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玄幻 > 天唐锦绣房俊 > 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杀俘之议

天唐锦绣房俊 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杀俘之议

作者:公子許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1-11 20:29:10 来源:23小说

夜幕降临,泊汋城内一片喧嚣。

无数高句丽守军放下武器投降,被唐军集中在城南看守,万余唐军正在泊汋城内收缴溃散的敌军,遇有抵抗者就地格杀。少数高句丽兵卒不肯投降,亡命逃窜,被唐军结成阵列渐渐围杀,最终纷纷跳入奔腾汹涌的鸭绿水。

鸭绿水很是宽阔,只不过泊汋城附近水道曲折,故而平素水流甚缓,有利于舟船摆渡,也因此自古便是渡口。

但眼下乃是秋冬之季,这个时候的辽东动辄降雨,使得鸭绿水流量充沛,即便是曲折舒缓的河道,河水也很是湍急,无数高句丽兵卒走投无路被逼跳入河水之中,转瞬便被奔腾的河水淹没。

几乎全无可能游到对岸。

李二陛下策马入城之时,便见到这样一幕,略微摇头,却并不为高句丽人的壮烈感到本分悲伤。

高句丽盘踞辽东,日益强盛,若是有朝一日能够入寇中原,丧生于他们屠刀之下的大唐子民将会比眼下之景况凄惨十倍百倍,历来番邦胡族入寇中原,带去的都是遍地尸殍、家园倾颓的灭顶之灾。

东征高句丽,所为的不仅仅是他自己之盖世功勋,更多的还是给大唐扫灭这样一个潜在的劲敌,趁其尚未壮大之时予以覆灭,一劳永逸。

当年隋炀帝东征,朝野上下皆说他“穷兵黩武”,然而李二陛下明白,任何一个有着雄心壮志、长远目光的帝王,都会调集最大的力量将高句丽从辽东彻底抹去。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隋炀帝固然数次东征依旧未能覆亡高句丽,但是对于高句丽的打击也是致命的,使其国内物资匮乏、人口锐减,尤其是青壮的数量降低至前所未有之程度,导致国力跌落谷地。

否则,在大唐立国之初江山动荡之际,雄心壮志的渊盖苏文说不得亦要提兵东进直扑关中,效仿突厥也来一回“渭水之盟”,使得大唐再多增添一份屈辱。要知道,当年突厥可汗兵临渭水,李二陛下不仅忍辱负重与其缔结盟约,更使其搬空了关中的府库……

泊汋城一鼓而定,没有如安市城那般纠缠多日,导致大军进程严重受阻,这令李二陛下非常满意。

只不过见到城内墙倒屋塌,道出都是震天雷轰炸过后的焦土,弊端充斥着刺鼻的硝烟味道,李二陛下脸色又沉了下来。

薛万彻、阿史那思摩这两个夯货,打起仗来固然勇猛无俦,可是祸害震天雷的本是也是一等一,若是让这两人主持东征,怕是一战下来就得将库存的震天雷消耗殆尽。

太败家了……

心思浮动之间,便见到李绩已经率领程咬金、丘孝忠、薛万彻、阿史那思摩、周道务等一众将领前来迎接,一大队精锐兵卒顶盔贯甲、旌旗招展,杀气腾腾士气高涨。

“吾等参见陛下!”

到了近前,李绩等人并未下马,只是在马上拱手见礼。

两军阵前,只将军法,君臣之间的礼仪尽皆因繁就简,能省则省。

李二陛下坐在马上,虽然心中对于薛万彻、阿史那思摩这两个败家子很是不待见, 但是见到两人身披数创、烟熏火燎的模样, 到底不能当面数落,因而颔首笑道:“这一仗打出了吾大唐之军威,尤其是二位先锋大将,身先士卒、勇猛无俦,可与当年之叔宝、敬德相媲美,朕心甚慰!传令下去,今次泊汋城之战所有参预之将士,尽皆在原有之功勋上多加三转,望诸位袍泽再接再砺,平穰城下再立新功!届时覆亡高句丽,朕自然不吝赏赐!”

“多谢陛下!”

李绩等人在马上大声谢恩。

附近兵卒听闻皇帝之言,尽皆兴奋异常,纷纷振臂大呼:“多谢陛下!”

欢呼声在被震天雷炸得废墟一般的泊汋城中传荡开去,所有唐军兵卒都明白了怎么回事,一时间呼声震天,震动云宵!

“多谢陛下!”

“陛下万寿无疆!”

“万岁!”

“万万岁!”

……

“哈哈哈!”

得到全军之拥戴,李二陛下甚为欢畅,与李绩等人缓缓前行,一边观察着四周,一边可道:“降兵有多少?”

李绩道:“大约有三万余人。守城敌军大抵在五六万人之间,不过攻城之时,敌军之精锐大多丧生城墙内外,及至攻入城中,所抵抗者不过是一些临时征调而来的青壮,都是乌合之众,战力底下且意志松懈,见到战局不利、插翅难飞,便所幸弃械投降。”

李二陛下颔首。

东征之战打到现在,高句丽的精锐大半已经折损在安市城极其以北的城池之中,剩下一部分需要拱卫平穰城。那么不断支援之各地山城的高句丽军队,便大多是临时征调而来的民夫、牧民、甚至奴隶。

这些军队只是经过短暂的训练便分发武器上了战场,战斗力可想而知。

不过三万降卒,想要妥善安置也很是头疼,总不能全部释放,否则其一旦回归家乡,说不定再次被渊盖苏文征调……

李绩看了一眼河边被唐军圈起来关押的俘虏,也有些头疼,道:“这么多的俘虏,军中是没法安置的,不然后勤辎重的压力太大。微臣已经让水师多多调集战船,将这些俘虏运回去,越国公弄的那个‘生产建设兵团’正需要这些青壮俘虏,总不能白养着他们。”

征伐一地,最好的办法自然是烧光杀光抢光,不过大唐自诩仁义之邦,这等惨无人道的事情是做不出的,也不能去做。而这些俘虏若是就地释放,哪怕是覆亡高句丽之后,亦会留下后患,一旦有高句丽人振臂一呼,这些人很可能就被裹挟进去,武装起来参预反抗大唐统治的战斗当中。

最好的办法自然是将其尽数迁徙之大唐境内,而“生产建设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