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华夏名将突然降临 > 第264章 曾经影响历史大势的青州军的选择

张饶望着奔腾不息的黄河水,脸色阴沉得似乎要滴出水来。

他们这一路可谓是异常坎坷,从北海国被徐州而来的魏武卒击败后,不断被压缩生存空间。

从北海国逃到乐安郡,向西进攻齐国而不可得后,面对吴起率领的徐州军的步步逼近,他们无奈之下,只能向北进入冀州地界。

然而,这个时代信息原本就闭塞,加上他们这帮盗匪并没有像其他军阀那般有自己独有的斥候系统,结果在渤海郡南方遇到了威震边疆的白马将军公孙瓒。

在对方摧枯拉朽的进攻下,折损大半。

张饶望见这帮在乱世之中追随自己的父老乡亲,莫名得感到一阵悲凉。

这些人中,大部分都面有菜色,骨瘦如柴,他们在乱世之中靠劫掠为生,大多数时候都是饥数顿,才能饱一顿。

追随张饶多年的谋士,同乡人张生急忙上前低声说道:“大帅,现在不是伤心的时候,该想一想前路如何走了!”

这时候张饶才猛然一惊,他是这支队伍的主心骨,如果连他都表现出迷茫和困惑,那其他人恐怕会更加的恐惧和慌乱。

张饶微微平复了一下心情,原本忧虑之色一闪而逝,重新换上了古井无波的神态。

“我暂时没有想好其他出路,现在我们进入兖州境内,目前最好的出路恐怕是去泰山郡,投靠那里以臧霸为首的泰山诸盗,不知生弟有何想法?”虽然没有亲戚关系,但是张饶一直将这位和他同出张家村的张生当成自己的弟弟看待。

张生是张家村的落魄书生,算是张饶集团中少数读过书的人之一,这些年张生也不负众望,多次帮助张饶出谋划策。

“以我所见,泰山郡被兖州的曹孟德和徐州的陶恭祖两大势力包围,被覆灭是迟早的事情。

我们现在前去投靠他们,大概率将来会被他们当成对抗兖州势力和徐州势力的炮灰使用,我们这里的人将来怕是十不存一。

现在最好的方法就是选择一方势力依靠,但是又不能让对方将我们当成炮灰使用。

乱世的人口既重要,也不重要,主要看对方如何利用这些人口了。

我们如今算上家属,足足有三十万人,可是一群不容小视的力量。”张生站在张饶身边低声说道。

“那以生弟的看法我们当何去何从?”张饶双眉紧皱的问道。

“我们现在地处黄河南岸乃是兖州和冀州的交界处,现在我们可以投靠的势力无非是冀州的袁本初和公孙瓒、兖州的曹孟德、泰山诸盗以及徐州的陶谦。

首先排除公孙瓒和泰山诸盗,即使我们现在投降过去,将来很大可能也是被当作炮灰使用,而徐州的陶谦,据说会将我们这样的人经过法律堂审判后,进行劳作,等到刑满释放后,才能作为徐州的一份子。

其他人可以前去,但是我们这些为首之人哪一个不是手里有多条人命,去了后,很大可能被直接处斩。

现在最好的选择就是兖州的曹孟德和冀州的袁本初。

冀州人口多而土地肥沃,必然对于我们不太看重。而兖州这几年战乱不止,盗贼四起,人口大量流失,早已经伤筋动骨。

加上现在的兖州刺史曹孟德曾经在青州担任济南相时,摧毁数百座淫祠,拯救无数青州百姓,我们之中,就有不少人曾经受过曹孟德大恩。

而且据闻现在的兖州实行屯田制,正在大量招收各地的流民,如果我们前去投靠,必然得到善待。” 张生侃侃而谈道。

“哈哈,果然书读得多,就是有远见,既然如此,事不宜迟,我们现在就派人前去向曹孟德投诚吧!” 张饶闻言,眼光微微一亮,大喜的说道。

“不可,我们最好是让曹孟德派人来请,而不是我们自己派人前去投诚,这样才能引起对方的重视,从而在谈判中占据主导地位!”张生郑重的说道。

“那应该如何做,才能让曹孟德派人来请?”张饶追问道。

“现在我们如此多的人进入兖州地界,对方的斥候必定得到消息向曹操汇报,我们现在只要放出风声,准备渡河投靠袁本初,然后派出大量人手沿着黄河岸边寻找可供多人渡河的大型船只即可。

曹操一旦得到我们准备投靠袁本初的消息后,必定坐不住,会立刻派人来和我们谈判,这样就大事成矣!”张生摇头晃脑的说道。

“哈哈,还是你小子鬼点子多,那我们就按照这样的计划前去执行就可以了。”张饶哈哈大笑道,一扫之前的阴霾状态。

…………

初平二年(公元191年)三月二十三。

东郡,顿丘县。

顿丘县靠近黄河沿岸,近半年来枣祗一直在顿丘、白马、延津三座兖州北部靠近黄河沿岸的县城兴修水利,防洪抗汛,已经取得了卓越的成效。

而顿丘县对于曹操来说,却是无比的亲切。

熹平三年(公元174年),刚刚弱冠之年的曹操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

曹操到职后,申明禁令、严肃法纪,造五色大棒十余根,悬于衙门左右,严令:“有犯禁者,皆棒杀之”。

当时汉灵帝宠幸的宦官蹇硕的叔父违禁夜行,曹操毫不留情,将蹇硕的叔父用五色棒处死。

于是“京师敛迹,无敢犯者”。

曹操虽然因此名声大震,得到士族阶级的认可,却因此被宦官集团所忌恨。

好在曹操的祖父曹腾在宦官之中名声太大,虽然多年过去,余威犹在,以十常侍为首的宦官们也不敢真的对曹操赶尽杀绝,只能将其明升暗降,外调为顿丘县令。

曹操在顿丘县令位置上一待就是五年之久。

年轻时候的曹操胸怀天下,以拯救摇摇欲坠的大汉和黎民百姓为己任。

担任顿丘县令的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