站稳脚跟,现在并没有多少兵源可用,不可能大规模发动战争,这样一旦兵败很可能之前和百姓以及豪族之间建立起的信任就会瞬间崩塌。

再说,南阳郡地域辽阔,刘表军队要想拿下整个南阳,必先占领邓县以及汉水北岸的渡口。

一旦他的军队从邓县北上,而防守兵力不足,袁术的军队是可以沿着汉水顺流而下,迅速攻下邓县或是汉水北岸的渡口,断其归路。

因为刘表可动用的兵力并不多,既想北上还想重兵防守,简直痴人说梦。

不过再给刘表几年发展的话,也许就不同了。

如果归路被断,军粮难以补给,刘表的军队就是孤军深入了。

纵观古今历史,后方归路被断,能全身而退者几乎没有。

最着名的就是秦国灭六国之战中,李信带领二十万大军灭楚,后方的昌平君叛乱,断了归路,李信不得已之下,只能回军平叛,结果被项燕率领的楚军大破之。

袁术虽然目中无人,狂妄自大,才能平庸,但是他麾下还是有些能人异士。

所以我料定刘表军最多占领邓县,绝不可能攻下整个南阳郡,也没有那个可动员的兵力攻下南阳郡。”徐庶一针见血的说道。

“那我们是否还要去荆州,虽然我们和刘景升并无交情,但是不得不说,他比起前任荆州刺史王睿,能力和魄力可是强上许多,说不定也能让我们一展平生所学。”石韬带着一丝希冀的目光望向徐庶。

原本历史中,诸葛亮隐居隆中之时,曾经交好四人,他们合称诸葛四友。

但是除了徐庶短暂在刘备阵营效力外,其余三人,无论是颍川石韬,还是汝南孟建,亦或是博陵崔钧,最终都是选择了曹魏。

甚至在赤壁之战后,曹操败退回北方,许多荆州人士重新投奔到刘备的阵营,他们四人仍然为曹魏效力。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大汉历经四百余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