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华夏名将突然降临 > 第309章 李儒归顺

三国:华夏名将突然降临 第309章 李儒归顺

作者:旗鼓相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1 19:24:55 来源:23小说

李儒见到刘协正处于沉思之中,不知皇帝到底是何用意,也没有继续再说下去。

没过多久,贾复带着几名衣着各异的大汉官员来到这间密室内。

“启禀陛下,经过几位在建造和考古方面有极深经验的大人检查后,已经确定这处密道并非在近一、两年内完成的,至少有数年的历史。”贾复恭敬的说道。

“此处密道的尽头通向何处?”刘协微微点头后,再次问道。

“回陛下,出口处在洛阳城外的北郊,距离北邙山已经不远了!这工程量极大,绝非极短的时间可以完成。

这是我与几位大人讨论后得出的结果。”贾复随后看了看身后与他一起检查密道的几位这方面的专家。

“启禀陛下,贾大人所言千真万确,我们在地道这方面已经积累了数十年的知识,绝不会判断有误。”一位王姓老者坚定的说道。

“朕明白了,你们其他人都回去休息吧,贾复留下即可。”刘协小手摆了摆后,向众人吩咐道。

“诺!臣等告退!”几位前来的专家向刘协躬身一礼后,缓缓退出了密室。

等到几人离开后,刘协转过身来,向仍然跪拜在地的李儒说道:“李文优,你是想流芳百世,还是想遗臭万年?”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我们从小学习儒学,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然不敢忘记,既然能流芳百世又有谁愿意遗臭万年呢?”李儒跪拜在地上,艰难的苦笑道。

“那你现在就有一个机会,改过自新,弃暗投明,为朕效力。

董卓残暴不仁,祸乱天下,你作为董卓的首席谋士,必将在史书上留下恶毒,凶残的名声。

现在为朕效力,将来功成名就后,你当年为董卓效力的事情,也会被描绘成在朕的安排下卧薪尝胆,伺机扭转乾坤,推翻权臣的暴政。

这样你也会从一个遗臭万年,助纣为虐的奸臣变成一个青史留名,卧薪尝胆的忠臣,足以对得起你冯翊合阳李家列祖列宗了!”刘协循循渐诱的说道。

“陛下也知道,我是从当年董卓担任并州刺史时,成为其帐下谋士,这些年一直看着他从一位壮志凌云的边疆大吏到手握重权的大汉枭雄。

权利越来越大,刺激了原本隐藏于心底的罪恶,最终走向了一条不归路。

我也曾经私下劝谏过董公,却引来他的大为不满。

为求自保,我也只能随波逐流,做一些与自己道义相违背的事情。

今日既然陛下愿意给我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文优自然愿意为陛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李儒跪拜在地,双拳紧握,坚定的说道。

他想起了自己年少的时候,拜倒于那位在西北大地举足轻重的儒学大师门下。

他见到了西北诸郡县的荒凉,曾经立誓要为故乡的百姓带来更好的生活,为大汉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当自己跟随董卓在雁门关外抵挡胡人时,热血是何等的沸腾!

当并州的百姓献上自己仅有的食物,发自内心的感谢时,自己又是何等的悸动。

当董卓陷入权利的**时,自己难道不是同样深陷其中?

回看自己这一生,除了在并州之时,其余时间莫不是愧对百姓,愧对大汉。

如若恩师泉下有知,怕不是绝不相认自己这个不肖弟子吧!

想到此处,李儒冷汗直冒,作为儒生,他们心中最怕的就是恶臭的身后名。

同时在心中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为自己这些年的错误悔过,将自己的余生奉献给大汉与天下百姓。

刘协没料到自己的一席话让李儒想了这么多,并在心中暗暗下定决心。

经此一事后,李儒后来确实说到做到,不但将自己的余生都奉献给了大汉的建设与发展,并为天下万民请命,甚至在后世的史书中,他也成为年轻的大汉皇帝刘协从权臣董卓手中夺回权利的一大臂助。

“文优先生还请起来说话,既然愿意弃暗投明,我确实有件事需要你前去操办,此事关乎到大汉的安危,你务必将此事做成。”刘协上前一步将李儒扶起后,郑重的说道。

“多谢陛下,无论何事,微臣必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李儒站起身来后,似乎跪得太久了,膝盖微微一弯,差点再次跪倒。幸好一旁的贾复见状,连忙上前搀扶住。

“文优先生才识渊博,学贯古今,如今朕发动政变成功,你觉得最担心的是何事?”刘协镇定自若的问道。

李儒思索片刻,似乎想到了什么,看了一旁的贾复一眼,还是缓缓说道:“现在最担心的问题自然是董卓率领麾下大军杀回京城,依靠武力重新夺回朝中的政权。

如果真发生这样的事情,以董卓的性格,恐怕很难容忍陛下继续身居帝位,废帝的事情恐将再次上演。”

“文优先生既然深谙其理,可有良策化解董卓的雷霆之怒?”刘协虚心的请教道。

“以陛下的英明睿智以及身边几位大才的运筹帷幄,恐怕早已经定下良策,否则也不会贸然发动政变,微臣就不用班门弄斧了。”李儒微微摇头,似乎一时半会并没有想出什么好办法。

“我们确实定下了一个计策,文优先生看下是否可行!”贾复随后上前一步,将成立雍州,封董卓为雍州牧的想法说了一遍,并希望李儒到时候以逃亡的名义前往董卓所在的扶风郡。

在将来汉使前来封董卓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